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乒坛名宿:长期垄断也不好 08奥运乒乓最好丢一金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12月13日07:41  长江商报

  本报记者专访湖北乒乓名将麦建国

  提起湖北乒乓球,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奥运冠军陈静、乔红。其实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湖北球迷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偶像——麦建国和黄俊群,对于这两个名字,老资格球迷一定不会陌生。丈夫麦建国,曾是湖北少年乒乓球赛冠军;妻子黄俊群,曾获1981年世乒赛混双冠军、女双第三名。他们的女儿麦格杰也投身乒乓,并多次进入国家集训队。一家三口两代人都打乒乓球,这在湖北乃至全国乒乓球界都很少见。

  退役后,麦建国和黄俊群均从事教练工作,而且夫妻两人同在一个训练馆,黄俊群是湖北省

乒乓球学校的启蒙教练,而麦建国是湖北省乒乓球队青年队的教练。麦建国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谈起了明年的奥运会,“现在中国乒乓球太强了,为了乒乓球运动的长远发展,我希望明年的奥运会上,中国乒乓球队最好是不要包揽金牌,丢一金的效果应该更好。”

  【乒乓缘】

  1971年就入选湖北少年队

  上世纪70年代,在汉口滑坡路小学读书的麦建国在一位老师的带领下开始进入学校乒乓球队。回忆这段和乒乓球结缘的经历,麦建国笑着说道:“我们当时没有什么玩的,正好有乒乓球校队成立,我就抱着玩的态度参加了,我非常喜欢打乒乓球,不然也不会终身都从事这个项目了。当时有那么多人报名参加确实给我很深的印象,不过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真正坚持下来天天打乒乓球的就我们那20多个人。”

  由于在学校乒乓球打得很好,多次拿到第一名,麦建国还在朋友的帮助下,参加了新华路业余体校乒乓球的训练,随后就在校、区、市里面的乒乓球比赛中屡获前几名,1971年12岁的麦建国就被湖北省乒乓球队少年队召入,走上了职业运动员的道路。

  常人看似平常的飞跃,但是对他来说在那段岁月中有着太多的艰辛,据麦建国回忆,家里对自己打乒乓球并不赞成,父亲的态度是中立,而母亲态度很明确,就是反对。原因很简单,母亲总是认为儿子去打乒乓球是贪玩。“相比兄弟们的爱好,我是比较幸运的了,当时家里4个孩子,大哥喜欢踢足球,经常找母亲要钱买球鞋,而家里一个月的收入就15元左右,一双鞋就3元,更别说足球了。家里这么多人要吃饭和生活,大哥踢球的梦想在经济上根本就不允许,所以只能就此打住。”

  麦建国所喜欢的乒乓球,在经济上给家里带来的负担较小,进入省队后还拿到了工资。1974年,入选了中国少年队的麦建国还出国日本参加了亚洲少年乒乓球比赛,“在那个年代想出国简直是比登月还要难。”麦建国说。

  【浪漫史】

  千里姻缘一信牵

  黄俊群的家庭环境和麦建国最大的不同是,黄俊群的家人对她非常支持,几乎天天都有家人接送她去省队训练。谈到怎么认识黄俊群的,麦建国笑了笑说:“我们从小就一起打球、训练,我进队时间比她早,我还是大师哥,再说我也拿过湖北省少年组的冠军,在黄俊群的眼里我还是小有名气的。”

  黄俊群1973年入选湖北队,1979年入选国家队,那时麦建国还在湖北省队,两地远隔,怎么会确定的恋爱关系呢?黄俊群去了国家队后,1981年元月,在湖北的麦建国有一次托一个顺道去北京的朋友找黄俊群办事情,带了个话给黄俊群,结果黄俊群写了封信回武汉,里面说答应办这件事。

  收到这封信后,队里的朋友就开始嚷嚷了,意思就是22岁的麦建国怎么会收到黄俊群的信呢?一直没有女朋友的麦建国顶不住朋友们的压力,就写了封信给黄俊群,问是不是喜欢自己,结果没有收到答复,这时麦建国为了不影响黄俊群训练,就没再写信。

