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徒步北京见证奥运--对话韩国著名徒步旅行者朴泰镐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12月07日10:06  足球-劲体育

  《劲体育》:我见过您两次,好像每次您都是这样的一身行走的装束。

  朴泰镐:呵呵,也许是巧合吧,我在准备一个长途的徒步项目,所以最近没有长距离的徒步旅行。还有,徒步是我的一个兴趣,但是不像其他徒步者一样是生活的全部了。

  您可以对所谓的全部再阐述清楚一些吗?

  就是说,我可以把徒步穿越当成一种精神的磨炼和身体的锻炼,但不会把徒步上升到人生意义的目标,毕竟我还有其他的工作和追求。

  您的真正工作是?

  我是一个独立音乐制作人。

  要加上著名两个字吗?呵呵!

  暂时还不行,呵呵。

  一次充满哲学气息的对话 很不错,那我们对话的内容又广泛很多了。再回到体育的范畴里来,你知道,我们这是一次关于奥林匹克的全球行走的活动,从大意义上来说,我们也在做一次行走,一次携带着体育人文气息和本质的行走。希望从这种大规模的行走中,去领略每一届奥运的真实背景和氛围,以及当时历史进程的改变。当然,我们更想从中去汲取一些对北京奥运的有利的经验。

  你们的想法很好。这种策划和我们的行走意义真的非常相近。我们的行走,有两层意义,一层是可以在行走的过程中,去思考,去体验细节。另一层意思,我们会赋予行走一种意义,也就是说,每一次挑战都会有明确的目的性,而我在开头说要准备一次长途的挑战,就是我会在明年的一月份从首尔徒步到北京。

  哇,这真是一个惊人的计划,能说说具体的内容吗?

  这次行走计划,我会和我的2名团员一起完成,我们会有选择地将整条线路合理地安排徒步、汽车和火车,也就是说我们这次行走绝对不是一次刻板的纯粹徒步,我们更多地追求的是一种体验,一种合理的体验。汉城在1988年举行过奥运会,那次奥运会给韩国的政治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韩国的经济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也很大程度上依仗了那次奥运会的成功举行,整个世界都认识了韩国。而20年之后,在我们的邻邦中国再次举行奥运,而现在的北京很像当时的韩国,在蓄势待发。那么我们的行走就成为了一种见证,成为了一种比对。

  这次活动你们得到了官方的支持吗?

  我们的社团在韩国,甚至在首尔都是一个非常小的自发的民间组织,但是我很惊奇,就是我们的社会体育会还是知道了我们的计划,并询问我们是否需要帮助。

  知道是谁泄的密吗?

  呵呵,不知道,不过这个并不重要,说明在官方的角度上,他们也对这次行走有着一定的期望。

  据我所知,数年前已经有一位韩国老人曾经徒步走过这条线路。

  没错,这位老人在韩国国内的报纸上也有报道。他已经67岁了,叫安容玟,他似乎走了两段路线,一段是从上海到北京,一段是从北京到首尔,差不多前前后后花了他一年的时间。他的行走是为了支持中国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

上海世博会。2002年,他为了支持我们的韩日世界杯足球赛,还在韩国境内进行过1200公里的徒步行走。从上海启程后,安容玟基本上每天行走25到30公里,与他同行的,是来自青岛和吉林的两位志愿者翻译,不懂汉语的他基本上没有语言障碍。他们每天早上基本上4点多就起床了。从六七点开始走路,一直到中午吃饭时间才稍微休息,饭后继续走,天黑后才停下来。

  我们和安老人不同,在退休前,他一直是做为体育记者,大概30多年了,他也参加报道过很多次奥运会和亚运会。他是在用行动延续他的事业,而我们是用行走去进行新的比对和发现。

  你还真的很有哲学理念。

  谢谢。 韩国大众体育领先几十年 你刚才提到了韩国大众体育协会,这是否就是你们的国家体育主管部门。

  是的,但是它现在的职能有了明显的变化。

  韩国人历来重视开展体育锻炼和体育比赛活动,但韩国的体育水平不高。1972年举行的第20届奥运会上,韩国仅获得1枚银牌。

  上世纪80年代,韩国经济已开始飞速发展,但其运动成绩和经济发展还不为国际社会所共识,为80年代经济的持续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国际空间,韩国政府选择了以体育运动来实现上述目标。

