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运会持牌手是“绝对美女” 效仿奥运升旗精确到秒(2)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2月14日07:06  哈尔滨日报

  2拉动会旗心中数秒

  在本届大冬会开幕式仪式部分中分别有国旗、大体联会旗、大冬会会旗的入场仪式和升旗仪式。据了解,这三面旗帜的护旗手和升旗手全部是来自东北农业大学的学生。据东北农业大学姚宗保老师介绍,东北农业大学一共有72名学生担任旗手,他们当中有24名护旗手、6名升旗手、36名刀旗手和6名预备队员,其中有8名女生。

  据介绍,这支队伍是在东北农业大学国旗护卫队的基础上选拔出来的,这支护卫队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多年来一直坚持训练,所以素质较高。从去年年末开始,这些学生就开始集中训练。平时因为有课,每天早晨训练一个小时,周末则全天训练。

  折旗动作效仿奥运会

  在东北农大护旗手和升旗手的选拔中,70多名女学生报名参加女旗手的选拔,最终8名女生脱颖而出。她们不仅五官端正,而且身高都在1.72米以上,身材匀称。此外,还有16名同学分别担任两面旗帜的护旗手。为了圆满完成护旗任务,确保每一个动作的完美无缺,同学们已经训练近三个月的时间。据姚宗保老师介绍,护旗手在进入会场时采用齐步走的动作,经过主席台时要改为正步走,同时要将所执的旗帜举过头顶,并变换角度。这个动作虽然看似简单,但是要做到整齐划一、完美无缺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护旗手将旗帜举过头顶后,无法看到旗帜,也就无法知道此时的旗面是否平整,如果8个人当中有一个人用力过大或过小,旗面这时都会出现扭曲的现象。为了保证旗帜在举过头顶后能够保持平整,这就需要8个人平时的练习和配合。经过反复地练习,目前三面旗帜的护旗手已经完全能够掌握这个动作的要领。

  “护旗手第二个动作难点在折旗部分。”姚宗保说。“当护旗手持旗走到旗杆下时需要将旗帜折起来,这个动作是护旗手整个动作中的难点和亮点。折旗这个动作参考了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降旗后的折旗动作。但是,由于本届大冬会开幕式上使用的国旗要比奥运会上使用的国旗大,所以折旗的动作也要比奥运会时的折旗动作复杂。”

  每天都要进行几百次练习

  担任本届大冬会升旗手的是6名来自东北农业大学的学生。也许很多人都会认为升旗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些升旗手的动作都要精确到秒。

  刘德伟是本届大冬会大体联会旗的升旗手。“升旗的要求很多,很细致!”他说,“我们这6名升旗手是经过训练后选拔出来的,每组升旗手由3人组成,分工是升旗、扬旗和拖旗,别看整个升旗的动作简单,但要练好其实很难,因为每个动作都要十分到位,每个动作都要求精确到秒。”

  据刘德伟介绍,升旗动作中最难掌握的就是时间。大体联的会歌长度为1分38秒,而旗杆的高度只有10米。升旗时要求升旗手在会歌结束的前1秒将会旗升到旗杆的顶部,升旗过程中升旗手不能抬头看会旗,会旗也不能有停滞的情况发生,这个时间就很难掌握。首先会歌的时间过长而旗杆的高度却很矮,如果控制不好节奏很容易发生会歌还没有奏完,会旗已经升到了旗杆顶部的情况。其次是,在升旗过程中用力要均匀,如果用力不均匀会旗就会出现上升时速度时快时慢的现象。

  为了掌握好升旗的节奏,刘德伟身边总是带着一个MP3,里面存的就是大体联的会歌。他一有空就拿出来一遍一遍地听,熟悉会歌的节奏。在训练过程中他摸索出了一套控制时间的办法,那就是升旗时每拉动一下会旗都要在心里黙数四秒,拉动的距离则以两手间隔一拳为准。

