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众说纷纭体操难度无上限 高健黄玉斌态度截然相反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6月18日09:30  新京报

  王燕受伤后,一时间,国际体联“难度无上限”的新规则被认为是罪魁祸首,也因此成为炮轰的对象。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难度不是问题。那么,问题到底是什么?

  

众说纷纭体操难度无上限高健黄玉斌态度截然相反

  也曾失手 2005年10月15日,在

十运会体操女子高低杠决赛中,湖南选手张雅珍曾三次失手,所幸她并没有受伤。

  

众说纷纭体操难度无上限高健黄玉斌态度截然相反

  黑色8分钟 王燕从杠上掉下后,场内救援持续了8分钟仍未见效。

  -反对者

  高健:难度不封顶有三个弊端

  王燕受伤事件发生后,不少人对去年世锦赛施行的体操新规则“难度不封顶”提出质疑。14日,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高健在通气会上表示,自己作为国际体联理事曾反对过新规则的推出,因为“运动员的健康必须放在首位。”

  王燕受伤后,有声音认为新规则下,必然会导致运动员永无止境地追求高难度,从而受伤的概率也随之增加。对此,高健表示,他在国际体联大会上曾反对新规则难度不封顶的政策。他提出了3点反驳理由:一,难度增加后,运动员受伤概率随之加大;二,家长对孩子的安全有所顾忌,会导致练习体操的孩子减少;三,体操规则也将越变越复杂,导致体操受众进一步萎缩。

  高健列举了一名裁判在离开体操界一年后归来时的困惑,“他发现新规则和过去的相比,许多方面已经大相径庭了,感觉自己都有些跟不上了”。高健表示,美国、俄罗斯等体操强国也都明确表示不赞同新规则,“但既然国际体联实施了新规则,我们能做的只有服从”。

   -支持者

  黄玉斌:难度成比赛决定性因素

  去年丹麦阿胡斯世锦赛,中国体操军团一扫雅典奥运失利的阴霾,以创纪录的8金重回体坛巅峰。体操领队张佩文认为,中国队大获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对新规则研究比较透,“我们在对新规则的理解上没有走弯路,这对备战08奥运很有利。”

  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则认为,新规则引发了体操界的一次革命,使体操比赛变得更具竞争力,更能吸引观众。他也表示,中国队在世锦赛的成功与对新规则的研究密不可分,“对于新规则,我们的研究走在了别人前面。”

  在上月的佛山冠军赛中,黄玉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规则难度不封顶后,难度成为比赛成绩的决定性因素。他举例说,去年世锦赛和今年前几站的世界杯,有98%的金牌是靠难度取得。因此在今年冬训期间,国家队大力发展高难度动作,每个队员都有新创动作,有些队员甚至每个项目都有。

  体操比赛中,难度和稳定性是两极,总是相斥。黄玉斌表示,中国队将在不断提升难度的同时,保持自己的稳定性。他承认,难度越大,动作稳定性就会越差,运动员也会冒一定的风险,这是很难调和的,“但稳定性一直是中国体操队的优势,我们一定要发扬下去。”

  -中立者

  教育家:王燕受伤与难度无关

  “动作不到位和保护不力导致事故发生”

  王燕受伤后,关于国际体操联合会制定的“难度无上限”规则再度引发争议,从事体操教育多年的上海体育学院体操教研室王红祥老师认为:“体操没有创新就相当于没有生命力。”

  王红祥指出,国际体联制定规则完全根据运动发展的现状而定,“器械在变化,运动员体质会变化,规则相应也会发生变化。如果体操运动没有难度,没有创新,这项运动就会失去生命力,所以体操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提升到增加难度的层面。”

  在没有难度封顶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分数,运动员必然会尽可能地选择高难度,而对于新动作的探索,也是全世界从事体操运动的人所追求的,“每当出现一个新动作时,所有人都会惊叹体操还有源源不断的发展空间。高难度并不代表挑战人体极限,只能说明人体潜能还有挖掘的空间。”王红祥说。