  在1981年德国巴登召开的国际奥委会会议上,韩国获得1988年奥运会主办权,并在同年11月召开的亚奥理事会上,又一次成功地获得了1986年汉城亚运会的主办权。基于这种情况,韩国政府认为,要想成功的举办亚运会和奥运会,只靠一个民间体育机构---大韩体育会是不够的,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机构统一管理和协调各项工作。因此,于1982年首次成立了有关体育的政府机构---体育部,并下设奥运会组委会,成功地举办了亚运会和奥运会,达到了向世界宣传韩国,让世界认识韩国的目的。

  在竞技体育的带动下,大众体育也开展得更加广泛。

  韩国体育部成立9年后的1991年,韩国政府决定把体育部改为体育青少年部,并把1964年以来一直没有固定所属的青少年工作接管过来,制定了青少年基本法和十年规划,使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初步进入正常轨道。在1998年初政府机构改革中,把文化体育部又改成文化观光部,体育只是由文化观光部中的一个体育局来管理,开始逐渐削弱体育的政府职能,逐步向民间社团法人化过渡。

  那大众体育协会,究竟在推动韩国的大众体育方面做了哪些贡献?又能给中国的体育改革一些什么宝贵的经验呢?

  他们扩建大众体育设施,加强大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初期在16个市、郡修建了1916个居民小区体育设施,设置了860个篮球场,并在每个市、道成立一个社会体育中心。1998年计划修建多功能运动场28个,天然草皮场地45个,为足球运动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为大众体育项目的普及,积极支持在各市、郡开设大众体育教室。如长寿体育大学、家庭式的体育野营、女性体育讲座、儿童体能教室等9种,科学引导相对落后地方大众体育的健康发展。每天清晨,在全国开放405个大众体育广场,每周末进行娱乐性足球、门球、篮球等比赛,为使每个人至少参加一项体育活动创造了条件。特别对残疾人和老年人加大资金援助,使他们也能享受福利性锻炼。

  大众体育协会还着力培养专业体育教练员和训练指导老师数十万名,以适应各种运动的需要。到2003年,全国大概有超过8万个各种类型的体育俱乐部。

  在近期,大众体育协会还加大了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

  近期,体育部门还定期调查国民的体质状况,以制定大众体质标准并加以普及;加强对自发组织举办的趣味体育班活动的支援,扩大参与人口数量;为了丰富全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加大建设以居民小区和自然环境为背景的多种体育活动空间。

  韩国各道市大众体育协会基本已转化为社团法人体制,有自己的经营收入。 音乐让奥林匹克更完美 谈谈音乐吧,你的老本行。奥运音乐,你是怎么看待的?

  其实,体育与音乐本身就是相通的,对于我来说,体育是我的一个兴趣,音乐同样也是,并且它们都已深入我的性格,离开哪一样都不行。奥运这样的体育盛会,融入音乐元素,那将是更完美的。

  《手拉手》给全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人都认为是奥运史上最好的会歌,你这样认为吗?

  是的,《手拉手》是韩国给奥运的礼物。我一直很喜欢这首歌。当时在开幕式上,Koreana这个临时组合算得上是实力唱将。他们身后的18000名合唱者,赋予了演唱一种磅礴的气势。作曲家乔奥吉·莫洛德尔是一系列著名体育歌曲的曲作者,他同时也是被誉为最好的世界杯主题曲的《意大利之夏》的作者,是意大利最著名的电子音乐先锋大师。当然,他也是我的偶像。据说为寻找朝鲜民族与世界时尚音乐元素结合的灵感,他曾多次访问过首尔。这首意大利人、美国人、韩国人共同制作的歌曲,是真正的国际化合作。而歌曲段落末尾又揉进了朝鲜民歌《阿里郎》里的一句咏唱"阿里郎!"仅此一点,使这首歌在全球流行化的同时,又赋予了强烈的韩国本民族特色。奥运会很快过去了,但全世界人民通过开幕式认识了韩国民族的性格,认识了我们的价值观念及审美倾向等。这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北京奥运会的会歌,你希望是怎样的?

  我真心地希望,北京奥运会的会歌会成为和《手拉手》一样成功的歌曲。我相信制作北京奥运会歌的音乐大师们会创作出更好的符合奥运的歌曲。我个人觉得,国际化和民族性结合的音乐将会是最成功的。

  中国音乐的民族性你认为是怎样的?

  这个问题很复杂,不是一句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举个例子,中国的民歌是中国特有的歌曲类型。《茉莉花》那样的歌曲就已经为全世界所熟悉,人们知道这就是中国民族的东西,将这样的元素融合进奥运歌曲中,是可以引起中国人民的共鸣,也可以让全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其实中国的民族艺术与韩国也有相通之处,我们东方的东西,通常被世界其他地方认为很古老神秘,这也是我们的优势。

  新浪体育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