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专访国家体育场建设者:为北京奥运精心筑“巢”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7月02日09:58  北京日报

  有人说,在北京,亚运村是上世纪80年代末的标志性工程,中华世纪坛是上世纪90年代末的标志性工程,而国家体育场是21世纪的标志性工程。如果一个项目经理的一生,有幸参与过这三项历史性工程,无异于创造了一段建筑神话。而河南华都建设发展集团董事长、奥运工程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周国允就实现了这个神话。

  和许多充满曲折的神话故事一样,周国允的事业也并非一帆风顺。1986年,已在北京闯荡一年多的周国允带领50多名农村青年到银川施工。不料,这支“游击队”纪律松懈、人心涣散,尽管周国允每天为定制度、立规矩忙得口干舌燥,但施工队仍遭到辞退。

  出师不利的惨痛失败并没有打垮周国允,痛定思痛,让他悟出了一个简单却又深奥的道理:管理最重要的是做人的思想工作。1993年,华都建设发展集团的前身——河南滑县建筑工程总公司在京设立分公司,被任命为总经理的周国允强烈要求公司同时组建党支部,并经选举担任了党支部书记。从那时起,作为党支部书记的他就给自己定下了“干一个工程,树一座经典”的奋斗目标。

  得益于奋斗目标的指引,周国允带领的施工队更是从亚运建设时的预备队,发展成为奥运建设的主力军,首都机场新航站楼、

国家大剧院、“鸟巢”……一个个重点工程的工地上都洒下了他们的汗水。周国允也从20多年前刚踏入建筑业的河南农村小伙子,成长为统领6000多名建筑工人的企业家。

  技术上的多个“第一”是奥运场馆的亮点,却也是工程建设中的难点。美丽“鸟巢”的“枝条”,都是长21米斜钢管柱,外层被钢板包裹,内部由混凝土浇注,三四个人都抱不拢。这种在国内外都难寻施工先例的柱子,让“鸟巢”工地的主任工程师、共产党员缑广柱犯了难。因为如果采用传统自上而下的浇注方法,混凝土凝固后的接点就容易影响钢柱的外观。

  “奥运工程绝不能只以‘过关’为标准。”缑广柱找到了集团董事长周国允,周国允带领项目部党小组的全体技术人员愣是在工地泡了整整一个星期,经过反复试验和总包方城建集团的认可后,最终制定了利用地泵压力,自下而上浇注混凝土的施工方法,不但兼顾了钢柱的质量和美观,还将浇注的工期缩短了三分之二。

  “我们作为奥运工程建设者,就要充分展现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在奥运工程建设上,市委书记刘淇说过这样的话。也正是这种精神,让昔日的“游击队”发展成为奥运工程的建设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