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两场比赛两个阿伦兑现承诺 超级永动机让湖人恐惧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6月11日12:52  新浪体育
两场比赛两个阿伦兑现承诺超级永动机让湖人恐惧
(点击观看组图)

  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6月11日消息,凯尔特人96-89战胜湖人,总决赛2-2扳平,雷-阿伦出场40分钟拿下12分,阿伦关键时刻接管比赛拿下胜利,他用“实际贡献值”告诉你为何绿军如此信任他。

  阿伦需要做什么?进攻端——不断跑位,寻找空位,然后才是讲球投进;13投0中所带来的影响,不亚于他在第二场命中8个三分创造总决赛历史小,但实际上这不会影响主帅对他的信赖,因为只要有阿伦在,只要他在不断跑动,就总是能够扯动湖人的防线,因为对手不敢轻视一位神射手的威力,这一点在本场比赛第二节最后时刻得以证明:阿伦外线寻找空位出手,遭遇保罗-加索尔干扰,最终凯文-加内特被漏掉,后者得球后命中压哨中投。

  防守端——干扰科比-布赖恩特;像科比这样的球员,除非他自己状态糟糕,要不然任何时候他都能够砍下足够的分数,何况是防守能力一般的阿伦,他需要做的是干扰科比的出手,尽量降低科比的命中率,这一点在本场做的尤为突出;上半场绿军并为安排过多的包夹或者让保罗-皮尔斯防守科比,而是命阿伦贴住科比。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如下场面:一旦科比开始启动,阿伦便紧随其后,只要科比得球,阿伦就开始贴身防守,不管科比是投篮还是传球,阿伦都是紧紧贴住,虽然防守动作不多,但效果不错。

  综合来看,命中率确实不是评价阿伦贡献的唯一标准,能否在攻守两端执行教练的任务才是关键,任何人都知道一个射手开始命中球后所带来的杀伤,但任何想夺得总冠军的球队都不能完全依赖命中率过活,凯尔特人很显然通过第三场比赛更为明白了这一点。也许我们应该再回顾一下第三场比赛,揭开表面看事实,分析下为何阿伦那场比赛的表现是总决赛历史最糟,这有利于我们理解今后阿伦的比赛:

  总决赛最糟糕的表现由丹尼斯-约翰逊创造,1978年还在为超音速效力的他,曾单场14投0中;此外,约翰-斯塔克斯也曾在总决赛有过类似阿伦的糟糕表现,18投2中的表现并不比阿伦好看。但阿伦最为糟糕的一点在于,他13投0中的同时,却也获得2次罚球,而另外2位在消耗投篮机会的同时,至少获得了足够的罚球,这证明阿伦毫无杀伤力。

  ESPN数据专家约翰-霍林格曾如此形容阿伦第三场创造历史的糟糕表现:13次投失球,再加上2次失去,他一共浪费了15次进攻机会,实在前无古人。按照“实际贡献值”(命中数、命中率、失误等综合计算的一个表现球员场上实际得分的数据)来算,阿伦是每1分钟出场时间获得“-8.11分”,自从1977-78赛季引入失误这项数据依赖,阿伦是总决赛表现最糟糕的球员。紧随其后的马里克-。罗斯虽然也获得过“-7.74分”的数据,但至少他出场时间仅14分钟,而阿伦是42分钟。

  这么看,阿伦上一场的表现确实非常糟糕,他不仅是手感不佳,甚至没有在场上造成实际的威胁,这一点非常致命。 今天的比赛中,转播方特地回顾了上一场阿伦的表现,镜头中他曾多次将德里克-费舍尔推倒在地,原因是对手的贴身防守让他心神不宁,这对于射手是最大的机会,雷吉-米勒曾说过:一个射手不该在乎对手使用了何等肮脏的防守,要用得分回击对手。

  幸而,今天的阿伦吸取了教训,他不再呼呼费舍尔的如影随形,他不断地跑位,不断地寻找得分机会,犹如永动机般的努力在最后一节得到了回报。末节1分43秒,通过空切,获得空位的阿伦终于将球打进,在这个球前他只有8投2中。1分20秒后,阿伦接到内特-罗宾逊的分球,再次中投命中,他知道自己已经找回手感,他命中球后扬起了小臂,此时镜头切到场外,一个老太太在激动的挥舞着拳头,那是他的母亲,所有人都明白,阿伦在主宰比赛。

  再之后阿伦的表现就开始进入巨星模式,他持球突破加索尔和科比后,助攻托尼-阿伦,后者打2+1得手,他和格伦-戴维斯等人创造了一波12-4的高潮奠定胜局。虽说此后阿伦曾投失一个关键三分,曾因犯规送给科比3次罚球,但我们已经看到阿伦的贡献——只要他不断地跑动,就是对湖人最大的杀伤,这场比赛为他重新证明。

  数据说明了一切,12分5个篮板1次抢断没有失误,“实际贡献值”达到了“+2.63”,两场比赛他的进步显著,这就是阿伦,他说过会恢复状态,他实现了承诺。

  (阿姆罗)

  

   最专业最火爆 随时随地看NBA 上手机新浪网:nba.sina.cn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NBA专题

更多关于 凯尔特人 阿伦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