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北京学校开展各类迎奥运活动 让奥运精神生根开花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12月26日09:29 北京日报
源自申奥成功后的一个承诺,北京奥组委在全国4亿青少年中启动了奥林匹克教育计划。 2005年年底,醒目的红字金匾“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挂上北京市20所中小学的校门;2006年年底,首批“同心结”学校名单上的师生都提前感受到了作为东道主的兴奋。随后,全国556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的挂牌和北京200余所“同心结”学校的命名全部完成。 时间走过2007年,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200多天,北京奥林匹克教育取得了哪些丰硕成果?国际奥委会如何评价这一奥林匹克历史上最大范围的教育行动? 奥运为教育注入活力 “同学们,你们知道阿赫瓦里的故事么?”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中初一(2)班的奥运课堂上,班主任老师正把坦桑尼亚运动员阿赫瓦里带伤坚持跑完马拉松全程的故事讲给每个学生听。 下课铃响了,北京羊坊店中心小学的数学老师正抓紧时间留给学生一份特殊的作业,她要求学生统计出中国在雅典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总数,并计算出金牌数所占的百分比。 一团棉花、一张纸巾、一块清洁布、一个干净的塑料瓶、一些清洗过的细沙和粗沙砾,一个简单实用的滤水装置就做好了。通过这个神奇的装置,北京市东直门中学初二(1)班的许凌和他的小伙伴将一杯浑浊的泥浆水过滤成颜色浅淡、透明度增高的水。实验过后,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家里的洗菜水、拖地水不是也可以用这个装置过滤么?那样就能实现水的循环利用,我们也能为“绿色奥运”做贡献! 在北京200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这样的情景几乎每天都会上演。结合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办这样一个历史性的事件和奥林匹克运动这样具有丰富教育价值的课程资源,老师带领学生们开发了很多生动活泼、富有创造性的奥林匹克教育模式。没有增加学生和学校负担,不同条件的学校都有了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机会。奥林匹克精神在同学们亲自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越加具体深刻。 朝阳区劲松四小将“弘扬奥运精神,做最好的我”作为奥运教育理念,孩子们人手一本《“与奥运同行”学生成长手册》,记录每日言行,把弘扬奥运精神具体化。海淀区羊坊店中心小学的孩子们通过“模拟奥运会”的形式了解奥运知识,开拓了国际视野;花家地实验小学将“一班一国”模式拓展到社区居民楼和各国驻华大使馆,广泛宣传北京奥运会,形成了“一班一国、一楼一馆”的模式;门头沟区大峪二小的同学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间,开发了“太平鼓——传统体育舞蹈课”等主题综合课程;马坡中心小学自编了奥运项目展示课间操,表达孩子们期盼奥运的热情。各种符合青少年特点的教育活动得到了学生的真心拥护和积极参与,奥林匹克教育活动蓬勃开展。 奥运将深刻影响一代学生 奥运课上,同学们通过诵读领会了奥林匹克史上著名人物顾拜旦、特隆·埃德加的名言所蕴含的深意;通过聆听,感受到马拉松运动员阿赫瓦里、“橡皮人”尤里等奥运英雄身上散发的人性光辉。 语文课上,同学们将运动员的感人事迹写成读后感在全班朗诵。 英语课上,同学们饶有兴致地根据奥运主题收集的资料进行朗读、对话。 历史课上,同学们沿着奥林匹克发展史了解世界历史,并尝试着分析人类发展的趋势。 地理课上,同学们学习各参赛国的风土人情,并试着预测奥运会期间的天气状况,提出应对策略。 音乐课上,同学们学唱奥运歌曲,感知音乐与运动的关系,进而理解音乐在奥运会上的作用。 老师们充分设计课程规划,将奥林匹克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相渗透,与活动课程相整合,与体育课程相融合,形成独特的奥林匹克教育主题课程体系。成长在奥运教育背景下,一代学生受到幸福而深刻的影响。 广渠门中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自助餐式”体育课:攀岩、街舞、武术、跆拳道、足篮、排球、橄榄球、健美操……五花八门的课目,大家可以凭兴趣自主选择。高二男生杜鹏这学期选修了跆拳道,他希望能够把自己锻炼得更开朗。但第一堂课下来,杜鹏很失望:“想学格斗,可老师第一节课大讲跆拳道精神和礼仪。”但是随后的课程却让杜鹏产生了不小的变化:“以前很腼腆,现在好多了。因为做每个动作前,我们都必须喊出声,那种释放出来的感觉让人特别痛快。”体育“自助餐”的推出把学习变成了兴趣和需要,课上得有声有色,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呼家楼中心小学五(1)班的郭潇然现在再也不怕举手发言了。为了得到一张扑克牌,每节课要求举手超过十次。“刚开始,我总是颤巍巍地举起手,又放下,然后再举起来。”郭潇然不好意思地笑道,“现在上课我都能勇敢举手了,也得到了那张牌。”什么样的扑克牌具有这样大的魔力?原来这是一套由呼家楼中心小学师生共同创编的,还收入了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的奥运扑克牌。集牌活动中,每周在礼仪、学业、健康、环保4个方面全部合格的学生就能得到4张扑克牌,一学期下来就能集齐一套。 很多学校还将奥林匹克教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营造了浓厚的校园奥林匹克文化氛围。北京市宣武区康乐里小学和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在校园内建立了“奥林匹克教育博物馆”;北京市161中学和广渠门中学在校园内制作了奥林匹克浮雕墙;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中心小学在校园内建设了奥林匹克文化长廊。奥林匹克文化已经成为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主题,营造了浓厚的校园奥运文化氛围。 