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岳金库不认同"弹尽粮绝"说 专家直言新人基本功"嫩"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8月27日01:41  新京报

  关注中国女排的人都知道,老陈近两年说得最多的可能就是“锻炼新人”。而且,徐云丽、薛明、魏秋月等新生代也逐渐在中国女排有了一席之地。但她们的提升空间还有多大,除了经验,她们还欠缺什么呢?专家一致把矛头指向基本功。

  【岳金库】 我不认同“弹尽粮绝”一说

  辽宁女排老帅岳金库曾措辞严厉地指出有些国家队队员“腰包鼓了,斗志却衰了”,披露了某些国家队队员在地方队“消极怠工”的现象。他还表示,中国女排早就应该起用新人,不至于如今这么狼狈。“炮轰”事件后,老帅心境平和了许多,他告诉本报记者,这次女排大奖赛很多场次他都没有看,不过就球员使用和基本功问题,他还是谈了自己的看法———

  不能说是青黄不接,中国排球发展总体势头还是不错的,因为这么多年来,各省市对排球运动还是很重视的,这项运动有它固有的基础。我认为,中国

女排依旧是人才济济、有实力的一支队伍,后备人才也是比较充足的,所以我不认同“弹尽粮绝”的说法。

  至于国家队缺乏1981至1985年(出生的)球员的问题,我还是坚持自己原来的观点,这完全是主教练个人选择的问题。国内在这个年龄段并不是没有优秀队员,只不过国家队教练没有使用而已。如果就把眼睛盯在国家队那几个人,那打球的人确实少了点。

  球员基本功涉及训练问题,排球运动员的水平如何,关键取决于基础打得牢不牢,但这个环节往往重视不够。

  【邹志华】 不重视基本功,后果很严重

  现在排球运动从启蒙教练开始,垫传扣拦等基本技术就被忽视了,一有个子高一点的苗子,练一练后马上就送一队。在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下,中国排球怎么可能搞好?这么多年来,只有天津女排还保持着中国老女排的一些传统,她们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很重视基本技术的训练,天津女排不仅是一线队伍,她们的二线、三线队伍对基本技术也抓得很严,形成了“一条龙”的培养模式。当时全国其他队伍也都保持着天津女排这种训练模式。但后来,许多队伍在追求高大化的同时,一些传统技术就被忽视了。天津女排打比赛可以不用自由人的,因为她们几乎每个队员都很全面,各项技术也比较细腻,国家队老的自由人张娜、现在的二传也是天津出的。

  许多运动队不重视基本功训练,付出的代价就是训练时间的成倍浪费,练得再多也没用,而且在比赛中容易失误,这往往会使教练员和队员丧失信心。而且由于训练方法不对,这也很容易导致伤病。这次东亚男排

四强赛,韩国、日本和中国台北的基本功都要比我们好,扣球动作基本是一个模式,而我们的队员什么样的动作都有,千奇百怪。

  我们常说的打球要有球感,这对从事球类项目的人来说很重要。老女排中,很多队员能用脚连续颠一两百下排球,脚上功夫非常好,现在还有哪个队员能做到?

  【王勤】“跳级生”成才周期太短

  作为国家队替补二传,北京队小将韩旭在大奖赛中鲜有亮相机会。陈忠和的评价是,这名小将的技术还比较“嫩”。和在全国冠军队伍天津女排成长起来的魏秋月相比,韩旭最欠缺的是打大赛、打恶战的能力。“魏秋月好歹经历过女排

总决赛,而韩旭基本没打过重要级别的比赛,陈忠和如果在女排大奖赛这种级别的比赛中使用她,那很可能造成年轻队员的心理崩溃,那会毁了她。”一名资深同行如此分析。

  韩旭在北京什刹海体校训练时的主管教练王勤指出,一名排球运动员从初学到成才需要8至10年时间,但由于国家队在二传等位置上缺人,因此冯坤和韩旭进国家队前都只练了7年左右。“就像上学的跳级一样,冯坤和韩旭就像跳级生,她俩的成才期和正常周期相比缩短了两三年。”

  2000年至2004年,韩旭在什刹海体校训练。之后,她入选北京女排,打了3个赛季的女排联赛后,于今年3月入选国家队。王勤说:“现在地方队缺人,国家队也缺人,所以运动员的成才周期自然就缩短了。”

  新浪体育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