  王红祥同时强调,难度并不意味着危险,因为体操从诞生开始就一直与危险并存,“体操运动中出现伤害是无法避免的。一项危险运动相对应的保护措施应该相当到位。”

  拿王燕事件为例,王老师认为出现事故的原因,第一是由于运动员动作不到位,第二是现场教练站位靠后,无法即时采取保护措施,“事件本身与‘难度无上限’规则没有关系。”

  -执法者

  燕呢喃:高难度能造就黑马

  2006年1月1日,体操正式实施新规则,新的打分体系取消了原来满分10分的做法。

  执法本次全国锦标赛的国际体联技术委员会委员燕呢喃认为,新规则的出台鼓励高难度动作,这也的确拉大了选手间的分差,“不同水平的选手只能做不同难度的动作,比如说5分、6分或者7分的动作……差距一下就拉开了。”

  她表示,新规则的出台对过去一些顶尖选手产生了很大冲击,而一些“黑马”选手,往往能凭借高难度动作一鸣惊人。谈到新规则的打分情况,燕呢喃认为,从去年世锦赛和世界杯等大赛来看,这和国际体联技术委员会的预计出入不大,“裁判的分值基本体现了选手们的难度分和质量分,各国教练员和运动员也大都认可裁判的工作,没有像以往10分制时产生那么大的非议。”

  新规则首次实施是在去年3月的英联邦运动会,当时得到的评价不高。但通过世锦赛的检验,新规则的确有助于遏制裁判人为因素对名次的影响,也对运动员的综合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国际体操联合会主席布鲁诺·格兰迪也明确表示,该评分系统将会坚定地实施下去。

  -新规则

  一出台便饱受批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教练员对去年出台的新规则刚开始并不理解,并产生抵触情绪。“说实话,当时我觉得难以理解和接受。”一名教练对记者表示,新规则是对以前训练的一个巨大冲击,“但是后来想想,国际体联也有它的道理,为了避免俄罗斯名将涅莫夫事件的重演。”

  新规则从出台之际便饱受争议。催生新规则出台的最大诱因是,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俄罗斯老将涅莫夫一口气完成了一连串的高难度动作震撼全场,但裁判用“稳定性不够”的理由,只给他打了第5名的分数。这导致现场观众集体不满,嘘声四起,体操评分规则的公平、公正性也遭到严重质疑。为了挽救体操这项运动的公众形象,国际体操联合会经过1年多的酝酿后,正式推出“难度不封顶”新规则。但这个规则从诞生之日起,就饱受批评。

  简介

  裁判打分由难度分(A)和完成分(B)两组组成,A组将根据运动员完成的动作对其中10个完成最好的动作打分(难度分分为A至G组,其中G组最高,为1分),然后加上5个规定组别的得分(按现行的规定为5分),再加上特定动作的连接加分就组成了难度分。

  B组满分为10分,由2名或者4名裁判在10分的基础上根据运动员的技术、艺术表现、动作完成、动作组合和美感进行扣减,但运动员仍然可以凭借完美的表现得到满分10分。因为A组的打分没有上限,因此体操分数可以期待不断被刷新。

  -语录

  “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我一定会好起来的。”

  ———王燕

  “你不去关心上海女队拿了团体冠军,跑来关心王燕的事干什么?”

  ———体操中心某官员

  “如果因为王燕受伤就来质疑我们的比赛,那是不是F1比赛就不要办了,奥运会也不要办了?”

  ———大赛办公室副主任王秀敏

  “许多受伤都是由于动作不到位造成的,但如果队员们能把技术练扎实,那就能避免一些受伤的可能。”

  ———中国体操女队主教练陆善真

  “你什么都别问了,我也什么都不会告诉你的。

  不是我不想告诉你,如果我说了,很多人就完了。“

  ———浙江队教练朱毅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