奥运精神照亮残疾学生 奥林匹克精神之光也照亮了特殊群体孩子们的生活。 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是全国惟一一所特殊教育系统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学校里生活着听障和智障两类孩子。老师们结合生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们开展了家庭礼仪、学校礼仪和社会礼仪的教育活动,从穿衣、洗脸、整洁穿戴、师生问候等小事做起。有的学生虽然无法控制流口水,但他上学时一定知道带上手绢,穿戴整齐走进校园;有的学生虽然不能开口说话,但他知道看见老师和客人时用肢体语言表达问候……同学们通过奥林匹克教育课了解了很多奥运知识,还学会了用软陶做福娃。 学校还与东城区和平里三小通过建立友谊班,开展联合班会,举行奥林匹克知识竞赛,与残奥会冠军零距离接触等多种方式,让残障儿童回归主流,健康成长,唤起健全人对残障儿童的理解、尊重和友爱,促进残障学生与健全学生的融合。 编起“同心结”放眼看世界 去年底启动的“同心结”活动是北京奥林匹克教育特色活动,参与活动的200余所“同心结”学校积极与国际奥委会所属205个国家或地区奥委会(NOC)推荐的当地中小学开展结对联系和友好交流活动。 赛时,学生代表将参加结对国家或地区运动员在奥运村的欢迎仪式活动,同学们还将在奥运赛场和残奥赛场上为结对国家或地区的运动员加油助威,接待结对国家或地区运动员到学校访问。这些富有特色的活动,将为北京奥运会营造热烈友好的人文环境,使外国运动员在北京体验宾至如归的感觉。 截至目前,200余所“同心结”参与学校已与所有205个NOC取得了联系,联系覆盖率100%;有130所学校明确了境外结对学校,占活动总数的62.2%。 上个月16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捷克文化周在北京京源学校拉开帷幕。捷克大使馆大使夫人亲自出题组织学生们开展捷克文化知识竞赛。文化周上,丰富有趣的捷克儿童插图画展、儿童读物展、捷克木偶艺术表演展让孩子们加深了对捷克的理解。捷克动画片《鼹鼠的故事》中的主角鼹鼠被同学们选为文化周吉祥物。 希腊奥委会主席米诺斯·科尔雅科在北京四中感受了浓郁的奥林匹克教育氛围,非常感动,本来只打算停留20分钟的活动持续了一个小时,他还当场表示,将出资邀请50名四中学生到希腊访问。 保加利亚青年与体育署署长对“同心结”活动赞不绝口,她承诺将为北京十四中1300名学生提供印有保加利亚体育代表团标志的帽子和服装,希望同学们穿着这套衣服为保加利亚运动员加油。 最新出版的一期国际奥委会官方刊物《奥林匹克回顾》杂志赞扬“同心结”活动是“独具特色的活动”,有利于在青少年中传播“卓越、友谊和尊重的奥林匹克价值观”,体现了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口号。 北京奥组委最新调查显示,“同心结”活动启动前,北京“同心结”学校每年外事活动总数为1002次,每校每年平均4.8次,涉及48个国家或地区;“同心结”活动启动后,北京“同心结”学校每年外事活动总数为3490次,每校每年平均16.7次,涉及205个国家或地区。 国际奥委会不吝溢美之词 奥林匹克教育全面提升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改变了老师的思维和工作方式,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学生养成了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学习意识、组织才能提升明显,文明礼仪和环保意识也有所提升。“同心结”活动开拓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了他们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奥林匹克教育的积极意义显而易见。 最新出版的《奥林匹克回顾》杂志评价说,“奥林匹克教育计划是一个宏大的计划,它使奥林匹克价值观在中国的传播范围超过了世界任何地方。” 连续两年在北京举行的世界体育、教育、文化论坛上,与会者通过参观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见证了奥林匹克教育的成果。通过小喜剧以及与观察员的互动,孩子们清楚地认识到了他们从即将到来的奥运会中、从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学习与分享经验的机会中得到的喜悦与兴奋。 国际奥委会奥运会组织委员会文化与教育联络负责人雅克利娜·巴雷特说到:“奥林匹克教育使孩子们意识到了他们在国际社会中的位置,意识到了奥林匹克价值观在世界上的重要性。这些孩子的人生被永远地改变了。”国际奥委会文化与教育委员会主席何振梁对她的看法深表同意:“我们相信,奥林匹克教育项目的真正价值将反映在一代世界公民身上,他们致力于体育锻炼,并通过友谊、尊重和卓越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此外,北京奥组委组织编写的北京奥运会中小学生读本和知识挂图;奥运会和残奥会项目介绍手册以及配套光盘;在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开办奥运知识专栏;为教师教学提供既具时效性,又有实用性的课程资料,也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称赞。 各奥林匹克教育研究机构成功召开了奥林匹克教育为主题的国际论坛和研讨会,并推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指导奥林匹克教育工作的同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奥林匹克教育遗产。 每年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开展的奥运主题的摄影、绘画、诗歌、书法、篆刻、征文等比赛以及奥林匹克知识竞赛、文艺演出、外语演讲、文明礼仪比赛,已经留下一批优秀的作品遗产。 奥林匹克教育的快车在华夏大地上呼啸前行,它带着累累果实即将走过2007年;它在孩子们心田广泛播种下奥林匹克精神的种子,将在2008年及以后的日子里开出最美的鲜花,结出最甜的果实。RJ182 图为:在广泛开展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中,孩子们与外国师生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中加深了了解,结下深厚友谊。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