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足最期待新星交最争议数据 这样的核心该怎么用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1月20日11:25  足球-劲体育

  记者裴力报道中国队最终以1胜1平1负的战绩结束了本届亚洲杯的征程,四粒进球有三粒为中场球员打入,在进攻方面,中国队的中场表现出了一定的攻击力,但是这并不能掩盖中场线存在的明显问题,作为攻防转换枢纽的三名中前卫并没有很好地完成这个最为重要的任务,或者说相比于东亚四强赛时的上佳表现,三名中前卫并没有找到最佳状态。

  三名中前卫中,邓卓翔受到了比较大的质疑。尽管在首场比赛中打进一个世界级任意球,但是他在组织进攻方面的特点并没有得到非常好的发挥。而在比赛期间,邓卓翔的表现也受到了包括肇俊哲等专业人士的质疑。相比邓卓翔,汪嵩在最后一场比赛中出场,发挥正常。此消彼长,两人在前腰位置上的竞争也将重新展开。

  数据反映如何被动

  8日与科威特是中国队的首场比赛,邓卓翔在比赛中打进了一个超级任意球,帮助中国队2比0取胜,算是基本完成了任务。在第二场与卡塔尔比赛中跑动更加积极,增加了回接的次数,但是由于对手对中国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加上裁判倾向性的判罚,邓卓翔回接球之后很难获得转身机会,效果并不是很好。第三场与乌兹别克的比赛,邓卓翔上场时间比较短,只有一次射门。

  从三场比赛的数据统计来看,首场比赛邓卓翔踢满90分钟,传球成功率为72.88%,另外还有三次抢断和两次成功突破,不过丢球次数也不少,达到了21次。正因为丢球次数多,赛后邓卓翔虽然获得了一个进球,但表现还是受到了一定的质疑。第二场比赛,邓卓翔同样打满了90分钟,传球成功率达到了84.62%,有过四次成功抢断,丢球次数也降低到了10次,但是他的成功突破却也降低到了零。第三场比赛邓卓翔只上场了17分钟,除了有一脚射门之外,其他表现机会并不是很多。

  相对于邓卓翔,主力出场的汪嵩传球成功率达到70.2%,五次抢断成功,另外还有两次成功突破,汪嵩的丢球次数也达到了14次,除了蒿俊闵之外,是全队丢球次数第二多的球员。

  技术统计结合比赛现场能够说明一定的问题,相比三场小组赛,邓卓翔的传球成功率在提升,但是中国队的表现却并不稳定。首场比赛邓卓翔丢球次数达到21次,但是拿球次数也多,尽管对手竭力控制,但是中国队仍然有能力将球交给邓卓翔,让他来组织进攻。第二场比赛,邓卓翔的丢球次数陡降,并非其个人状态有了很大的提升,而是对手通过研究很好地切断了邓卓翔与其他球员之间的联系。邓卓翔全场比赛也没有完成一次成功突破,中国队在攻防两方面陷入了被动。首场中科之战,中国队攻入前场30米区域达到26次,与科威特队完全持平,但是中国队把握住了进球机会,取得了比赛胜利。第二场中卡之战,中国队攻入前场30米区域陡降到了18次,而对手则是27次,在进攻组织上中国队已经彻底陷入了被动。

  特点被对手扼制

  综上所述,本次亚洲杯,国家队在前腰位置上表现不佳有多种因素组成:一方面当然是邓卓翔本人并不在最佳状态,从广州出发前,一次突如其来的高烧,对他的身体消耗不小,反映在比赛中,原来场场上演的个人突破、四两拨千斤的假动作,在三场比赛中都没有体现出来;另一方面,通过数据统计不难发现,双后腰的表现,直接决定邓卓翔的个人发挥,甚至决定整支中国队的表现。在采访过程中,这个观点也得到了球员们的支持。与邓卓翔从小一块长大的荣昊就表示,想让小邓有更大的威胁,必须增加其在比赛中正面拿球的机会,“他的特点就是正面拿球,突破分球。如果让他长时间背对球门,回接或者逼抢,他的威胁就会大打折扣。”

  汪嵩也承认,中国队的当务之急是增强控球能力,而增强控球能力不仅仅是单指一个人、一个位置的控球能力,只有多个位置上的控球能力增强了,才能把球始终控制在自己脚下。另外,在防守压力大、出球困难的情况下,无球队员应该更多地跑动,“绝不仅仅是一两个人的问题,有时候不仅仅是边前卫要回接,甚至后防线都要前插接球。”

  邓卓翔在接受采访时也就前腰位置的表现谈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中场几名队员的整体状态都不在最佳,从而导致整个中场运转不畅,“最重要的是节奏感把握得不好,该压上去进攻的时候显得有些保守,反而失去了先机,该稳一稳的时候又没有稳住,让对手将比分扳平。”出现这种情况,邓卓翔认为,有技战术角度的原因,但是更为重要的还是心态:“心态没有调整好,自信心也受了一些影响,球员心理压力大,没有打出东亚四强赛那种舍我其谁的气势。”

  

  新浪体育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1年亚洲杯专题 

更多关于 高洪波 亚洲杯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