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让残疾人一起享受盛会 记残奥会上的中国残障记者(2)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8月29日09:35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06年3月,工作室正式成立,除了解岩是肢残人员,其他成员多数为视障人士。2007年4月,他们为包头的一家电台独立制作了超过20分钟的节目;9月6日北京残奥会倒计时一周年,在中华世纪坛举行的大型庆典晚会上,3位中国残疾人记者出现在境内外诸多媒体中;9月13日,“好运北京”盲人门球比赛现场,6位视障记者拿着录音笔对观众和志愿者进行采访;10月份,上海特奥会上,“1+1”第一次拿到了正式的赛会采访证,每个人都很兴奋,至今那些采访证还挂在工作室的墙上。那一次,他们偶遇国际特奥会主席蒂姆·施莱弗,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金玲独立完成了采访,而那也是施莱弗第一次接受来自中国残疾记者的采访。今年,他们又成了“好运北京”轮椅篮球的正式注册记者。7月份,一档以残障人的亲身讲述和视障人独立制作完成的百期公益广播《爱上残奥》在全国各大电台播出,这是北京奥组委批准的第一个残奥会广播宣传片,也将在残奥会期间播出。

  报道计划列了满满一黑板

  这几天,他们又开始为残奥会的报道忙活开了。火炬传递、每日赛况、各地观察员及嘉宾连线……报道计划列了满满一黑板。他们将首次尝试网络电台直播,这对于视障人士来说并非易事。演练中,妙招不断:他们用门铃实现盲人主播与导播间的沟通,而主播之间“碰胳膊肘”则如同“密码”,不同次数代表不同含义。外出采访时,青风握着盲杖,解岩拄着双拐,“两人三拐”组合游刃有余。“一开始不想用盲杖,因为听到路人放慢脚步就感到别扭。”青风笑着说,“后来就习惯了,用盲杖不靠别人也能行,感到特别自由。”

  “残奥会时,青风将主要负责视障项目,我负责肢残项目,也有些项目我们要共同合作,比如赛艇。”解岩和他的团队做好了准备,“实在不行,还有志愿者嘛。”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残奥会 的新闻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