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孙英杰忆切肤之痛学会很多 当啦啦队也要去奥运会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1月08日09:42 东方体育日报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吕日明厦门报道 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结束,教练陶绍明有事回北京,其他随行队友从厦门乘火车离开,而孙英杰单独搭飞机回云南。一次简单的行程,对她而言,却是第一次。 “我想应该没问题吧,没关系,一张嘴长在脸上,不行到时候问就得了。”孙英杰笑说。 2008年1月6日,中午11时接到孙英杰短信:“我已安全抵达云南,放心。我会为争取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努力的。如果最终参加不了,那我也会自己坐飞机去北京看比赛,我一定不会错过这次奥运会。” 雅典 切肤之痛 四年前的奥运会,孙英杰作为中国女子中长跑最有实力的选手来到雅典。那次出发前,问她想带什么样的成绩回来,她笑着说:“没多想,练了这么多年长跑,我只是告诉自己,每天努力训练的最终目标,就是在雅典奥运会上证明自己。” 按照当时的情况,孙英杰不仅在经验上超过邢慧娜,在成绩上更是高出小师妹一筹。但是,由于教练要求她在女子10000米的开始阶段就领跑,迅速成了所有选手“攻击”的目标,最终,藏在队伍中的邢慧娜最后时刻冲刺拿了冠军。 “雅典奥运会对我的打击太大了!”那时孙英杰一度有了退役的打算,“实在灰心丧气,根本不想再跑。应该说,后来多亏我的家人和一些领导安慰我,毕竟干了一辈子田径,确实不能轻易放弃,我还要圆我奥运会的金牌梦。” 北京 咫尺天涯 屋漏偏逢连夜雨。孙英杰在十运会上被查出服用兴奋剂,这一停赛就是两年。当她重新回到跑道上,人们不禁要问她还能创造辉煌吗? 复出首战厦门马拉松赛,孙英杰仅跑出第12名,错过了代表中国参加北京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的机会。可是,她依然觉得有收获:“我对这次跑出的成绩非常满意,因为我平时训练也就只跑到2小时40分左右,这次跑到2小时38分,我觉得发挥了正常水平。作为一名运动员,能在比赛中发挥出训练最高水平,已经非常满意了。” 虽然复出首战成绩不理想,但毕竟迈出了第一步。孙英杰说:“现在我的情况大家也都知道。想在奥运会上取得什么好成绩,我已经不想了,现在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先进入北京奥运会。” 底线 当个看客 接下来,孙英杰还将出现在国内所有比赛中。“不为别的,就为能争取在5000米或10000米上有个突破。”孙英杰说,“虽然现在这两个项目上的新人实力都特别强,但我前段时间因为生了场大病,强度也没有上去,所以还有上升的空间。” 生大病?难道是又受伤了?“怎么说呢,那是去年5月初的事,当时在医院里住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动了手术。”孙英杰赶忙强调,“并不是训练受伤,女生的一些病,现在都好了,也恢复到训练中来了,只是训练强度还没有上去。所以,回到云南。我会抓紧时间训练,早点把强度提上去,这样我也许还有点竞争力。” 孙英杰说:不管最终是成功还是失败,她都不会觉得遗憾:“毕竟我努力过了,获得什么样的成绩,我都能接受。”至于8月份开始的北京奥运会,她的态度是,即便到时候不能以运动员的身份去参加比赛,也可以作为一名观众去北京看比赛。 “5000米和10000米,我是肯定会去现场看。”孙英杰说,“到那时,也许我没有办法完成奥运梦想,但我仍然希望其他中国选手能够完成,我一定会去现场为他们加油。” 成绩不好了 反倒更出名了 一个、二个……八个,厦门马拉松赛前八名已经产生,众多记者依旧把目光放在终点线前。“孙英杰怎么还没有到,是不是中途退赛了啊?”正在所有人都在猜测时,她按停了手腕上的计时器,第12个冲过终点。 “孙英杰到了,孙英杰到了……”还未等她把外衣穿上,孙英杰弱小的身躯已经被“淹没”在人群最中央。她是这次厦门马拉松赛的绝对主角,众媒体关心的最大焦点,其受关注程度甚至超越了这次比赛本身。 “真是没想到,有成绩的时候,没怎么出名。现在没成绩了,反倒出名了。”回到房间,孙英杰依然回味着早上发生的每一幕。 为了这次厦门马拉松赛,孙英杰2007年12月30日便来到这里备战。由于还未到组委会酒店入住时间,她们先选择体育宾馆住了下来。 “还好吧,出来比赛感觉挺好。就是没有想到很多人还记得我。”孙英杰回忆,“刚住进体育宾馆,这里的头儿就知道我来了,于是特别嘱咐宾馆给我们的菜加足了量,真的,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当然,让孙英杰没有想到的还很多。比赛结束后,她发现身边长枪短炮早已架满,完全堵住了去路:“连前八名都没进,本来我什么都不想说。可看到那么多人关心我,我也只好说一说了。真不知道,我说的东西,他们(记者)还愿意写吗?” 接受采访中,不停有人前来向她要签名,此时,她留意身边的一位摄影记者许久。“有一个摄影记者跟了我很久,从我上场一直到最后热身完上大巴。我都不知道他拍这么多照片干什么,跑那么差的成绩,我都有些不好意思。”孙英杰笑着说,“我还跟他开了个玩笑呢!问他拍了几十张了,他告诉我,早都过百了。” 早在赛前,孙英杰已经嗅到身边不同的气氛。据她透露,比赛前那一两天,她的家人接了很多电话。“我家的电话都快被记者打爆了。听我爸说,一天电话就没断过,接一个是记者的,再接一个还是。后来,我打电话回去都没有人接,就给我妈发短信,才知道我爸把电话线拔了。最终,还是让他们插上线,我才打回去的。” 当然,给孙英杰的惊喜并未停止。就在厦门马拉松赛后,更有北京一流大学请她去读研究生:“我说可能还要比下届全运会,没多少时间去,他们领导特别好,还说我可以穿插着读,不用特意每个学期都在那里。” 让孙英杰同样感到意外的是,还有国内某运动品牌再次找到她,并表示:如果孙英杰以后有需要,不管衣服还是鞋,他们都会无偿提供。 央视五套改为奥运频道,专门找优秀奥运选手说几句对该台的祝贺词,以及多关注此频道之类的话。刘翔、丁俊晖等优秀选手已经亮相,在厦门,孙英杰也受邀录像。“没想到他们还会找我,既然这么多人都相信我,那我更该用最优异的成绩报答大家。” 压力没有了 反倒更能练了 厦门马拉松赛,孙英杰首次复出仅获第12名。虽然这样一份答卷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但她却坦然接受:“我能跑下来,已经很开心了。” 竟然会如此满足,很多人不禁要问:过去两年在她的训练生活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孙英杰昨天笑着告诉记者:“虽然对我来说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参赛资格依然重要,但过去的两年里,我发现原来我很喜欢跑步,在训练中享受着独特的乐趣,这让我一直坚持到现在。” 享受?面对纯竞技马拉松,每跑一次体重几乎就要减轻好多斤,很纳闷孙英杰怎会选择这样一个词语来概括。“难道你这两年训练没以前苦,没以前肯付出了?”面对记者的提问,孙英杰有点急了:“哪有?我现在练得可比以前苦多了。”孙英杰回答得十分干脆,倒是让记者有些摸不着头脑。 孙英杰随后告诉记者,过去两年,她始终坚持在跑道上,任凭身边的小孩子们轻易超越自己。“谁不想跑得更好呢,但那时候一点动力都没有,总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尤其当其他队员出去比赛,自己一个人被留在基地,那种感觉是最不好受的。“真的,那是我最失落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要去干什么,整天没精打彩。”孙英杰回忆道。 面对一次次的落后,孙英杰脑子里想得更多了,她也曾迷茫过,“我究竟为了什么而跑步?”刚开始,她几乎每天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跑步,但依然找不到感觉,很多时候大强度训练课也坚持不下来。 直到有一天,陶绍明教练分配给孙英杰一件任务。“你应该多锻炼锻炼自己其他方面,以后队里的钱你管,账由你来记。”陶指导此话一出,孙英杰便忙活了起来:“刚开始的时候不习惯,毕竟我除了跑步什么都没有接触过,怀疑过自己不行,但最后还是胜任了这份工作。”此外,她时常还要帮助小队员们安排伙食。比如,大家想吃什么告诉孙英杰,由她统筹安排。 糟糕的心情随着孙英杰在新“工作”中找到乐趣渐渐远去。陶指导随后也让孙英杰帮忙安排一些小运动员的训练计划,“毕竟跑了那么多年,经验还是稍微有一些吧。”孙英杰说,“我也不知道跟我的计划有没有关系,但那些小队员成绩确实提高了。” 虽然只是小小的改变,但孙英杰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发生了改变。慢慢地,她开始分享别人在跑步中得到的快乐,并把跑步的快乐传递给自己。 