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那批奥运冠军,很多都离我们遥远了。特别是对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出生的人来说,他们甚至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但这一切对于郎平而言都不成立,在“铁榔头”的博客上,你既可以看到中年人这样温馨地怀旧——“郎平您好!从1981年开始我就是您的球迷。转眼间20多年过去了,我们都已经步入中年,不过对您的喜爱和崇敬永远在我心里!”也可以找到那些“80后”、“90后”这样的诉说——“郎阿姨,您好!您拿奥运冠军时我还没出生,我妈妈说那时她最崇拜您,现在我也是了,看您指挥美国女孩打球的样子真是太帅了……”
2008年北京,郎平将以一种新的身份又一次出现在奥运会的大舞台上。作为美国女排的主教练,她将率领着这一群和她当年一样,怀揣梦想的女孩走上世界最高的舞台。
1984年的郎平已随中国女排连获世界杯和世锦赛冠军,奥运会是实现“三连冠”的关键战,中国女排的队员是抱着“人生能有几回搏”的信念出征奥运的。不巧的是,奥运会刚开始,作为第一得分手的郎平就阑尾炎发作,痛苦不堪。
“到这个份上,我只能忍着,为了冠军,真是拼了!”郎平回忆道,“后来拿到冠军回国做手术,医生告诉我再耽误就有生命危险了,我的阑尾已经肿得跟胡萝卜似的。”
在那届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小组赛1比3输给了东道主美国,输球后郎平特别自责,一度被压力压得喘不过气。“那天比赛后我们去吃饭,我端着盘子发呆,根本吃不下去,后来我忍不住哭出声来,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还好哭完就完了,第二天又照常比赛了。”
中国女排后来在决赛中再遇美国。决赛开始前,郎平在运动员入口处看到电视屏幕上映出一个画面:美国队主教练塞林格和三大主力海曼、格林、克罗克特身戴奥运会金牌的头像。这是美国电视台事先制作好的画面,郎平指着屏幕对身边的队友说:“瞧他们多想拿金牌呀,咱们得把挂在她们脖子上的金牌摘下来!”
决赛中,郎平状态特别好,中国女排全队都打出了高水平,最终3比0赢了对手。“我们听说那场比赛有一万多美国球迷去现场给美国队加油,但是在我们拿到最后一分的时候,我感觉整个体育馆里,星条旗都没了,全场飘的都是五星红旗。”
郎平将这份当年情一直珍存在心底,熟悉她的朋友都知道,这些年她生活中最常用的数字都取自1984。
中国女排实现“三连冠”后,“铁榔头”的英名家喻户晓,可不知为什么,“女排英雄”、“时代榜样”的赞美让年轻的郎平感到非常沉重。1987年春天,盛名之下她毅然决然地赴美求学,她从人生的一个巅峰走下来,选择了从零开始。
“我害怕被那些赞美和荣誉捆住手脚,我努力不被‘五连冠’的巨大成功蒙住眼睛,我需要保持心地透亮。”27岁的郎平带着这样的愿望离开了祖国。
在平静中度过8年生活后,郎平的生活因来自中国女排“祖国需要你”的召唤而改变。她放下自己最深的牵挂——刚刚两岁的女儿浪浪,在中国女排陷入历史最低谷,急需支援的时候重返女排。
1996年,36岁的郎平作为中国女排主教练率队参加了亚特兰大奥运会。在那届奥运会上,赛前并不被看好的中国女排小组赛5战全胜,在连续淘汰了德国和俄罗斯后,12年后再度杀入了奥运会决赛。但面对正处于巅峰期的古巴队,中国女排最终以1比3的比分和奥运金牌失之交臂,郎平又一次体会到了一步之遥的遗憾。但是这对于一年前还身处低谷的中国女排来说,已经是相当可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