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昔日国手讲述难舍排球情缘 过早退役源于承受应变力(2)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4月22日14:03 石狮日报
带着大大小小的奖牌和奖状,我被保送到福建省重点中学福州三中。福州三中有着浓厚的教学氛围,老师侃侃而谈,教育有方;学生书声琅琅,学习认真。我深受影响,自觉地投入到学海书山之中,体育只能是一种兴趣。 少年,排球在空中 谁知,命运却又改变了我的生活。读书学习成了“业余爱好”,课外兴趣变为“主攻方向”。1982年,我被选入福建省体工大队田径队练习跳高。1983年转入省女子排球队训练。 那时,妈妈担任福建女排二队的主教练。她手把手地从A、B、C开始为我作排球启蒙训练。有一天,妈妈由于工作原因不得不离开了和她朝夕相处几十年的排球场,而那时我进队仅1个月,就像一只羽毛未丰的丑小鸭过早地离开了妈妈温暖的怀抱,蹒跚起步了。 艰苦枯燥的训练让我感到迷惘、困惑。这时我才发觉,运动员的生活是如此单调乏味。每日披星戴月,机械而又大运动量的训练周而复始,各种各样的伤痛挥之不去。但是,从小有着坚毅而好胜性格的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离开训练场,我咬着牙、咽下泪、铁定心地刻苦训练。 那时,正是中国女排最辉煌的年代。我曾跟随妈妈到训练基地观看中国女排训练。少年的非常仰慕中国女排为祖国争得荣誉,她们的一举一动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我为自己制订一个奋斗的目标:争取进入中国青年女排、穿上有“中国”二字的球衣。有一年全国女排10支甲级队在漳州进行一年一度的冬训,中国青年女排在我们隔壁的一块场地上训练,她们的球滚入我们的“领地”,居然也让我出神了好久。我在心里暗暗发誓:将来我也要像在场的姐姐们一样,穿上那写有“中国”字样的排球队服,仰起头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张开嘴唱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为了选拔优秀运动员,国家队教练每年都会到各省观看有关赛事。福建省队在漳州训练,开展主攻手对抗赛,我身高1.81米,跳起来可摸到3.13米的高度,比较有优势。加上妈妈的细心调教,我的扣球有速度又有力度。比赛时,我很快进入角色,拿了两、三次冠军。国家队教练看后,认为我身材高、弹跳好、力量足,于1986年选拔我进入国家青年女子排球队当替补。陈招娣教练是我们的教练。那年,我们在山东烟台进行了3个月的“魔鬼”训练。日子过得相当艰苦,虽然说不上废寝忘食 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最要紧,怎能饿着 ,但为了不耽误训练,有时后勤人员把饭菜送到训练场地给我们吃。体力上的消耗都快筋疲力尽了,可教练还要求我们每天都要写训练日记。有一天,因为实在太疲惫了,我就在日记上写道:“……我恨不得有一台起重机把我起动一下。”陈招娣教练看后在我的日记上批语:“你所希望的起重机是什么 在我们运动员的心里,起重机应是祖国荣誉。将来有一天你站在领奖台上,这就是起重机。” 远离妈妈的时候,信函架起了沟通我们母女心灵的桥梁,排球依然是我和妈妈信中说不完的知心话。妈妈的信就像小说一样充满精彩,就像诗歌一样富有韵味,就像音乐一样扣人心弦:有作为过来人的技术经验与体会,有人生的感悟与教诲,更有事业上的鼓励与鞭策。记得我刚到国家二队那阵子,因一时适应不了大运动量训练而出现打退堂鼓的念头时,妈妈的信及时赶到了:“舒舒,说实话,在你经历的人生道路上,可以说是一帆风顺的,不管是生活上还是事业上都是如此。如今能有机会让你也尝点苦与累,虽说在感情上有点舍不得,甚至于后悔不该听任你干这一行,但在理智上我是非常赞成的。尝点苦和累方知胜利来之不易,才能懂得如何对待人生,对待排球事业。坚强些,孩子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