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海峰:我这辈子很幸运 不追求物质利益进餐馆免单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12月16日01:25  重庆晨报
   

 最早,就是第一个。众所周知,中国第一块奥运金牌获得者是许海峰,时间是23年之前的洛杉矶奥运会。
  但是,谈到这块金牌,谈到自己成为奥运冠军后23年的人生,许海峰甚至矢口不提自己的天赋和努力,他最想说的是:幸运。他说:“没错,我这辈子真的都很幸运,否则我也拿不到第一块奥运会金牌。”

  幸运?这似乎不是我们从小所阅读的各类书籍、报纸里的那个许海峰,传说中的他,是从小就用弹弓打鸟的“弹弓大王”,天赋极佳的他,参加正式的射击训练不过2年时间,就拿到了奥运会金牌。许海峰对枪的痴迷到了“物我两忘”的地步,训练也非常刻苦,他的十多个世界冠军是用辛勤的汗水一颗颗浇灌出来的……
  在北京老山自剑中心(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的副主任办公室里,两鬓已经明显爬出不少白色头发的许海峰,眼神里已经没有23年前在洛杉矶普拉多射击中心拿下属于中国人的第一块奥运金牌时的青涩,甚至有些不知所措,言辞间语调平稳,岁月褪去了曾经的神采飞扬,多了几分释然与豁达。
捐献枪和金牌
  从老山往西,西山脚下的国家射击训练基地,曾经也有属于许海峰的一间办公室。三年前,时任国家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的许海峰,可以从自己的办公室一眼看到那里的中央广场,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名为“突破”的雕塑,雕塑的原型就是许海峰23年前在洛杉矶射落第一块奥运金牌时的爱枪。1995年,许海峰退役当上了射击队的教练,雕塑也正好是在那一年落成。
  “枪和金牌,我在拿到金牌回国后就捐给了国家博物馆,既然意义这么重大,我觉得这应该是属于国家的东西”,许海峰微笑着说。23年前的那一瞬间,让他的人生轨迹完全发生了变化,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许海峰似乎越来越不愿意回忆23年前的那一幕,他唯一记得的是,23年前的7月29日,他几乎是在没什么感觉的情况下,就拿到了金牌。直到当时的中国代表团团长黄中上前激动地拥抱他的时候,他才隐约意识到自己可能是得到了金牌。而获得金牌后的第3天,1984年8月1日,正好是他27岁生日。
进餐馆老板免单
  昔日见证自己“人生最辉煌一刻”的爱枪和金牌,目前都存放在国家博物馆里。据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回忆,是许海峰自己主动提出来捐给国家的。按照国家的规定,凡是可以进入国家博物馆的捐赠品,捐赠人都可以得到一笔不菲的奖金,但许海峰当时拒绝了,最后是在国家博物馆的万般勉强下,他才接受了几千元的奖金。而按照当时媒体的说法,“中国人的第一块奥运金牌,意义太重大了,拍卖个几百万都不稀奇”,但许海峰却把自己的金牌贱价“卖掉了”,理由仅仅是“金牌的确价值挺高的,放我家里也不安全,还是捐给国家吧,况且我什么时候想看看,随时打个电话,就可以去看看了”。
  现在的许海峰回想起这件事,依然是乐呵呵的,“其实我已经够幸运了,当时没进国家队前,我的工资是9块5,到了射击国家队,体委给我的工资定级是51块5,奥运夺冠后连升四级工资到98块,那时候已经算是很有钱了……”当然许海峰也忘不了,在拿下这块让中国人魂牵梦萦的奥运金牌后,他还按照国家规定,得到了8000元的奖金。这是当年每位奥运冠军都有的,而他因为是第一块金牌,还额外多得到了1000元。当然或许还有许海峰忘记了的,据当年的中国代表团团长黄中回忆,得到金牌后,他和许海峰曾经一起到洛杉矶唐人街吃饭。老板听说是中国的奥运金牌选手,当时就给那顿饭免了单,还另外塞给许海峰一个红包,里面有30美金,“事后他一定要上交,但我跟他说,钱也不多,也是人家的一番心意,你就自己收了吧。”
