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后回首中国女排在那一届奥运会上的故事,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想起一张照片,那是在全部比赛结束后,四岁的浪浪跑到妈妈身边,坐在郎平腿上,母女俩的感人重逢。
亚特兰大奥运会后,很多朋友劝身体不佳的郎平激流勇退,但是郎平感觉自己的使命还没有结束,还应该再带中国女排往前走一走。不过这一留又是两年,直到1999年2月,在带队获得世锦赛亚军和亚运会冠军后,郎平含泪辞去了中国女排主教练一职。
此后几年,为了谋生,郎平一直在意大利职业队担任主教练。她是意大利职业联赛中最出色的主教练,同时也是唯一的女性,但是她始终挂念着在美国一天天长大的女儿,她感觉自己是个不称职的母亲。
每年,郎平都有大约半年的时间利用职业联赛休战期回美国陪伴女儿,但是每次结束假期重返意大利时,郎平的心里都非常难过。看着女儿从分别时哭得稀里哗啦到逐渐习惯这样的聚散,郎平下决心一定要在女儿青春期到来之前,结束这样的漂泊。
美国女排早在1996年就给郎平发出过执教邀请,但是郎平一直接受不了与羽翼未丰的中国女排隔网而立。直到2004年,在目送中国女排走上雅典奥运会的冠军领奖台后,郎平放下了最后的心理包袱,决定为自己和女儿选择一次。
2008年是郎平的本命年,也是郎平与中国女排结缘整整三十年。这一年,她要带着女儿回家,见证家门口的奥运会。不过她的角色已经变化——时任美国女排主教练。这是个敏感的身份,是一种微妙的关系。
“带着老外到自己家门口打奥运会,想起这个我还是有点犯憷,当时心里稍微有点数的是,美国女排到奥运会上很难对中国女排构成威胁。不过我还是怕大家不理解,但特别令我感动的是在我说出我的想法后,听到那么多理解和支持的声音,然后我试着去说服自己,如果我真的能率领美国队到我的家乡参加奥运会,那也是在为中国人争光,因为我是中国人。”刚刚接任美国女排主教练时,郎平曾经这样说,“如果我真能率领美国女排和忠和率领的中国女排在奥运会的决赛中相遇,我会为中国人感到骄傲。”
从目前情况看,中美会师北京奥运会决赛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小组赛中的一场“和平之战”不可避免,8月15日,郎平将和好友陈忠和率领的中国女排隔网而立。
2008年,48岁的郎平再次回到北京,赛场上指挥若定的她,肯定将成为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的一个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