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雪上项目出路何在? "穷地方"如何搞"富项目"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1月22日15:48  新华网
雪上项目出路何在?"穷地方"如何搞"富项目"



  

雪上项目出路何在?"穷地方"如何搞"富项目"

  1月22日,哈尔滨选手蔡雪桐在比赛中。当日,在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单板滑雪女子U型场地个人自选动作比赛中,蔡雪桐以34.1的成绩获得第三名。 新华社记者王长山摄

  新华网黑龙江亚布力1月22日奥运专电(记者叶锋王昊飞)“我们是‘穷地方’搞‘富项目’!”本届全国冬运会上,一些雪上项目的教练屡次向记者如此感叹。一句话,道出了雪上项目的尴尬处境:一边是训练成本日益增高,一边是经济基础相对薄弱。雪上项目出路何在?

  记者在亚布力滑雪场看到,这里的索道、缆车、雪具等设施、设备几乎是清一色进口。滑雪运动能在北半球中纬度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并保持很高的竞技水平,既得益于当地的气候,也由于这一带集中了全球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为雪上运动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条件。虽然近年来中国冒出的韩晓鹏、李妮娜等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并不能“一俊遮百丑”,雪上项目的深层次危机依然存在。

  在亚布力滑雪场,记者发现,有些运动员的月工资不到1000元,他们使用的一块专业滑雪板却高达一两万元,是他们工资的十多倍。比赛完毕,运动员们顾不上休息,首先为自己的滑雪板细细打蜡、保养,“万一损坏,配一个小零件就要花一个月饭钱呢”。

  除了总体投入不足之外,雪上项目的经费还在小范围内面临流失。比如,一些地方将体工大队和当地体育运动学校合并,客观上是为了形成更完善的运动员培养体系,但短期内,上级部门下拨一线队伍的训练经费却会被部分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这使本就捉襟见肘的训练、比赛“雪上加霜”。

  沈阳体育学院竞技体校的一位教练还道出了一个“怪圈”:现在训练经费的来源由过去的国家体育总局直接下拨改为地方体育管理部门的财政拨款,而地方部门大多要求队伍拿奖牌、出成绩才会加大投入,可是不增加投入、改善条件,又哪来的成绩呢?

  记者从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获悉,自2007年起,国家体育总局设立了扶持地方后备人才培养的专项资金,当年共向哈尔滨、长春等地方队拨付600万元,并规定这些资金只能用于修缮场馆、购买设备及培养人才,这一举措在基层引起强烈反响。“在夏、冬两类项目上,各级政府不能偏废,而应该通过政策导向,加大对雪上项目的投入,”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的一位负责人说。

  同时,更多地方雪上项目正努力“自救”。比如,近年来,长春市与瑞典方面签订协议,将瑞典瓦萨国际越野滑雪节引入长春。目前,“中国瓦萨”已连续成功举办了6届,仅2008年举办期间,长春市便与以色列投资集团亚太有限公司等16个企业签订了总金额达216.8亿元的项目合同,由此而来的经济收益将为地方雪上项目注入活力。

  沈阳体育学院的一位教练还认为,近年来国内雪上运动日益红火,国外运动设备生产商急欲通过赞助专业队的方式打开国内大众市场。各地方队应多多寻求国外厂商的冠名、赞助,政府部门也应为此创造条件。据介绍,近年来,抚顺、长春等单板滑雪队就获得了一家美国滑雪板企业的赞助,每年可免费得到专业的单板,既保证了训练需要,也大大减轻了运动队的经济负担。

  

  无锡代表团团长唐喜泉:培养南方“自产”运动员

  新华网齐齐哈尔1月20日奥运专电(记者李嘉 邹大鹏)第十一届全国冬运会无锡团团长、无锡市政府副秘书长唐喜泉20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本次参赛的11名无锡籍运动员大部分是从东北交流过来的,但无锡市已从2007年开始培养自己的运动员,并计划建设冰雪运动公园培养冰雪人才。

  无锡市是除了香港和澳门外唯一参加本次全国冬运会的南方城市,参赛的项目为短道速滑。唐喜泉说:“我们此次来齐齐哈尔参加冬运会的目标是重在参与,金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参赛促进南北城市之间的交流,缩小南北差距。这也是无锡市2005年开展冰雪运动以来第一次参加全国大赛。”

  阅读“黑土地”传奇——冬运会齐齐哈尔走笔

  新华网齐齐哈尔1月20日电(杨明、梁冬、徐宜军)绚丽的焰火冲向夜空,在这片“黑土地”的夜空上怒放出梦幻般花朵;一声声礼炮激越人心,炸出一幅幅令人浮想联翩的美景。

  这是18日晚,第十一届全国冬运会首次在这个非省会城市胜利开幕的时候,千千万万的齐齐哈尔市民纷纷走出家门,在这节日般的庆典中,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齐齐哈尔市民太需要全国冬运盛会这把烈火点燃他们压抑了多年的心底激情了。可以说,这场焰火对于他们就是盼望中的凤凰涅槃,是他们告别困厄,走向新生,唤醒自信、自豪感的炮声,”齐齐哈尔市市长刘刚动情地说。

  这场焰火表演反常地长,居然持续了半小时之久。只有齐齐哈尔市民知道,这场焰火对于他们意味着什么……

  优势项目少 冬奥金牌难 访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

  新华网齐齐哈尔1月20日电(记者刘阳 徐宜军)从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再到2006年都灵冬奥会收获两金,中国冰雪军团的进步有目共睹。中国能否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再有突破?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20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冬季项目的发展格局还没有大的改变,“很难预测金牌数量能否实现突破”。

  正在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的肖天表示,中国冬季运动的优势项目还是集中在花样滑冰、短道速滑和速滑等大项中的几个小项上。这些项目在都灵冬奥会上曾为中国代表团获得奖牌,两年过后,优势项目的范围没有拓展,而这些项目中尖子队员依旧是上届冬奥会的“老面孔”。

  中国冬季两项有望在冬奥会取得“历史性突破”

  新华网黑龙江亚布力1月19日电(记者叶锋 李鹏翔)全国冬运会雪上项目在此间激战正酣,实力较强的队伍则纷纷瞄准了2010年的温哥华冬奥会。19日,中国冬季两项队领队王文刚在此间表示,中国冬季两项有望在下届冬奥会上取得“历史性突破”。

  王文刚说:“我们在世界杯分站赛、世锦赛上都已经夺得过冬季两项的金牌了,接下来我们瞄准2010年冬奥会,力争能够有历史性突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