  不久后,黄俊群出国去新西兰参加比赛,回北京后,麦建国横下心再次写了封信给黄俊群,信中写道:“你不回信,是不是我误会了。”没有想到这一招果然奏效,黄俊群回信表示:“我不是这个意思。”这样,麦建国和黄俊群就正式通过书信确定了恋爱关系。

  麦建国笑着说:“我当时也太傻了,只晓得自己在面子上要过得去,不晓得女孩子在恋爱上面比较害羞、含蓄,有点转不过来。”

  ■趣事

  恋人载誉归来麦建国不敢去接

  1981年4月,在南斯拉夫的诺维萨德举行的第三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中国乒乓球队囊括全部7个项目的冠军和5个单项亚军及3个项目的3个第3名,创造了世界乒乓球锦标赛55年历史上最新纪录。

  第一次囊括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全部冠军,混合双打冠军黄俊群就名列其中,就在黄俊群载誉回汉的时候,作为曾经的队友、师哥,现在又是恋人的麦建国犹豫了,他又高兴又矛盾,以至于不敢去火车站接人。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麦建国认为,“我们现在是恋爱关系,到时候省长等重要领导都会去迎接,那她是先和我说话好还是先和领导说话好呢?”不能让黄俊群为难才是,这样影响不好,因此麦建国就没有亲自去迎接女朋友回到武汉。

  “谈朋友这个事情是纸包不住火的,省委的领导知道了,都很反对我们谈朋友。直到1981年下半年,由于我们之间非常注意,从来就不粘在一起,后来领导也就同意我们谈朋友了,只是不要影响工作就可以了。后来才知道是黄俊群的教练、前中国乒乓女队主教练张燮林表态说:小胖子(黄俊群)没事,会把谈恋爱和工作处理好的。现在黄俊群回忆这段日子时,一脸幸福地说:“我们家里面呀,老麦说了算,他说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他是我们家的发言人。”

  ■对话

  麦建国:中国乒乓球太强也不好

  记者:很多湖北的业余乒乓球爱好者都很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学到好的乒乓球技术?

  麦建国:这个我觉得还是去找一些比较好的教练指导,比如说我们省队里面的一些运动员退役后,也从事乒乓球教练工作,多和他们交流会对提高技术有帮助。他们有的在俱乐部,有的在企业里面上班,应该还碰得到。

  记者:正如你说的如果家长是世界冠军,那么孩子再学乒乓球就很难超越。为什么这么讲?

  麦建国:我们乒乓球界就是有这个怪现象,这也是我不想让女儿学打球的原因之一,我们女儿没有逃出这个怪圈。她的成就没有超越她妈妈。

  记者:北京奥运会明年就将在我们国家举行,我国长期在这个项目上称霸,你怎么看北京奥运会我们夺牌的前景。

  麦建国:我觉得最好我们丢一块金牌,这样长期的垄断,没有人会和我们玩了,人家外国人就会说,怎么又是你们中国人拿冠军,中国乒乓球太强了。要不国际乒联也不会多次改革比赛,目的就是限制我们,让其他国家选手也有机会。

  女儿麦格杰:我还在努力打球

  记者:没有完成父母给你定下的进入国家队目标,你觉得遗憾吗?

  麦格杰:嗯,确实有点吧,不过现在想起来还好,我还在努力打乒乓球。

  记者:小时候,人家都知道你妈妈是世界冠军,对你成长有什么影响么?

  麦格杰:有一些影响吧,当时我出去打比赛,有些人就知道我是黄俊群的女儿,觉得有些压力吧,不过小时候一些人不知道,出去比赛就有些人会说。

  记者:12月10日你就要去捷克打乒乓球,以前你也去过觉得那里怎么样?

  麦格杰:国外打球感觉很好,而且那里也有我们中国乒乓球手,我在俱乐部里面还是比较厉害的啦,生活方面我外语还行,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吧。

  记者:北京奥运会明年就要开始了,你作为一位乒乓球运动员,会去现场看球吗?

  麦格杰:有时间的话 ,我当然会去现场看球,看到时候的安排吧。

  记者 赵俊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