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李永波与基层教练座谈:AB型血拿冠军多 基础要打好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4月19日16:43  厦门日报

  本报讯 (记者 路鹏宇) 究竟几岁开始练羽毛球更能成材?为什么羽毛球冠军中AB型血居多?为什么现在的羽毛球选手伤病越来越多?中国羽毛球“快、狠、准、活”的风格近年来为什么越来越淡化?前天上午,李永波与来自全国各地羽毛球学校的基层教练进行了一番探讨,他表示,中国羽毛球界长期依靠前辈经验训练的观念必须转变。

  专项化训练太早

  “目前中国羽毛球比较普遍的一个现象是,很多人从6岁开始练羽毛球,打到21岁,用了整整15年的时间,但是在全国比赛依然无法跻身前几名。这就引发了我们的一个思考,五六岁开始练羽毛球是不是太早?”李永波首先提出了羽毛球过早专项化的问题。

  李永波举了他自己和韩健的例子,李永波从小练田径,之后又练了足球和篮球,他是13岁从大连市少体校篮球队被直接选到辽宁羽毛球队的。而韩健直到17岁才开始练羽毛球,之前也练了足球等项目。但是李永波和韩健后来都成了世界冠军,而且都是很出色的代表。李永波认为,现在的羽毛球训练不仅过早专项化,而且进行其他辅助项目的训练也几乎没有,这对培养一个运动员的全面性没有任何益处。其实田径训练对于羽毛球选手的心肺功能和脚下移动都很有好处,而且多练练其他项目,也能解决基层训练羽毛球场地不足的问题,与其他项目形成互补。

  AB型血拿冠军很多

  包括国家队在内,以前对于羽毛球的科研都有或多或少的抵触情绪,因为当时的科研跟实战有很大差距。但是现在不同了,科研与实战越来越接近。李永波介绍说,羽毛球队发现了一个规律,AB型血的人拿冠军的特别多,虽然还没有很深的论据,但是期望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打羽毛球,一个人的性格、爱好和心理素质的好坏,对成绩影响至关重要。性格是无法改变的,技术则什么时候都可以提高,但是心理素质却是可以从小培养的。从冠军的身上,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规律。”

  女单选材出现失误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到2004年,中国羽毛球女单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集团优势,曾经出现过7名选手参加世锦赛全部晋级8强的局面。但是现在,

中国队却不得不靠张宁和谢杏芳等老将苦苦支撑。这一事实表明,我们的选材出现了失误。

  步法是羽毛球的基础,但是现在的中国女单选手普遍身材高大,脚下移动却越来越慢。在少年队,一名14岁的队员现在的身高已经达到1米79。李永波指出,到底多高的身高练羽毛球合适,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如今的世界羽毛球男单顶级选手中,包括林丹、陶菲克、李宗伟、皮特·盖德和李炫一等人,身高没有超过1米80的,而超过1米85的鲍春来和乔纳森等人,仅仅是优秀选手。

  少年队不知“快、狠、准、活”

  中国羽毛球队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创了“快、狠、准、活”风格,并对中国在世界羽坛的崛起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遗憾的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这个风格在中国羽毛球界被越来越淡化。李永波举了一个例子,他有一次去国家少年队,问队员们“快、准、狠、活”代表什么?但是他们都瞪大了眼睛,竟然从来没听说过这四字风格。“我就跟他们讲,要想拿冠军,‘快’是制胜的核心,‘狠、准、活’则是‘快’的具体表现,‘狠’代表了能力,表现为足够的体能和身体素质,‘准’代表了技术,‘活’代表了灵活的战术。这四个字,对每一个羽毛球选手都是非常重要的。”

  国家队的伤病越来越多

  “我以前在国家队时卧推可以达到100公斤,负重深蹲可以达到155公斤。田秉毅的身材虽然相对瘦弱,但是他的卧推能达到80公斤,负重深蹲能达到130公斤。现在的男队员,不用说跟我比了,就连能达到田秉毅的都寥寥无几。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力量基础训练没打好,这必须依靠基层科学的训练,否则到了成年队再提高体能是不可能的。”李永波很无奈地说道。

  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现在已经成了羽毛球界的

职业病,国家队选手的伤病也越来越多。李永波指出,羽毛球选手的很多伤病都是因为小时候不正常的力量训练埋下的隐患。他说:“我在德国科隆体育大学的一个朋友,在中国发现了包括国家队在内很多落后甚至是不合理的力量训练方法,这些都已经是20年前被他们淘汰的。因此,我要求他帮助我们提供一整套最新的科学训练方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0,2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