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队大块头更需智慧 朱广沪难补国脚先天不足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1月05日22:33 新浪体育 | |
新浪体育讯 竞技体育永远都是以胜负论英雄,如果没有杜威最后时刻的头球绝杀,东亚运半决赛中日对抗结果实难预料,等待主教练朱广沪的指挥用兵永远缺乏冷静评判,不是火辣热捧,就是辛辣嘲讽,中国足球环境的改善远非想象中容易。 和正宗日本国家队相比,由大学生队员组成的日本东亚运代表队并不能给中国队带来绝对威胁,扳平比分的进球也颇似小组赛最后一战不敌朝鲜队后,朱广沪所言——带有一 两个定位球得分得益于朱广沪多年来对 世界足球发展的潜心研究,在他的足球理念中定位球攻防已经成为世界足球发展潮流之一,这也成为他执教中国国家队之后屡屡灌输给队员的战术理念。郜林和杜威相差一届国奥适龄球员代表人物,在上下半场比赛前最后一刻的头球得分不但鼓舞士气,也让一场平淡的比赛多了几分激情和悬念。在帮助中国队挺进东亚决赛后,这两个头球也如同两块遮羞布,遮挡住了中国队的种种问题。诚如中国队队长杜威赛后所言,取胜日本东亚队固然高兴,但比赛中还是暴露出这支球队的不少问题,他所指的是中日半决赛的表象问题。而除了这些之外,这场比赛暴露出的两个问题却是中国职业足球理念问题。首先是个人技术,这是一个老生常谈问题,但谈了这么多年,中日足球个人技术差距并未缩小,反而在逐步拉大。日本东亚队基本由在校大学生组成,但这些大学生球员的个人技术丝毫不逊色于以备战08北京奥运为主体的中国队。陈涛、蒿俊闵、卢琳这些北京奥运适龄球员中个人技术佼佼者,面对日本大学生队员的防守,个人技术发挥立刻受到限制,并非中国球员状态起伏,而是他们的技术之于日本球员不能形成绝对优势。传接球——足球比赛中最基本的技术环节,日本东亚队整体质量都高于中国队,中国球员更多的时候都在依靠身体优势和对手周旋。 以己之长克彼之短是竞技体育对抗的有效方式。和日本球员相比,中国球员身体既然有优势充分运用本无可厚非,但目前中国足球已经形成思维定势,青少年国字号组队选材时,身体条件已经成为最重要环节,个人技术已经越来越不为人重视。从国家队到俱乐部队,从成年队到青少年球队,都在寻找着人老马大的球员。篮球传入中国发展到现在一百多年才出现一个姚明,缘何中国足球青少年球队中越来越多的孩子身体越来越高越来越壮?选材概念畸形在某种角度也促成青少年球员偷改年龄而屡禁不止的根源。 第二个暴露体能问题,五天四场比赛对于朱广沪和他的东亚队强度之大密度之紧可想而知。但是早在今年夏天的荷兰世青赛,海外备战时间长达八周的中青队在小组赛首战中,还是出现了大面积队员比赛进行中抽筋现象。稍微了解足球运动的人都知道,职业球员每年体能储备都是在冬训中完成的,冬训质量并不能用体能测试过关与否衡量,而是球员完成整个赛季全部比赛的体能状况,球员在比赛中经常出现体能透支问题,就是冬训质量不过关的直接体现。中国足协之所以两度设立体能测试,并将之和职业球员新赛季注册比赛挂钩,也是为了督促职业球员提高冬训质量不得已的下策。 冬训体能储备不足不能将责任归咎于球员个人,职业队教练冬训计划和训练质量才是确保职业球员体能储备的关键。国家队表现代表中国足球发展水平,如果俱乐部队不能给朱广沪提供高质量人才,朱广沪苦思冥想制造的锦囊再多也有江郎才尽的一天。从朱广沪接手国组帅印之后有一个非常显著特征,朱广沪经常用个人智慧弥补着中国球员在技术、战术和心理上的“先天不足”。换言之就是国家队主帅经常在为球员补俱乐部应该完成的课,这本身也是中国足球资源浪费。 国家队球员大多都是大块头,在亚洲尤其是东亚赛场有种巨无霸的感觉,但是试想如果没有朱广沪的智慧,大块头面对小块头,胜利和块头不成正比。同在11月5日, 中国男篮绝对东亚赛场大块头不敌小块头日本队就是最佳注脚,因为在中国男篮大块头躯体里缺少朱广沪这样的“智慧芯”。(竹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