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2008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奖”颁奖晚会在北京落幕,这一刻,北京奥运会真正被写入历史。
不过,当中国军团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一个危险的信号却向中国体育不断闪着红灯。近日,记者采访南京的几个基层体校时发现,如今业余体校面临招生困难、运动员出路难找等众多问题的困扰。据了解,如此惨淡的境况在国内各省市的基层体校均普遍存在。
优势项目无人报名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基层体校现在最大的隐忧就是招生难,特别是体操、重竞技、击剑等中国军团的优势项目。
肖钦的母校——南京中山东路体校是南京基层体育的一个先进单位,南京历史上一共有三位奥运冠军,其中的两位——赵蕊蕊和肖钦就是从这里培养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里也是南京体育人才的“黄埔军校”。不过校长杨欣生这段日子有些愁眉苦脸,虽说体校弟子肖钦在奥运会上夺冠给中山东路体校增了不少光,但恰恰在体操这个项目上,体校目前招生出现了很大的困难。
杨校长告诉记者,“别看中国体操队在奥运会上披金挂银十分风光,但是在我们体校,体操的招生是最让我头疼的。”记者了解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山东路体校曾在报纸上登了一则体操班招生信息,一个豆腐块大的新闻,结果有1500多名孩子来报名,这些学生和家长把整个体校堵得水泄不通。但是自从桑兰事件后,整个体操招生一下就凉了下来。前不久,体校曾印发了四百份招生广告,分发到了附近的各个幼儿园,结果只有三个家长领着孩子来体校报名。
因为体校还承担着省运会的任务,如此招生境况让杨校长也有苦说不出。杨校长说:“现在我们体操队的孩子大都是一些外来者的孩子,由于他们大都来自外省市,户口都不在南京,所以要代表南京参加省运会,在注册资格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据了解,除了体操外,举重、柔道等重竞技项目也是如此。目前各个项目中只有篮球、乒乓球和网球的招生比较好。这些项目因为市场化程度高,孩子们也都乐意来练。包括足球在内的众多项目的基层招生都不是十分理想,有的是因为项目本身发展前景不诱人,有的则是因为国内环境太差。
体教结合仍有不足
体教结合,是现阶段国内较为普遍的一种办学模式,即孩子的学习由所在学校来负责,训练比赛由业余体校负责,这样,孩子的学习和训练问题都得到了解决,而孩子既可以代表学校参加省中小学生的比赛,也可以参加省运会这样的体育系统大赛,从而实现一种双赢。
南京市是体教结合实施较早,也是较为成功的城市,说起南京的学生体育,九中的男篮、三中的女排、梅园中学的男排、长江路小学的体操在南京乃至全国都是小有名气,不少学校甚至获得过多次世界冠军。体教结合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借学校的知名度吸引生源,有不少孩子练体育都是冲着这些名校而去的。
但是记者也了解到,现在各个学校抓学习成绩都非常紧,不少体教结合的学校,就面临着一种进退两难的尴尬。一位知情人告诉记者,“现在学校考核老师就是看均分,成绩达不到要求的,老师甚至要被扣罚奖金。但是体育生的成绩一般都不理想,特别是一些名校,那和普通生的差距就更大了。如果一个班有两三个体育生,一个班的均分将被落下个两三分这也是很正常的。所以经常出现学校老师为了给体育生抓学业,孩子到六七点才能放学的情况。而体校一般训练在下午两节课后就开始了,学校老师不放人,体校的训练又被耽误了,这就导致了两者间经常出现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