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从练枪到恋枪淘气男孩多磨砺 杨凌自述奥运情缘(图)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5月17日10:49  城市快报
从练枪到恋枪淘气男孩多磨砺杨凌自述奥运情缘(图)

杨凌(前排左)为北京申奥成功欢呼

  2007年5月13日,星期日,对于奥运冠军杨凌来说,周末也并不轻松,那天上午,有两件事情等待他去处理,中午12点,他驱车赶往朝阳体育中心参加冠军高尔夫球队的训练,两个小时之后,他又去明星足球队踢球……下午4点,杨凌如约而至,出现在本报记者的面前,在北京南城方庄的一个咖啡厅,他和记者喝着浓香的咖啡,边喝边聊。

  那天恰好是五月的第二个周日,正值母亲节,和记者道别时,杨凌说他要去花店给母亲买花,尽管康乃馨的价格已经涨到了3元钱一枝,但杨凌仍然买了一大束,他说:“自从为人父以后,就更能体会到父母的辛劳了。”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握着一把被“瘦身”过的枪,杨凌走上了赛场,不戴耳塞,眼睛也没有遮挡的他在赛场上显得比较“另类”,他完全不在乎现场观众的干扰,是那样的沉着、自信、老练。

  谈到自己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的战绩,杨凌一点儿也不“谦虚”,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毫无悬念地拿到了运动生涯中的第一块奥运金牌。”

  的确,在这个问题上,“谦虚”就是“虚伪”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杨凌在那次奥运会上的出色发挥,等于帮助中国射击队在气手枪以外又树立了一块王牌。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杨凌的亚特兰大之行经历了一波三折。

  1996年年初,国家射击队准备派队参加在美国举行的奥运热身赛,出国之前,杨凌的身体不太舒服,他没有经过队医允许,就吃了药,杨凌回忆说:“我吃的药恰恰有兴奋剂,而当时离比赛仅有半个月的时间,为了‘保护’我,北京队把我接回去了,离开国家队的时候,我连头都没回,反正又没说把我开除出国家队,所以我的失败感不是很强烈。我坚信自己还能回来,国家队肯定离不开我。”

  果然不出杨凌所料,没有了杨凌的国家队在美国热身赛10米移动靶项目上“失守”了,国家队离不开他,一个电话,便将还处在观察期的他召回了国家队。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许是老天真的要赋予杨凌奥运夺金的重任,令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如愿出征亚特兰大的他还要遭遇挫折。“由于当地空气湿度大,我的枪居然超重了!”现在回想起来,杨凌还是觉得事情是那样的不可思议,他无奈地说:“枪必须‘瘦身’,重量达标后才能参赛,最后,木头枪托被锯了一截,扳机保护圈也被锯掉了,我的枪几乎被拆空了。”

  赛场如战场,“临阵换枪”乃兵家之大忌,而换枪并没有打乱杨凌的阵脚,他以“笑傲江湖”的豪气将奥运金牌揽入怀中,之后便“销声匿迹”了。

  从1997年开始,杨凌的成绩一直下滑,1998年更是跌入了低谷,他变得不会打枪了。教练员景晨光认为,杨凌陷入的低谷基本上可以用生死来形容,最关键的是干不干这行了。

  在那段时期,杨凌还第一次感受了被国家队“拿下”后的痛苦,比赛时他被队友替换下来了,不是因为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一到比赛就发挥失常。为了摆正心态,他不得不去找队里的心理医生刘淑慧交流。

  刘淑慧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杨凌的问题:“你的技术是一条腿,但是你的心理是另一条腿。这两条腿要同时成长,同时变得粗壮才行,你才站得稳,有一条腿不好使,马上你就得跌跌撞撞。现在你技术这条腿没有问题,就是心理这条腿,它现在发展得有点慢了,所以你必须强壮这条腿。”后来,刘淑慧给杨凌出了这样一个主意:打比赛的时候,就想自己的定位是一个从下面往上冲的阶段。

  2000年,杨凌在悉尼奥运会席位赛的最后一站搭上了进军奥运会的最后一班车,再次代表中国出征的他在奥运赛场上每打完一枪,都要用嘴向自己握枪的手吹气,他的手不停地流汗,他很紧张。最后一发,他打出了10环,最后的总成绩仅比对手多了0.1环,他说,最后一发是用心理打的,那个时候技术已经不存在了。

  两次站在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上,两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杨凌都以“平静如水”的表情面对鲜花和掌声。有一张珍贵的照片却“抓”住了杨凌欢呼雀跃的情景,时间就定格在2001年7月13日晚,杨凌说,那是他最激动的一个夜晚。

  杨凌是中国唯一一位蝉联奥运冠军的射击运动员,同时又是北京籍的运动员,这两个令人羡慕的“硬件”使他有幸成为了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陈述人,运动员陈述必须使用英语,对于杨凌来说,开口讲英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把陈述内容说清楚、说明白、说流利,他花费了不少工夫,他虚心向英语好的朋友们请教,杨澜、邓亚萍等人都当过他的“师傅”。

  2001年7月13日,奥运冠军杨凌在顺利完成陈述后,成为了中国

申奥成功这一历史时刻的见证人。他说自己的记忆力算不上好,但6年前说过的一句话,至今还清晰地印刻在他的脑海中。“We all love Olympics, see you in Beijing. Now, I'd like to introduce Miss YangLan.”(我们都热爱奥林匹克运动,咱们北京见。现在,我很荣幸地介绍杨澜小姐。)这句话是2001年7月13日,杨凌代表中国向全体国际奥委会委员说的一句话,他说,那句话,他能记一辈子。

