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国足沉沦扯下足协遮羞布 退化背后隐藏何种危机?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1月03日12:24 南方都市报
2007体育年鉴祸乱足球之国足人情 国足最后的遮羞布被粗暴扒下,朱广沪终于被自己制造的“人情”炸弹炸碎。 回首2007年的中国足球,国字号的低迷令人不寒而栗。7月18日,朱广沪领导的中国男足折戟吉隆坡,亚洲杯小组赛即被淘汰出局,上届亚军,小组出局。国内舆论一片骂声,主要的焦点都集中在一点——亚洲杯中国足球最后的遮羞布被粗暴扒下,中国足球彻底跌入低谷。 如果翻开亚洲杯的历史,你会发现,中国队自从1976年参加该项赛事,历经9届,2次夺得亚军,7次进入四强,绝对是一队亚洲杯劲旅。所以不管国字号在世界杯、奥运会如何不济,每四年一次的亚洲杯总成为中国足球的宴会。当中国足球失去了这份聊以自慰的荣耀之后,很容易产生触底的期待。 但事实是这样吗?2006年世界杯预选赛“11·17”天河之夜,哈恩时代国家队兵败,中国足球圈如丧考妣,认为那是谷底,原因无非就是自从1985年“5·19”惨案以来中国足球从没有在小组赛就打道回府。或许持这样观点的人暗自期待,至少还有一个亚洲杯可以期待吧。事实上2005年的东亚四强赛似乎印证着人们这种看法,中国队在朱广沪的带领下以不败战绩夺取冠军。 但事实总是残酷的,中国足球如同走入长熊的股市一样,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当中国足球在亚洲杯上失败之后,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点,2002年世界杯的狂欢让我们足足付出了5年甚至更长的代价。 低谷还有另外一种含义,当“11·17”失利之后,中国国家男足经历了长期没有值得关注的比赛境地。当一个国家的足球领头羊国家队无人问津的时候,足球界终于感受到逼人的寒意。这就是为什么后来东亚四强赛反弹的原因,当时所有足球圈人士还是比较齐心的,大家都在自救,但东亚四强赛由于其江湖地位的低下,注定无法力挽中国足球的狂澜,注定了只是反弹而不是反转。 2010年南非世界杯预选赛开赛在即,对于中国足球又是一道鬼门关,2008年上半年将是对中国足球一大考验。因为一旦国家队在20强小组赛即被淘汰,那么从2008年开始一直到2011年下届奥运会预选赛长达3年的时间内,没有任何值得球迷、舆论关注的比赛。 真正的触底是什么?20强赛才是中国足球自1985年“5·19”以来的历史大底。一旦被淘汰,中国足球的前途才真正深不见底。 高开低走,朱广沪的下降曲线 2005年1月,在清新训练基地淅沥的冬雨中,朱广沪走马上任,他是自从1997年戚务生兵败十强赛辞职之后,第一位国产中国队主教练。毫无疑问,在当时来看,朱广沪是最适合的人,他在深圳队含辛茹苦6年,将深圳队从年年保级的弱旅带上了中超冠军的宝座。 他接手的时候,中国足球刚刚经历了“11·17”狂胜香港7比0仍然在世界杯小组赛中被淘汰的惨状,许多人认为中国足球触底了。接下来的东亚四强赛,朱广沪率领国足胜朝鲜,平韩国、日本,以不败战绩夺取冠军。这也是国家男足夺取的第一个大赛冠军,虽然成色一般,但意义非凡,用朱广沪来说,“为我打造国家队赢得了时间。” 只是回过头看,国足在这次反弹之后,开始走低,特别到了亚洲杯预选赛时,已经崭露颓势。一平一负后来的冠军伊拉克,客场被新加坡逼平,仅以小组第二挤进决赛圈。这条低迷轨道终于引来了媒体怀疑的眼光。 朱广沪是个很刻苦的人,也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教练,这一点体现在他接手后对球队的改造上。