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举重队队医讲述奥运故事:一个队医等于半个领队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9月21日11:21 人民日报海外版
“蛙后”罗雪娟可以征服一池碧水,却不得不向自己孱弱的心脏低头;“飞人”刘翔不断刷新自己的目标,却一直将“避免伤病”作为计划核心。伤病,可以说是运动员最大的不幸。而在国家队中,就有这样的一群人,在运动员遭受伤病侵袭时,他们总是第一个冲上前去。他们是队员最亲密的朋友,也是教练最信任的助手。训练场地和医务室是他们每天活动的主要场所。他们,就是国家队队医。而我们的采访对象刘长江,就是他们之中的一个。 “拿按摩来说,有的队员喜欢轻一点,有的队员喜欢重一点。像张国政就属于兴奋性的选手,比赛之前给他抓头放松的时候,就得加大手上的力度。”刘长江笑说张国政很厉害,常常在上场之前就能威慑对手,“他总是很兴奋,但太过兴奋也会出现问题,动作的质量常常会受到影响。所以每次上场之前,他就会在休息室里面大喊几声,宣泄情绪。可别小看这几声喊,很多外国选手还真就被吓倒了!”说起队里的趣事,刘长江的话一下子多了起来。 一个队医=半个领队 刘长江,1983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从事运动医学工作24年,曾任国家男篮、国家跆拳道队等多支国家运动队队医,现任国家男子举重队队医,在队医这个行当里,可谓经验丰富老到。刘队医约我们在男篮医务室见面,与他的对话自然也就从每天的工作内容开始。 “我们每天的工作都是按照运动员训练安排来走的。我们男子举重队一般是9点半左右开始训练,运动员训练时,我们就在旁边观察和保护。训练完了一般有一个简单的牵拉放松,下午也是这样。晚上从7点半到10点,主要是给运动员做理疗、按摩、放松。”虽然每天的工作看起来重复性很强,但正是这些重复性的工作让刘长江对每一位队员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还有的队员上场之前高度紧张,手都是僵的,给他抓头的时候,就不断地在他耳边说‘放松,放松……’,不断给他积极的心理暗示,让他闭上眼睛深呼吸,什么都不要想。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讲,一个好队医在心理调节方面,能起到半个领队的作用。” 奥运金牌背后的故事 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举重69公斤级比赛中,一直处于领先的张国政突发腰伤,剧烈的疼痛让张国政几乎不能站立。“我当时一看,就知道张国政是属于旧伤复发,于是马上作紧急处理,正位,矫形,打冰。”后来由于韩国队员的失误,这块金牌最终归属了张国政。得知自己夺冠后,张国政哭了,“他哽哽咽咽地跟我说,刘大夫不是我不想比,刚才实在是动不了了。我就跟他说:国政,他没起来!你的冠军!哭吧,把所有的委屈都哭出来!”在这种时候,队医不光为运动员治疗伤病,也成了为他们减压、增强信心的关键人物。 雅典奥运会举重比赛结束后,经验丰富的刘长江又被跆拳道队请去做现场队医。中国选手陈中在女子67公斤级的比赛中一路领先,比赛快要结束时,对手突然踢到了陈中赛前已经受伤的腿。伤口的疼痛让陈中不得不暂时中止了比赛。“我当时和教练陈立仁一起冲上去,先是问陈中有没有事,她说没事,我就让她稳定一下情绪,多做几个深呼吸。其实这时候,只有鼓励她,让她不要产生畏惧的情绪。”休息后的陈中放下压力,越战越勇,最终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在奥运会上获得两枚跆拳道金牌的运动员。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