  顺利完成陈述后,杨凌成为了中国申奥成功这一历史时刻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话题还得回到杨凌欢呼雀跃的那张照片上,北京申奥成功的转天,许多媒体都刊发了那张照片,后来,杨凌还为拍摄照片的新华社记者颁了奖。杨凌透露说:“真是赶上了,说实话,当时记者是架好了照相机,等着拍摄奥申委主要领导欢呼场面的,可是谁都没想到,我从前排蹦起来‘抢’了镜头。”

  北京申奥成功后,当别人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时,杨凌就暗自“瞄准”,将目标直指2008年

北京奥运会,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北京运动员,他希望能在家门口参加奥运会,可是由于奥运会要调整一些项目,他专攻的10米移动靶项目在北京奥运会将被取消,尽管如此,他仍然脚踏实地备战2004年雅典奥运会,就在这时,命运和他开了一个玩笑。

  雅典奥运会前,杨凌一天练5个小时,上午3个小时,下午2个小时,每分钟举3次枪,就重复那一个动作。谁都希望杨凌能够在雅典创造辉煌,实现三连冠,可是就在离奥运会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在一次放松性的羽毛球锻炼中跟腱断裂,无缘奥运会。

  受伤后的杨凌当然不甘心,他想去参加残奥会,可惜被朋友们泼了一盆冷水,大家说他的伤势还够不上残奥会的级别,不过,最终这位“英雄”还是找到了“用武之地”,他“变身”射击“名嘴”,还创造了一项“个人纪录”和两项“全国纪录”,那是他第一次看奥运会,他是第一个打着石膏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室解说的人,他还是第一个敢跷着二郎腿在镜头前解说的人。

  错过了在奥运会上演夺金“帽子戏法”的杨凌多少有些遗憾,他对记者说:“即使不出意外,我也不可能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了,项目都被取消了,改项的难度是很大的。”

  目前,杨凌在北京市射击运动技术学校(即北京市射击队)担任校长助理,他说自己没有具体的工作,就是太“恋”枪了,这辈子也不想离开枪了,所以现在虽然不参加训练了,也不打算当教练,但工作还是没有离开枪,他希望队里能够多“冒出”一些参加北京奥运会的“苗子”。

  杨凌的工作有很大的自由,不用坐班,这就给了他许多参加公益活动的时间。作为北京奥组委的委员和奥运村专家,作为两届奥运会金牌获得者,作为北京籍运动员,杨凌对在家门口举行的奥运会格外重视,在北京筹办奥运会的各种公益活动中,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

  快到35岁的杨凌显得更加成熟,平和了,他的妻子王文丽也是射击运动员出身,现在与杨凌同在北京市射击队工作,他们的孩子已经1岁零7个月了,名叫杨家瑞。白天,儿子由阿姨照顾,晚上,只要有时间,杨凌尽可能地陪伴着儿子。一谈起儿子,杨凌便滔滔不绝,他说:“小家伙脾气可大了,我不会在他童年时期给他施加太大的压力,要让他快乐的成长,但是我要尽到做父亲的责任,该付出时就要付出。”

  杨凌小时候就是一个十分淘气的男孩儿,与比他大两岁的哥哥相比,他的灵活性特别好,哥俩儿号称“一文一武”,童年的杨凌是没少让父母操心的,现在,当了父亲的杨凌理解了“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但他依然对记者说:“男孩子就应该淘气!不淘气哪来的创造力?”

  2007年4月26日晚,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计划公布,三亚成为了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境内首站传递城市,那天晚上,杨凌作为第一个火炬使者,出现在“三亚欢歌,喜迎圣火”庆祝晚会上,当他手持发令枪,向观众席上的五环标识开枪,五环标识亮起时,全场一片欢腾。杨凌对记者说,那天晚上他还没过足瘾。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越来越近了,不能在家门口参赛的杨凌

幽默地对记者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的时候,我什么事情都想做,想当火炬手,想做护旗手,还想做志愿者。” 本报记者 鄂璠

  品着咖啡,杨凌用不紧不慢的语速向记者讲述着他精彩的体育人生,时间在不知不觉中便悄然走过。采访杨凌是一件轻松而又愉快的事情,因为他不爱虚荣,就像邻家大哥哥一样亲切,他还有一点点冷幽默的感觉,随意的言谈掩盖了奥运冠军的神秘色彩。

  冠军档案

  冠军名片:杨凌

  出生日期:1972年5月24日,生于北京

  称霸项目:射击移动靶

  奥运之路:杨凌1986年进入北京市业余体校练习射击,1988年进入北京市第二体育技术运动学校,1989年进入北京市射击队,1993年入选国家射击队。

  扬威赛场:1994年,杨凌获得全国射击冠军赛10米移动靶冠军,同年还获得全国射击达标赛10米移动靶冠军和全国移动靶射击锦标赛10米移动靶混合速冠军。1995年,他获得慕尼黑世界杯10米移动靶冠军。1996年,他获得米兰世界杯10米移动靶冠军并在资格赛、决赛中双破世界纪录。2000年,他获得米兰世界杯10米移动靶冠军。2002年,他获得芬兰世界锦标赛10米移动靶冠军,平世界纪录。

  巅峰时刻:杨凌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勇夺10米移动靶冠军,并以资格赛585环,总成绩685.8环的优异战绩改写了两项奥运会纪录,使中国射击队在气手枪以外又树立了一块王牌。2000年悉尼奥运会,杨凌以681.1环的成绩蝉联了10米移动靶项目的冠军。

  所获荣誉:曾荣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历史纪录:杨凌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蝉联奥运冠军的射击选手。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8,1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