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世界杯爱恨之50人排行:米卢居首 福帅垫底(5)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2月18日18:19  全体育
中国与世界杯爱恨之50人排行:米卢居首福帅垫底(5)



  23

  沈祥福 (1957-)

  上榜理由:可以被看作中国足球的缩影

  “米家军”时期的中方教练组组长。苏永舜时期的中国队主力球员,与古广明构成了使中国“两翼齐飞”的战术核心,参加了1980年代初对世界杯的第二次冲击。2000年起担任中国青年队主教练及中国国家队中方教练组组长,在2001年十强赛期间起到了协调内外上下的作用,很好地履行了职责。2004年率国奥队冲击雅典奥运会入场券以失败告终。

  24

  李富胜 (1953-2007)

  上榜理由:激起一代人梦想的门将

  中国足球史上最出色的门将之一。他是苏永舜时期的国家队主力门将,1981年世界杯预选赛中国队在工体对阵科威特队的比赛中,当时在中国队1比0领先时,他沉着镇定地扑出了科威特队的点球,确保了中国队的优势以及最后3比0的胜局,赢得了“铁门”之誉。退役后长期执掌八一队,并曾出任八一体工大队队长,去世前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副馆长。

  25

  李铁 (1977-)

  上榜理由:一个常被外行误读的球员

  “米家军”时期的主力球员,以防守凶猛和跑动积极著称,为2001年十强赛的出线立下大功。入选亚足联组织评选的“十强赛最佳阵容”。4年前“戚家军”参加十强战时,戚务生曾留下顺应球迷喊声“换李铁”的败笔,使得“有李铁未必行,但没有李铁万万不行”成为共识。随队参加了2002年世界杯。现为英格兰谢菲联俱乐部球员。

  26

  孙继海 (1977-)

  上榜理由:可能是中国足球史上最成功的球员

  1996年首次入选国家队,次年成为“戚家军”绝对主力,参加了1997年世界杯预选赛小组赛和十强赛的比赛。2001年十强赛时成为绝对主力,是中国队出线的功臣。2002年2月转会英格兰曼彻斯特城队,同年参加了世界杯,在首场对哥斯达黎加的比赛中有惊艳表现,但旋即被对方铲伤,世界杯之旅即告结束。

  27

  戴麟经 (1906-1970)

  上榜理由:“第一个”有理由被记住

  1957年中国队第一次冲击世界杯时的主教练。1931年毕业于上海暨南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30年入选国家队,是旧中国与李惠堂齐名的足球运动员,在第9届远东运动会对日本一战中射入关键一球,令中国队第八次蝉联桂冠,名震一时。解放后,放弃优厚薪金,受聘担任八一队主教练。1957年出任中国队主教练。“文化大革命”期间,含冤辞世。

  28

  迟尚斌 (1949-)

  上榜理由:作为队长“离得最近”,作为教练进去了

  苏永舜时期的国家队队长,在第12届世界杯亚太区预选赛中率领队友先后取胜朝鲜、科威特、沙特等劲旅。虽然中国队最终折戟沉沙,但正是从那时起点燃了国人对世界杯的热望。1988年起任国家队教练,米卢上任后协助米卢工作,为中国队打入第17届世界杯决赛圈做出重要贡献。

  29

  袁伟民 (1939-)

  上榜理由:把足球改革当作大 事来抓的最高体育官员

  原国家体育总局局长。1985年中国足坛发生“5.19”事件后,袁伟民出任国家体委足球领导小组组长,1986-1988年兼任第四届中国足球协会主席。1992年再次出任足球协会主席,任内中国足球队在第17届世界杯外围赛上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