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多还可以输一场,这是科比[微博]的底线,丹东尼的底线,整个湖人[微博]队的底线。
都不是在他们踏上飞往波特兰的包机之前,而是在他们脱下训练服、准备跟黄蜂开战前,每一个人的脑袋里想必都被塞进了这样的“死命令”。那时候,爵士跟雷霆的比赛还没杀出结果,湖人使劲儿往好里想,顶多盼着爵士必输无疑,然后接下去最后三场,人家顶多也就再输一场。算术题如此简单,可他们还得收拾起,一万个小心。
皆因为,形势每一天都可以发生逆转。两天前,湖人输了德比,爵士险胜勇士,两队的排名就交换过一次。两天后,湖人赢了黄蜂,爵士输给雷霆,西部第八和第九再次互换位置。甚至,湖人“背靠背”客场打开拓者的工夫,轮空的爵士就那么静候着,一旦湖人失利,他们又可以超越湖人回到西部第八。忙碌了小半年,成败只看最后一个多星期里的错进错出,这样的游戏,不是轮盘赌,胜似轮盘赌。
也就难怪,压力之下,太多人暂时放弃了自我。你难道不觉得惊奇,最近这段时间的湖人,再听不到任何形式的嘈杂之音?输球也好,赢球也罢,从科比到霍华德、再到丹东尼,极少听到针对某个人的批评,顶多就是善意的提醒,以及越听越顺耳的称赞和鼓励。最神奇的,就是所有人都盯着丹东尼的“七人轮转”不是滋味,竟然没有一个人跳出来表达不满,每个人都在硬绷着,挑战着自己的承受极限,这差不多也就意味着,能否冲进季后赛尚有两说,现阶段的湖人队却已是本赛季最好的湖人。
最好,往往都是逼出来的,一如打黄蜂时第四节的科比。没看比赛的人,甚至看了比赛的有些人,都会认为前三节得7分、第四节得23分的科比,演的这一出叫做低迷多时、突然开窍,可你若真能读懂科比,真能读懂眼下的湖人,必然又会一笑了之。没错,这种前后“脱节”的表现当然是被逼出来的,外力却并非来自黄蜂,而是科比自己。前三节打控卫,这不是科比在最近纳什[微博]受伤后的心血来潮,早几年他带着加索尔、拜纳姆[微博]打天下时,早就试验过此等模式,这等模式的另一半重要内容恰恰是:最后一节,科比火力全开,把自己重新变成那个单场81分式的科比。
更不必说,科比这时候还盘算着,连夜还得赶飞机,第二天还得在他最不喜欢的玫瑰花园打客场,只为保存体力,他也必须在前三节让自己憋着。更不必说,科比赛前肯定跟主帅丹东尼有过沟通,否则断无理由来解释,好端端地怎么丹东尼就调整了首发阵容。甚至更不必说,丹东尼其实自始至终也在压抑着自己,一边压抑一边调整,否则又怎么可能出现,加索尔越来越像是回到三四年前的景致!
用“牺牲”这个词来概括湖人的每一分子,还真没有那么夸张。再简单不过,加索尔之前70场球怎么打怎么别扭,根本上还是他尝试着接受丹东尼赋予自己的新角色,那就是一种毫无保留的牺牲。同样,当加索尔最近开始拥有越来越多的进攻戏份时,整个赛季都在不断被“捍卫”的霍华德,居然心甘情愿地退居侧席,扮演起当初拜纳姆的角色。没有人知道,他的内心里到底有多少抵触的成分,可以笃定的一点是,他对于季后赛的渴望绝对可以湮没前面那么点儿抵触。
现在的湖人,其实已经很难再用具体的某种脸谱来描述了。不是“普林斯顿”,不是“跑轰”,甚至看不出特别明晰的“双塔”套路,他们自上而下只愿意相信两个字:实用。平心而论,赛季之初他们若能悟透这一层,又何必被逼至今天这种绝路,历史既然没有“四大天王”完美搭配的先例,湖人当初也就错在总想着牺牲部分角色,到头来却落得个谁也不高兴。要牺牲,就是每个人都得挺身而出,而他们稍稍可以庆幸的就是,这种彻悟之后的付诸行动,早来强过晚来,晚来强过不来。
最起码,他们在理论上是握有晋级主动权的。四场全赢下,季后赛门票到手,那时候再不必看任何人脸色。输一场都可以接受,加索尔好歹还能指望身在灰熊的兄弟马克,在阻击爵士的道路上搭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