  刘德伟说:“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平时我们每天都要进行几百次地练习。虽然动作单调乏味,但我们心中都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要把中国当代大学生良好的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3撤地毯:短暂的2分47秒

  在联排现场,记者看到了80位身着绿军装的战士。虽然看上去他们十分疲惫,但一直认真地注视着现场的彩排。据游佳松导演介绍,仪式部分结束后,会场冰面上铺设的10多块地毯要在2分47秒内撤除,这些战士就是负责这项艰巨的任务的。这些地毯中,最大的需要10个战士才能抬动,最小的也要两个人才能抬起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撤除场内十几块地毯绝非易事。由于地毯下面的冰面很滑,战士只要稍不留神就会被滑倒,而这种情况在开幕式当天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

  记者看到,为了不踩脏地毯下面的冰面,这些战士在进场前都要换上干净胶底鞋。场内还有几名地毯厂的工作人员,负责指导战士如何快速地将地毯卷起来。据游佳松导演介绍,接到任务后,部队领导带领80名战士当天22时赶到了彩排现场,一直练习到凌晨2时。因为这项任务要等别的彩排结束后练习,所以战士们总是要练到后半夜。仅仅一两天,他们的手上就都磨出了血泡、划出了口子,特别令人心疼,但是战士们没有一句怨言。

  当冬日的哈尔滨还没有在晨曦中完全苏醒,大冬会的持牌女孩们已经开始汗流浃背地进行体能训练;当夜色已经深深笼罩着天空,大冬会的旗手们仍然在旗杆旁重复着固定的动作;当星月齐辉睡意沉沉的午夜到来时,为大冬会服务的战士们却仍在用磨出血泡的手练习卷起地毯的规定动作。对体育的热爱与激情支持着这些年轻人透支着体能,历经了磨练,他们将用自己精彩的表现向世界展示中国人的美丽与风姿。

  记者手记

  刮目相看“80后”

  在一些人的眼中,“80后”、“90后”是特立独行的“小皇帝”。他们有个性、重视自我、敢想敢做,是一群不好管理的年轻人。但在大冬会联排现场,记者却真切地看到了一群甘于吃苦、集体荣誉感极强、乐于奉献的年轻一代。

  当婀娜大方的持牌手们步伐优雅地走进场地,在场人员无不惊叹姑娘们的靓丽与训练有素。在漂亮的服装和美丽的妆容衬托下,她们仿佛晶莹剔透的雪花,带来一片清新。但在彩排候场区,结束彩排的姑娘们脱下单薄的靴子,脚上血淋淋的大泡以及冻得冰凉布满血口子的双手,却让人格外心疼。这些相貌出众的“80后”、“90后”女孩,用自己的辛勤付出改变了大家对这些年轻人的原有看法。同样,东北农大的旗手们也是平均年龄只有20岁的年轻人,他们作为一个团队,表现出了极强的纪律性。在彩排现场,他们还被导演们称为“机动部队”。只要是临时有活儿,他们都会抢着干,从来不计较。采访中,导演们一再强调:“这些孩子真好、真可爱!”

  此外,最让记者震撼的是要在2分47秒内卷走地毯的80位士兵。由于每天都要练习到凌晨3时,他们满脸疲惫,却没有一个人偷懒。导演一声令下,他们就会箭一样冲向场地,拼命卷起地毯,脚下打滑,几个战士狠狠摔倒在冰面上,但他们立刻爬起来继续练习。仅仅几次彩排,战士们的手上就都布满了血泡,导演们心疼地派人给战士们买手套。这些年轻的战士们却轻描淡写地说:“没事儿,只是有点儿疼,但我能坚持,保证完成好任务!”

  此情此景,现场的很多工作人员都禁不住泪光盈盈,但孩子们却用自信的微笑给大家送来安慰与信心。这些正值青春的“80后”、“90后”用自己的行动感动了自己,也必将感动世界……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更多关于 大运会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