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他们快乐我欣慰”--记中国残疾人游泳教父张鸿鹄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12月13日10:09  北京晨报

  1992年首次带队战残奥,张鸿鹄如今已成残泳教父——

  在一个冬天的上午,记者在国家残奥训练基地游泳馆的泳池边和张鸿鹄谈起了他的职业生涯。1998年走进残疾人游泳,1992年第一次带队参加残奥会……一路走来,张鸿鹄已经是中国残疾游泳圈里的教父级人物,见证了残疾游泳在中国从无到有,从默默无闻到名震世界泳坛的历程。

  20年耕耘 爱上残泳

  “刚开始干残疾游泳教练是在老家云南,那时我们经费特别少,带着队员乘公共汽车去参赛,还得要央求人家提供比较便宜的宿舍。”回忆起1992年到巴塞罗那第一次参加残奥会的经历,张鸿鹄也是充满感慨:“那时整个代表团才二十几人,现在可变化太大了,光游泳队就有四五十人!”

  20年里,您就从来没想去给健全人做游泳教练么?看着泳池中正在努力训练的选手,张鸿鹄平淡回答:“以前也想过,但是这么多年干下来,我发现我的心思放在游泳这一单纯运动上的少了,更多的是想着怎样通过游泳来帮助这些残疾孩子自立自强。看着他们中不少人从泳池出来后找到自信和快乐,甚至建立了家庭,找到了工作,我觉得特别欣慰。”

  身心锤炼 不能心软

  聊着聊着,上午的训练结束了,运动员们陆续从泳池中爬上岸,张鸿鹄出人意料地冲着一位小伙子喊道:“小刘过来一下!让记者看看你的伤。”没有想象中的不自然,那小伙子大方地抬起他的残臂,还指着一个很深的疤痕说,“您看,我是被高压电线打伤的,就从这里……”

  “你一定觉得这样很残酷吧?”看着小伙子远去的背影,张鸿鹄对记者说,“刚干这行的时候,我也不敢谈论他们的残疾怕伤害他们,但后来我发现,他们的伤口虽然愈合了,可心中的伤却一直在痛,而为了逃避这种痛苦,他们就把自己自闭起来。于是,我开始尝试和他们谈论这些他们以前不愿面对的问题,慢慢地,他们就能坦然接受自己的残疾,觉得这不过是自己与众不同的一个特点而已。”张鸿鹄顿了顿说,“游泳训练也是一样。有时候累了,他们就会用自己的伤安慰自己,给自己一个偷懒或放弃的借口。你如果也在这时候心疼他们,他们就永远不能进步,运动对于他们的身心康复就永远没有效果。”

  自理生活 才是目标

  离开游泳馆,张教练带着记者到游泳选手们的宿舍参观。不少选手虽然肢体有残缺,但都能利用灵活的残肢来弥补行动的不便。张鸿鹄说:“金牌是荣誉,但是远远不够,我工作的终极目标是让他们离开游泳队后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比如学会生活自理,学习文化知识,以后能回报社会。”

  张教练告诉记者,自己在云南还主持着一个专门面向残疾人的游泳俱乐部,前一段时间感动全国的“篮球女孩”现在也在那里接受训练。“我有时候感觉自己特别无力,因为我只是一个游泳教练,我只能通过游泳这项运动来帮助残疾人。也有许多人离开游泳队后,重新回到了低迷、贫穷的生活里,这是我心中最大的痛苦。”张鸿鹄说,“一想到这些,我就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做,我这条路,才刚刚起步。”

  晨报记者 喻晓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