  和现在一块奥运金牌动辄过百万的奖金相比,许海峰的金牌或许谈不上太大的含“金”量,但许海峰依然坚持认为自己非常幸运,原因尽在不言。比如多年来,他在官方或者民间享受到的各种待遇,比如他过去的射击管理中心副主任和现在的自剑管理中心副主任的职位,或许,还有西山的那座雕塑,和躺在国家博物馆里的那把爱枪和那块金牌……
从不争物质利益
  许海峰的家住在崇文区的体育馆路,房子是国家体育总局多年前分的。每天从家到老山自剑中心的办公室,许海峰须要开一个多小时的车。车也是中心配备的一辆桑塔纳2000。对于自己现在的际遇,许海峰始终是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尽管这些年来,围绕他的,也有不少风言风语。
  同样是奥运冠军,刘国梁和孔令辉数年前就已经开上了保时捷。许海峰并非是不懂车的人,除了他现在所在的自剑中心所包括的“自行车”,他也参加过很多次各种汽车品牌的新车发布会,人家看重他的“中国第一个奥运冠军”的光环,自然是盛情殷切。但许海峰却很淡然,“不过是代步的工具而已,能开就行了”。就好像曾经有好事者,在许海峰担任射击队总教练时带出陶璐娜等奥运冠军,却无缘与弟子分享过百万的巨额奖金时为他鸣不平,许海峰也是同样的淡然,“时代不一样了,现在的队员比较幸运,但我也同样幸运,国家也给了我很多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
  当然,许海峰的淡然也有他的道理和分寸,至少从物质的角度来说,他虽然没有像某些奥运冠军般一夜暴富,但他也绝不潦倒,多年前他就有能力把自己的女儿送到英国去留学。
新工作卓有成效
  现在的许海峰,扮演着与23年前绝然不同的角色。从过去的“第一块奥运金牌得主”,到现在,出现在报纸和电视上的他,名字前的前缀“国家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已经越来越为人熟识。特别是他亲自主抓的“现代五项”,随着许海峰上任,钱震华在2005年夺得世锦赛冠军,这一被称为“奥运会上最完美比赛”,包括射击、击剑、游泳、马术、越野跑的综合项目,开始进入国人的视野。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憧憬钱震华在这个1912年就进入奥运大家庭的项目上的零的突破,一如掌舵人许海峰当年的历史一击。
  “钱震华的世锦赛金牌有相当的偶然性,不过偶然性也是这个项目本身的特点,一般来说,目前世界上在这个项目上排名前30位的选手,在奥运会上都存在夺金的可能”。已经成为专家的许海峰如是说,而值得一提的是,“现代五项”中的射击项目,使用的正是许海峰当年成名的气手枪,于是有了一个许海峰含笑不语“认可”的段子:钱震华训练时射击成绩总是不好,许海峰上前骂了一句,“你信不信我闭着眼睛也能比你打得准”,之后一番言传身教,钱震华射击成绩突飞猛进……
  话题最终又回到了“幸运”。
  2004年雅典奥运会,担任射击队总教练的许海峰,和他的弟子们一起拿下了创纪录的4块金牌。但在回国后,许海峰却离开了射击队。坊间传言,许海峰和王义夫的“一山难容二虎”,加上许海峰“任人唯亲”坚持使用自己的爱将陶璐娜,在状态极差的情况下参加比赛,导致金牌旁落,所以许海峰被排挤出了射击射箭管理中心,只能到脱离奥运主流项目的自剑管理中心任职。
  不过许海峰却认为,这是自己人生“幸运主题”的又一次延伸。
  “其实这是很多人不知道其中的真实原因,按照国家人事局的规定,我在射击管理中心副主任的位置上干满两年,还需要在同等水平的位置上至少轮岗两个职位,调到自剑中心,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继续晋升的铺垫工作。”
  而且在新的领域里,许海峰的工作也算是卓有成效,甚至还“幸运”地带出了中国,乃至亚洲的第一个现代五项世锦赛冠军。
本报记者 刘苏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