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网络版开辟中英文博客 奥运话题引热评(4)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7月14日09:55  东方早报

  东方早报:会去西藏吗?

  基南:不,至少我们的体育部门不会去西藏。

  东方早报:在7月8日的记者招待会会上,北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部长孙维佳先生表示,根据境外媒体在京采访的相关政策,外国记者享有报道自由,不仅能在北京的大街小巷进行直播报道,而且可以在天安门广场进行直播报道。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基南:我想,现在还不知道这是否真的会被实行,所以,我们也很想知道,在中国是否我们会享有和我们国家同等的自由。

  东方早报:来到中国之后,会不会跟普通的中国人接触交流?在报纸版面设计中,会利用一些中国元素来吸引读者吗?

  基南:我们希望能有机会跟中国人民互动。至于是否在版面上加入中国元素,现在还没打算这样去做。我不知道我们是否会用今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我所了解的是,《纽约时报》的读者来自世界各地,希望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

  竞争与合作:用聪明的方式行事

  东方早报:在这次奥运报道中,《纽约时报》会使用到新技术将最新的赛事消息传达给观众吗?

  基南:会的,会使用到新技术,但同时我们的手脚也被束缚了,因为NBC负责大部分的画面报道,NBC拥有对这些动态图像的权利,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在赛场上进行摄像,但我们会尽自己最大所能,希望能在网络上呈现出更多的声音和视频内容。

  东方早报:既然如此,是否会跟其他媒体展开合作?

  基南:我们可能会和美联社合作,他们对奥运的报道能力更胜一筹,也比我们的规模大得多。我们也跟NBC谈过有关合作的问题,能够使用他们的视频录像以及一些技术方面的协助。

  东方早报:那《纽约时报》跟其他媒体相比的竞争优势又是什么?

  基南:我们希望能够进行聪明的报道,我们不会报道每一场赛事和每一个国家的比赛情况,我们希望做一本有关奥运会的“Thinking person's guide”(思考人的指南)。在这本指南中,我们会谈论到体育比赛上所应用的新科技,或者是运动训练的技巧等。我们也许会注意有关药物滥用的问题,测试结果为阴性阳性等等,我们有这些相关技术的记者。所以我们不会给比赛派去大量的人,只是希望能够用聪明的方式行事。(早报记者 马毅达)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李宁iRUN跑步俱乐部 晒晒新败的李宁赤壁001
有奖招募:李宁大篷车蚌埠、白城市站记者
李宁3+1篮球挑战赛火热报名中 写感受 赢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