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奥运营销不是大企业的砸钱游戏 远离误区与奥运共赢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11月13日14:19  中国体育报

  崔衎衎

  时至今日,奥运赞助商们已经进入奥运营销的冲刺阶段。成为奥运赞助商,只是迈出了奥运营销的一小步。如何充分利用东道主效应下的奥运营销,将是对所有处于成长期的中国企业的一次挑战。在中国,奥运营销本就是我们学着做的事,而奥运的商业发展规律也已证明:奥运营销存在“陷阱”,企业应当警惕奥运风险。

  陷阱一:奥运营销就是行业寡头们的砸钱游戏

  普华永道公布的一组广告和媒体市场的数据显示,因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因素,中国在未来一年的广告市场增量将达到20%,拥有奥运资源的企业,其核心竞争力除了金钱之外,还包括业务、市场推广的经验和策略等方面。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盲目砸钱以图通过奥运扬名的企业将难以出现。奥运能给企业真正带来什么,能否以奥运类型的体育营销推动终端市场的发展,奥运之后是否具备“后奥运效应”,都是企业在加大广告投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陷阱二:奥运营销的考评仅是“奥运=品牌提升+销量暴涨”

  这样简单的逻辑在现实中是靠不住的。在寡头品牌扎堆,没有草根企业的地方,行业的品牌优势很容易被冲淡。很多企业,如

青岛啤酒那样直接将奥运营销的元素整合到终端市场的推广,市场营销对于他们而言,更意味着能直接在终端市场上避免价格战的同时,还帮助他们完成更大的销售量。

  “奥运效应”的空间有多大,投资回报率有多高,恐怕要放在更久远的时空范围内讨论,一如人们从1998年才开始总结三星的奥运营销之道。

  陷阱三:奥运营销,赞助商“肥水”不流外人田

  赞助商们在奥运营销过程中,都忍耐不住表明“我是奥运赞助商”的欲望。但对大多数第一次做奥运营销的中国企业而言,在广告、公关、品牌方面都应该寻求专业咨询服务公司的帮助。比如联想,将其奥运广告的策划交给了日本电通,海尔则将奥运营销业务外包给威汉环球伙伴机构。

  此外,由于奥运合作伙伴和赞助商大都来自不同行业,因此基于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合奥运营销,就有了许多合作的空间和可能性。例如,联想与

可口可乐、VISA等签下合约在全球奥运营销上展开合作——联想可以借助可口可乐的产品渠道和经验传播其品牌理念,可口可乐亦可借助联想的资源,在年轻、时尚的数码生活里传播其品牌。

  陷阱四:奥运会16天的比赛期间,是奥运营销效果最好的时候

  如果所有企业都把宝押在16天内,媒体投放费用必然暴涨,在这个时候重拳出击,传播的性价比并不高。此外,任何体育盛会期间,都是非奥运赞助商埋伏营销盛行的时候。相反,如果把重点放在奥运会后这一相对“长尾”的时间段内,则有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陷阱五:把企业和奥运的LOGO放在一起,就是奥运营销

  谁是奥运会的空调赞助商?恐怕十个人有九个猜不到是格兰仕。是的,如果从宏观上分析,这可以将格兰仕的奥运营销归结为低调。但是格兰仕奥运营销的不作为,和他们这几年热打的“空调牌”太不吻合。花钱买来奥运LOGO之后,格兰仕做的奥运营销工作似乎只是在产品生产线上多了一道自动

化工序——贴上奥运标签。

  其实,即使不断有营销“大手笔”的中国企业们,如今也依旧在揣度奥运营销的概念。“为什么我们要斥巨资赞助奥运?我们很期待奥运会,但我们是什么?一个能够得到奥组委免费赠票的奢侈看客?”

  陷阱六:只要肯掏钱赞助,品牌的关联性无所谓

  北京2008奥运会的合作伙伴、赞助商、供应商目前已经达到了60多家,这绝对是奥运历史上市场开发之最。在企业们纷纷慷慨解囊的时候,企业应该想到:奥运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特殊的东西,消费者自身渴望的是什么,而企业本身的品牌价值又是什么,能不能运用奥运营销使这三方面结合起来,找到一个共同的诉求点。

  陷阱七:冬季奥运会就不是奥运会

  准确地说,奥林匹克运动会应该是每两年一届,除了人们津津乐道的夏季奥运会之外,还有冬奥会。

  很多广告主并不看重这一点。但如果当你看到VISA和MASTER在历届冬奥会的市场营销上打到何等不可开交的程度时,你就会开始仔细思考冬奥会的传播价值。在中国企业里,联想率先做出了尝试:都灵冬奥会上,联想首次以奥运TOP赞助商的身份出现——在交上了“零故障”的完美答卷后,联想的品牌价值随着冬奥会的成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