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陷入亚洲囚笼 环境迅速恶化崛起遥遥无期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11:11 足球-劲体育 | |||||||||
记者吴策力评述 吉隆坡文华酒店高档入时,但如果房间靠近电梯,夜里也会被上上下下的声音弄得睡不好觉。2004年12月,任职亚足联副主席的张吉龙又来到了这里,这次他的惊奇不是要换一个房间,而是突然邂逅澳大利亚足协CEO奥尼尔。两个人有说有笑聊了一下专业问题。张吉龙没想到,5个月后,澳大利亚成为了亚足联的第46个会员国。对于遭受日韩伊沙等传统对手“围剿”的中国足球而言,澳大利亚加盟使得中国人的世界杯梦想更加渺茫。与亚足联合为一体的WSG公司坐视不管,加上其他亚洲国家两年来足球政策变化,中国足球
某种程度来说,世界足球仅仅是为强队而存在的———仅有那些各大洲的佼佼者,才能参加世界杯、联合会杯和奥运会等世界性赛事。中国足球在亚洲逐渐丧失地位,也就意味着和国际足球逐渐脱轨。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次和亚洲豪强势力的隔阂,居然是从过于急切和世界足球接轨开始的。作为前亚足联市场开发公司,AMI在1992年开始和亚足联合作,2004年重组为WSG集团。如今的WSG和亚足联就像是一对双胞胎,盘根错节关系复杂。但仅仅因为合作报价高,中国足协弃WSG取瑞士盈方———这桩“世界性”合作,使得中国足协在随后联系亚洲热身赛时多遭坎坷。尊崇先亚洲后世界的日韩伊沙走的道路截然不同,道理很简单,以1990年前的日本足球为例,那时候他们也没有跃进到叫嚷“脱亚入欧”。这个口号之所以能够被日本人喊出,显然是两次亚洲冠军使然。本届亚洲杯预赛,日本人一个海外球员都不召回,也是实力进步后的产物。 把WSG的话题先放在一边,话语权的丧失同样让中国足球非常被动。中国足球当时没有认识到澳大利亚足球加盟亚洲的可能,张吉龙之后的亚足联更是没有中国足球利益的代言人。一个进不了世界杯,亚洲杯预赛战战兢兢的国家,和日韩伊沙相比,要是能第一时间参与类似外洲球队加盟的策划才是怪事。和欧美、非洲足球联盟相比,自惭形秽的亚足联需要强者提升形象。中国足球暂时和这个计划无缘时,自然也失去了在亚洲大型赛事上和世界杯预赛等抽签方式排定方面的重要参与权。 不用阐述中国足球无法撼动亚洲足球传统豪强的事实,中国足球在亚洲的对手已如雨后春笋。5年之前,对巴林、阿曼和新加坡等队,中国队还有绝对优势。随着“亚洲三小”的技术进步,中国足球已经很难找到必胜把握。亚洲足球弱小国家提升水平的欲望得到很好满足,这和很多国家灵活多变的政策相关。以新加坡为例,原先该队和中国队对抗时,我们几乎用体格就能分出高下。最近几年,新加坡足协开始了“新加坡外国人才计划”,大力引进国外高水平运动员,特别是在力量和身高上有明显优势的球员,通过改变国籍的方式为新加坡队效力。这一计划的实施让新加坡队尝到了不少甜头,最近的亚洲杯与中国队两回合比赛,5名“外援”让中国队吃到不少苦头。2004年,埃尔顿曾准备和卡塔尔足协签订一份为期六年的合同,改国籍为该国效力,年薪120万。最终这桩交易在布拉特等人的坚决反对下告吹。此事不谐,最根本的原因是参与球员过于“著名”。而即便是像新加坡那样,引入一些在世界足坛默默无名的“一般性”球员,对中国队这样水平的球队来说,他们至少已经等量齐观了。这方面我们既无法制止,也根本无从效颦。 危局之危,在于其两难性。因为不能成为亚洲“先进”,而丧失在世界足球出镜的机会;丧失出镜机会,难得联系高水平比赛,亚洲“先进”更遥遥无期。国内联赛影响度萎靡或青少年训练缩水,不过是国外大环境影响的中国足球部分写照而已。解决亚洲危局,方能解脱中国足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