防守是最方便的法门,抓好防守比赛结果总不会很差,所以当东亚四强赛面对强敌之时,朱广沪的防守反击战术总会奏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足陷入锋无力的境地,面对一些弱旅总不能还是防守为主。朱广沪对进攻改造不力,最终导致了从亚洲杯预选赛开始的一路下滑。 亚洲杯决赛圈三场比赛,走过了一个和朱广沪整个执教历程相同的轨迹——高开低走。小组赛首战,中国队取得了一个梦幻开局,韩鹏、邵佳一、王栋几乎把握住了中国队所有的进球机会,甚至射门打偏时也会撞在防守球员身上变向入网。亚洲诸强中,澳大利亚险平阿曼、日本战平卡塔尔、韩国战平沙特,以5比1取得大胜的中国队无疑是首轮比赛中最抢风头的球队。 次战伊朗,中国队又取得了一个梦幻般的开局:邵佳一和毛剑卿将比分变成为2比0。面对已经有点走下坡路的伊朗,国足取得了自1997年金州2比0领先伊朗以来,对该队最大的比分优势。可是即使领先两球也无法让国足获得胜利,领先的中国队又莫名其妙慌张起来,上半时结束前伊朗队利用任意球机会扳回比分,媒体普遍认为这个进球是分水岭。假如中国队挺过上半场,很难说比赛会怎样。结果这场比赛2比2,为溃败埋下伏笔。 三战乌兹别克斯坦,中国队再次面对打平就可以出线的局面。在这样好的局面下,朱广沪竟然走出最大昏招,首发阵容大变脸,五个位置上的人选发生变化。剩下的故事已经重复无数遍了,打平就出线等于肯定不出线,0比3中国队溃败吉隆坡,朱广沪的执教生涯也走到了尽头。 总结朱广沪任上的成绩,18胜7平18负,胜负各半,但联系到胜利中鲜有有价值的球队,这样的成绩只能用糟糕来形容。有人说这是中国足球历史上最差国足,虽有些过分,但也反映出了朱广沪时代国足的下降轨迹。 -观察 人情是最大炸弹 为什么国足在朱广沪手中高开低走,这不是一个容易分析的问题。中国足球的问题总是多方面的,不能由朱广沪一个人承担,他在某种程度上同样是一个不科学的制度下的牺牲品而已。 朱广沪的国家队用“朱家军”来命名实至名归,他在用人方面总是逃不开“人情”二字,他比较喜欢使用“健力宝”系和“深圳”系的球员,李铁、郑斌是前健力宝队球员,郑智、李雷雷是前深圳队的球员。自己带过的人马好使好用不假,但有的时候朱广沪同样会陷入“任人唯亲”还是“任人唯贤”的困惑中。最典型的例子是李铁,这位曾经的中国第一铁腰,随着在英国失去踢球机会,状态已经大不如前,可是朱广沪出于对他的爱护,坚持使用李铁。 另外一个让人们目瞪口呆的数字是,朱广沪时代一年半时间,500多天时间,总共有106人入选过国足。某些媒体惊呼,国足成了公共汽车。对此朱广沪曾表示:“中国联赛中的好球员相当多,106人的数字已经说明这一资源的丰富,我作为国家队教练也有责任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好的标准是什么?自己和自己比,还是和别人比?国家队自然要拉出去和别人比,实践证明,我们的队员没有好到那种程度。另外有熟悉老朱的人私底下表示,朱广沪征召如此多的国脚是为了为他日离开国足做准备,到了哪个地方队都有自己的国足“弟子”。 除了选人,临场用将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具体表现为,大牌球员主力位置不敢动,甚至明知道体能有问题也不敢换下场。翻开亚洲杯,国足三战的首发和换人,孙继海、邵佳一两名海归场场不落,两人体能之差,惨不忍睹,可是朱广沪从来不敢动二人一根毫毛。反过来,那些小字辈却是换人的必然人选,次战伊朗,下半场形势危如累卵,邵佳一体能消耗得干干净净无法回来防守,可是被换离场的却是王栋、毛剑卿、韩鹏;最后一战乌兹别克,孙继海体能在70分钟就用光了,但被换下的依然是毛剑卿、王栋和董方卓。为什么王栋、毛剑卿总是那些下场的球员?因为他不是大牌,不是海归! 对海归大牌和嫡系的迷信,是朱广沪为自己埋下的定时炸弹,这个炸弹在热身赛中可以被人掩耳盗铃蒙混过关,但到了关键场次这些炸弹炸得天崩地裂。 专题撰稿:本报记者 唐元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