孙英杰笑说,人很多时候就是有些莫名其妙,“想苦练吧,但没有动力。放下包袱什么都不想了,整个人反倒能吃苦了。不瞒你说,我现在比以前练得苦多了,不管一堂课是跑40公里,还是50公里,我都能坚持下来。后来陶指导看了,也对我说不可思议。但我觉得,我现在是在享受长跑带来的乐趣。” 那么,现在你还想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吗?“当然,我想参加奥运会的想法永远不会改变。”孙英杰这样说,“我现在再次找回跑步的感觉,并在跑步中享受着乐趣,但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我找到最好状态,为参加北京奥运会作准备。” 这两年学会了生活 “我成熟了吗?”孙英杰这样问。 “成熟了。” “可那么多人为什么觉得我反倒小了,整天嘻嘻哈哈的。” “这只能说,你现在过得很开心。” 在厦门,孙英杰与记者聊着过去两年生活的变化:“我喜欢现在的生活状态。”如今,笑容始终挂在孙英杰的脸上。 再见孙英杰,已经是一年多以后的事情。看着眼前的她,明显感觉她头发长了许多,“是啊,都好几次了,我妈总跟我说,年龄大了该把头发留起来,更像女孩子些。” 可每次面对镜子时,她总下意识用手把头发轻轻搓起:“还是短头发好,更像跑步的样子,回去我就把它剪了。” 当然,除了外表,发现孙英杰另一个变化是,她明显开心了许多。这次去厦门,她并没有时间去鼓浪屿看看,可她有着其他意外收获。刚到厦门那两天,她与队友出去逛了一次街,“其实,我并不是喜欢逛街的人。但我还是买了件超长的毛衣,挺喜欢那个款式的。”一边说,孙英杰还用手比划着毛衣的长度,“跟你说,我现在穿便装的时间特别多,不像以前只是穿运动服了。” 平时除了训练,教练陶绍明也经常鼓励孙英杰多接触一些其他事物。比如,没事可以学学电脑,据说她在学习一个简单的电脑操作系统。孙英杰说:以前她从来没有接触过电脑,因此在买来电脑后,她花了很长时间去学习。“我用电脑最主要的就是跟朋友和家人联系,大家互相沟通,共同进步。” 孙英杰紧接着说:“家里人经常见不到我,她们也非常惦记我,而我也想他们知道我平安,于是就经常视频聊天了,每次通过麦克风聊天,不用花太多钱的。” “对了,帮我买的英语书呢?”聊着聊着,她又想起要记者帮她买的英语书,“偶尔看看,以后多说说,对自己也是一个提高。” 虽然孙英杰有了变化,但说自己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变。“比如每天训练结束后我都会写训练日记,然后就是去按摩、理疗了。说实话,跟以前的生活区别不大,但是轻松了许多,自由了许多,也多了几分快乐。” 孙英杰:这两年,她学会了生活。 一双跑鞋 厦门马拉松赛结束当夜,孙英杰带着微笑,蹦蹦跳跳回到酒店。她特意像我展示了手中的鞋:“看,我又有一双新跑步鞋了,是一家国内体育品牌公司免费给我穿的。” 跑步鞋,对于运动员来说,那就像士兵手中的枪。在孙英杰的记忆里,从做运动员开始,她从来不需要买跑鞋。尤其在参加奥运会之前,她可以得到很多双比赛鞋。不过,在过去遭禁赛两年里,她失去了国家队的资格,因此相关赞助也被取消。 这次来厦门,孙英杰不得不带上两年前北京马拉松赛上曾穿过的那双比赛用鞋。那双鞋并不是马拉松专用跑鞋,而是竞走运动员穿的,因此,跑过一次后,底子已被磨去很多。如果继续穿下去,鞋底会很滑。 “坚持坚持吧,应该可以。”来厦门之前,孙英杰一直这样想。 不过,到厦门后逛街时,孙英杰改变了这个想法。那是在一家国外知名品牌专卖店中,孙英杰突然看到有一款慢跑鞋挺合适,可感觉价钱有点贵。后来还是队友问起价钱,说可以打4折,孙英杰想了半天买下了:“这是我第一次买跑步鞋,一切都为复出第一战。” 这双鞋未能帮助孙英杰在比赛中创造奇迹,可赛后孙英杰还是得到了其他安慰。赛后当晚,孙英杰被朋友叫了出去,等再回来时,她手中多了一双新鞋。 一手套一只鞋,即便上了电梯,孙英杰也顽皮地用新鞋底按了下自己的楼层。走进房间,她更是试了又试。“他们说了,以后我需要鞋子就问他们要,要是运动服没有了也可以要。” 望着同屋比自己小很多的舍友正在将国际知名品牌赞助的跑步鞋放进包里,孙英杰并不在意自己手中的鞋是国产的,她的笑容依旧挂在脸庞。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时钟早已指向22时,为了不打搅孙英杰第二天赶早班飞机,决定早些离去。出门前,孙英杰更是手上套着一只新鞋跟我摇手告别,那一刻,明显感觉眼前这个大女生对跑步鞋的热爱,更能感觉到她不想离开长跑,不想离开体育,祝愿她未来可以走得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