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羊城晚报:推倒“联赛为本” 为韦迪新政叫好

  “春”风化雨

  韦迪的思维是跳跃式的,不但足协老人跟不上,就连他钦点的六大中层,现在也跟不上他的思路。

  颠覆“联赛为本”的指导思想,意味着足协工作的重心不是转移,而是彻底转变。去联赛的功能化,使足协刚刚改革后的六个部门,只剩下青少部和国管部是香饽饽了。这到底是新一轮的改革?还是倒退呢?

  其实,在1992年北京红山口会议前,足协的工作重心就是国家队建设和青少年培养。当时国内的各级联赛都是全心全意为国家队组建、参赛服务的。每个赛季的联赛都是赛会制,全年分两个阶段,一年的赛期不过两三个月,剩下的时间都给了国家队长期集训。青少年的培养也是走专业化路子,各级体委都是按照编制建队,为省队和国家队输送人才。

  1992年以后,中国足球开启了职业化进程,“联赛为本”作为足球改革的核心思想被确定下来,国家队的长期集训机制被“革命”了。由于职业俱乐部的兴起,各级体委专业化的青少年培养体系因为资金和编制的“断奶”而渐渐萎缩。

  中国足球改革有两个价值核心体系:其一是把足球踢向市场,靠商业的运作模式发展壮大自己;其二是借助职业化的助推,提高竞技水平。而实现这两个价值的舞台,就是职业联赛。

  按照韦迪的新政,足协把“舞台”的经营权和管理权交给了未来的“公司”,而足协又重拾老本行主抓国家队和青少年的工作,这好像也很符合“大社会,小政府”的思路。专家们说,英国足总、德意足协都是这么干的。

  其实,一个成功模式的复制是需要社会条件的,就像1992年红山口会议上提出的足球职业化“要一步到位”一样,当时省市专业队与赞助商之间产权还不明晰,球员和教练员还都是在体委领工资的国家干部,所以当时的职业化连叫半职业化都要加上一个“初级阶段”。即使到了今天,中超俱乐部还有相当比例的产权并没分割明晰,要想实现韦迪新政中的“一步到位”,就会有几支球队倒在准入制的门槛外。

  不过,还是要给韦迪的新政叫好,尽管还远没到鼓掌的时候。因为怎么说是一回事,怎么干又是另一回事。 ·戴春光·

  

相关专题:国足备战2011亚洲杯专题 

更多关于 深圳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