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洪波本想用郜林换赵旭日 拒绝将胜利与出线关联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1月10日20:04  足球-劲体育

  记者赵震多哈报道 下午2点15分,高洪波最后一个走出洲际酒店大门的时候,一名中国记者握住了他的手祝他好运,“高指导的手真凉。”这名记者事后回忆。5个小时后,取得了自己亚洲杯首胜的高洪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手凉吗?我心热!”过去的40天里,高洪波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热情和雄心掩盖在低调之下,他就像一团包裹在寒冰中的火,等待着破冰时刻……

  他八次提到“年轻”

  1月7日,中国队的赛前发布会,高洪波发言的基调有两个,一是强调中国队是一支年轻的球队,二是强调中国队参加亚洲杯主要是为了学习。“我们这支球队很年轻,我们的目标是着眼于未来,我们参加亚洲杯的目的就是为了检验过去一年来技战术的技法是不是适合这支球队。来到亚洲杯,这支球队更多是学习。”类似的讲话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几乎没有变过样地在高洪波的嘴里反复出现,表面上这是一个官方的不能再官方的回答了。

  即使是外国记者也已经注意到了高洪波低调得过分,一名外国记者还专门数了高洪波一共8次提到了队员“年轻”两个字,他的问题也充满了火药味:“你的球队来亚洲杯究竟是来参加比赛的,还是来学习的?”这样的质疑和亚洲杯之前国内对高洪波提出的“三流论”的质疑非常相似。在国外的人们看来,参加比赛的目的就是争胜,如果你只是来学习的,为什么参加亚洲杯?

  高洪波的回答是东方式的:“任何比赛有竞争也有学习,在中国文化里,学习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要从与对手的比赛学习借鉴,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但这样过于东方化的回答显然并不能被外国人所理解,首战之前大部分人都认为中国队在亚洲杯上所求不高。

  高洪波的这种表达方式很容易被认为他在为自己找台阶,找退路。这也是他的三流论和学习论出来之后,人们对他的最大质疑。而所有人都忽略了,即使高洪波身段放得再低,一旦国家队在亚洲杯上打得溃不成军,他也没有后路可留。韦迪在多哈就表示:“我们不要求结果,但是要求过程,如果过程打得不好,那对谁也交代不过去。”对于一名教练来说,只有场上表现的东西才是自己的后路,这一点上高洪波比谁都清楚。

  习惯性维护球员

  高洪波不断放低身段的真实目的还是为了他身后那支年轻的球队。去年夏天在他上任一周年时,高洪波说过:“接下来的一年,是我们这支球队组建的第二阶段,我们主要的任务是建立自信心,对于年轻球员来说,自信心在建立之初是非常脆弱的,我们要格外爱护。”亚洲杯,正是在高洪波所说的第二个过程当中,也是建立自信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一个不慎,可能会前功尽弃。

  在准备亚洲杯的过程里,高洪波就像“老鹰捉小鸡”里的鸡妈妈,张开双手,挡住了来自各方的压力,保护着他身后稚嫩的球员。不断放低身段、调低预期,不惜让自己暴露在各方面质疑与批评下,高洪波用这样一种方式承担了来自各方的压力,而将他的队员们放在了一个相对平和的环境里。

  高洪波对球员的保护随处可见,同样在赛前发布会上,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是对准了高洪波,随他一起前来的于海近乎尴尬地坐在一边。最后一个问题前,高洪波主动提出:“希望这个问题能够提给我们的于海。”当提问者仍然是把问题提给高洪波时,他示意主持人再加一个问题。听到这一次问题终于是给于海的,高洪波甚至有些失态地主动向提问的记者竖起了拇指:“问得好。”

  高洪波不愿意人们将目标对准哪一个球员,即使在赢球之后,他也拒绝就某一个球员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我们会在队内进行,一般不会向外公布,足球是一个集体项目,球队在我的眼里是一个整体,并不想突出哪个人,个别球员不能游离于球队这个整体之外。”当有记者就中国队紧张的问题提出批评时,高洪波再一次习惯性地维护着自己的球员:“足球比赛里如果紧张会出现两种情况,一个是动作变形,第二个是抽筋,但今天在赛场上,我的队员们这两个情况都没有出现。”

