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为何要“瘦身”“蒙特利尔陷阱”令人生畏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4月14日09:57  东北新闻网-辽沈晚报

  随着整体规模的不断扩充,现代奥运的身段已显得越发臃肿了。若再不进行“瘦身”手术,奥运会的活力空间将被吞噬殆尽;若再不进行有效约束,奥运会将深陷财政黑洞,成为主办国经济的不可承受之重。

  奥运之现象 项目设置趋向饱和

  现代奥运会的项目设置几经反复,很多项目几进几出奥运会,虽然国际奥委会对奥运项目的进入准则严格把关,但奥运会的项目容纳空间已然趋向饱和。

  北京2008年奥运会将是最后一届有28个固定项目的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去年已经决定在2012年奥运会上取消棒球和垒球项目的“固定席位”。2016年奥运会只有26个固定项目,国际奥委会的目标是在2020年奥运会上将固定项目减少到25个。

  不过,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与项目背景的不断变换,国际奥委会对奥运项目的增减是左右为难。一些项目虽拥有传统底蕴,但缺乏现代因素,市场占有率越来越低;而像高尔夫这样的“贵族项目”,虽然属于小众消费领域,但其收视率、市场认可率却直线攀升……国际奥委会若不把这些项目及时吸收进来,就很可能丧失资源与市场;若随时添加,就无法控制奥运项目的规模扩充,这是一个十分矛盾的两难话题。

  随着奥运项目的激增,参赛的教练、运动员数以万计,如果再将随行官员、服务人员、记者、游客算在内,一个奥运承办城市在短短一月内要接纳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外来人口,这对该城市的接待能力无疑是严峻考验。

  历史之教训 “蒙特利尔陷阱”令人生畏

  一提起申办奥运会,所有的城市都会感到兴奋,但在上世纪80年代前,举办奥运会的城市却没有几个能走出赔钱的怪圈。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那届奥运会出现了10多亿美元的巨额亏空,15天的奥运会使蒙特利尔负债长达20年。

  蒙特利尔这届奥运会最初的预算和实际投入相差几乎十倍,奥运史上叫做“蒙特利尔陷阱。”“蒙特利尔陷阱”使国际奥林匹克运动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

  无独有偶,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办国希腊也因承办奥运会负债累累,奥运会结束后一算总账,实际花销竟高达100亿欧元,这笔沉重的债务需要希腊全国还整整50年!

  现代奥运由于影响力越来越大,规模已现不掉之势。主办国为办好奥运,在场馆建设、宾馆改造、道路交通等诸多方面都要投入大量资金,即便这样,资金储备依然捉襟见肘。

  奥运会结束后,场馆基本空闲、使用率很低,每年的保养费用就是天文数字,回收成本几无可能,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大量体育场馆闲置,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若奥运会再不“瘦身”,庞大的奥运开销将令主办国不堪重负。

  鉴于这些教训,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节俭办奥运”的新理念,就是要降低成本,注重实效,把奥运会场馆的建设和北京市的整体规划与长远发展统一起来。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挑战规则,你是街头英雄 08李宁-新浪花式篮球选拔赛
参加花式篮球选拔赛,赢showtime签名限量版篮球服
有奖招募:李宁08之旅株洲、延安站战地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