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历届国奥主帅只留下失意面孔 老布的结局又会如何?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12月08日15:42  新民晚报
新民图表 董春洁

  年薪最高、名气最响、资历最深,同样,年龄也是最大……带着无数的中国国字号之最,老布入主国奥正式进入倒计时。老布能否帮助国奥打开伦敦奥运之门?答案暂时无人知晓。回顾一下历史,老布即将入坐的这把交椅,给球迷带来过无数次的失望,留下的也只有一张张失意的面孔。

  1987年,中国国奥正式组建,首度冲击奥运会。49岁的高丰文率队参加第24届奥运会足球预选赛,获得了进军汉城奥运会的资格,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男足唯一一次通过预选赛打入奥运会决赛圈。谁也没想到,中国队第二次出现在奥运会,要等到20年之后的北京,而且还是以东道主身份直接入围。

  而在高丰文之后,历届国奥主帅留下的都是一段段惨淡的历史。1992年,“横下一条心”的徐根宝率领国奥冲击巴塞罗那奥运会,结果铩羽而归,“黑色9分钟”令中国球迷刻骨铭心。4年之后,戚务生再度0比3完败给韩国,国奥成为伤心代名词。1999年,英国人霍顿雄心勃勃而来,最后率队凄惨收场。“国际足联讲师”,成了纸上谈兵的笑话。

  2004年雅典奥运会,国奥重回本土主帅时间。不过,带着“超白金一代”,沈祥福没有改写命运,悲情的面孔令人心酸不已。国奥最令人痛心的一次冲击出现在2008年,家门口出战的国奥,成为谢亚龙乱点鸳鸯谱的牺牲品,重金找来的杜伊甚至都没坚持到奥运会开幕。最终,临时顶替的殷铁生没有上演任何奇迹,稀里糊涂小组赛就败下阵来。

  回顾国奥20多年的历史,6次冲击奥运,仅仅成功两次。值得一提的是,两位洋帅霍顿和杜伊相比本土教练,毫无优势可言,最终都惨淡收场。不知道两年之后的伦敦,老布会不会给国人留下一张笑脸?

  本报记者徐东海

  

相关专题:聚焦国奥专题 

更多关于 国奥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