  多打一人时血性毕露

  没有一名教练会回避自己对胜利的渴望,高洪波也不例外。即使为了保护球队而刻意低调,高洪波在雄心仍然会不时闪现,虽然中国式的表达有时候会让人们忽略这样的雄心,但不可改变的事实是,高洪波并没有仅仅想在亚洲杯上充当一个看客。

  为了亚洲杯,高洪波准备得很多,仅仅是首战对手的科威特队的录像,高洪波就剪辑了两份,一个是科威特全队的技战术打法,一个则是科威特队重点球员的特点。首战出发前,科威特队球员三三两两在大堂闲逛,高洪波却把所有球员召集到餐厅,在那里他给大家放映了教练组自己编辑的出征大片《踏上征程》,所有球员都被看得热血沸腾。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低调的人在被问道:“中国队何时能够拿到亚洲杯时?”会坚定地说,“我相信在我的有生之年可以看见中国足球站在亚洲之巅。”他表达的不仅是对这支球队的自信,也是对中国足球的自信。

  高洪波的内向与内敛很容易被打上保守、缺少血性的标签,但就在这个下午和科威特人的血战里,高洪波的血性比谁都强。当科威特被罚下一人之后,高洪波就向全队下达了必杀令。整场比赛高洪波都在站立着指挥,下半场当中国队连续围攻科威特大门未果的时候,高洪波干脆跑到了替补席的最后面,几乎是站在教练指挥区的角上大声地呼喊着球员们压上进攻。

  下半场一开场,高洪波就换上了蒿俊闵。15分钟过后,他又让刘建业和郜林一起站在场边,完全是孤注一掷的打法。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细节是,当时高洪波派上郜林并不是想替下杨旭,而是想换下中场的赵旭日,打双前锋,只是因为张琳芃的突然进球,高洪波才改变了这一想法。

  面对少一人的科威特,高洪波的血性毕露。高洪波说:“那个时候我们想的就是加强进攻,包括换上刘建业,当时对手的体力已经下降了,多打一个人,我们要加强进攻,拿下这场比赛。”

  这样一场胜利之后,即使外冷内热如高洪波,也不愿意掩饰自己的喜悦,他说:“能够在亚洲杯的第一场比赛上取得胜利,作为一名教练员我非常高兴。”回到酒店,他主动邀请几名赶来的记者一起与国家队共进晚餐。记者们开玩笑:“高导如果赢球就请客,希望我们场场都能来吃饭。”高洪波笑着说:“那可不行,组委会该找我们麻烦了。”团长于洪臣则开着玩笑说:“我们是主教练负责制,高导请客,我们负责买单。”

  拒绝将胜利与出线关联

  酒店大厨作了一个大蛋糕,上面还用中文写着祝贺你们,杨昊看见蛋糕上来,笑着说:“这要是赢球了就做一个蛋糕,那他们可破费了,还得再做5个。”

  在这个胜利的夜晚,高洪波还是试图保持着一贯的冷静,他拒绝将中国队的胜利与未来的出线联系在一起:“这个小组的四个队实力相当,任何一个队拿到其他组去都是出线的热门球队。从首轮的情况来看,这个组不到最后一轮是决不出哪支队出线的。别看科威特与卡塔尔首轮打得不好,那是因为在西亚进行比赛,他们是主场,压力肯定有点大。我相信第二轮比赛里,这两支球队状态会回升的。”

  高洪波没有过多地庆祝,晚餐结束之后他还是按照老习惯与教练组的成员开了个会。外教阿里·肖率先出来,他摸着自己的肚子说:“我上了年纪,我要出去走一走,好好消化一下食物。”停了一下,他笑着说,“还有今天的胜利。”高洪波出来时没有接受任何采访,只是说了一句:“等打完小组赛再说吧,还有两场比赛呢!”

  

  新浪体育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1年亚洲杯专题 

更多关于 高洪波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