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易建联不习惯"浪费"球鞋 中国菜鸟和大郅一样害羞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12月05日10:43  体坛周报

  更衣室阿联最安静——邹扬(体坛周报记者)

  “what's up(美国口语,打招呼时的用语)”从训练场上走下来,进入更衣室,阿联将球衣拉了起来,露出结实的肌肉,一边喝水一边和里德打招呼,雄鹿老大笑着伸出拳头和阿联碰了碰,“man,what's up”。

  这一幕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在比赛馆里,向每一个面对面走过来的人露出微笑;和队友见面碰碰拳头,击个掌;比赛开始前,和队友肩膀顶着肩膀,完成着激励士气的仪式;跳球前,和每一个先发队友来个美国式拥抱;和每一位对方球员打招呼,拥抱。“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出于礼貌跟人打个招呼,已经习惯了。”阿联说道。

  作为一名新秀,第一年被老兵欺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然而这样的现象在雄鹿可从没出现过——至少在阿联身上没有出现。而事实上,雄鹿全队上下都非常喜欢这个勤学苦练,但话不多的年轻人。每次的训练,阿联都来得最早,在助理教练吉姆·托德的帮助下练篮下动作,等练到汗流浃背的时候,其他雄鹿队友才一个个陆续到场。而等到所有人都走得差不多了,连教练都准备回家休息了的时候,阿联才练完最后一个三分,从场上下来。

  “易练得很刻苦,他是个很勤奋的球员,”小K教练毫不掩饰对这个菜鸟的喜爱,“我很高兴看到易不断的挑战自我,他会成为很棒的明星球员的。”

  不仅是教练,队友们私底下也很乐意和阿联进行交流。莫·威廉姆斯经常趁着练习的空当把阿联拉到一旁,告诉他如何掩护,而自己将在什么情况下选择突破,什么时候挡拆后回传球。博格特也是如此,亲自给阿联做示范,挡拆要如何挡才算成功,挡完之后如何移动。而梅森则更夸张一点,他在赛前的练习中主动扛起了防守阿联的“重任”。“好在全世界拥有相同的篮球语言,”小k教练笑着说道,“他已经是我们球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然而,尽管队友很照顾,事实上阿联在更衣室里的话语并不多,至少在更衣室对记者开放的时候是这样。赛前,阿联总是很安静,一个人坐在自己的衣柜前,换好训练服,然后去队医那绑好脚上的绷带,去球场热身。阿联几乎不主动和队友开玩笑,性格内向的他,习惯一个人坐在椅子上思索如何对付即将出现的对手。赛后,当接受完中外记者的采访,队友都已经走得差不多了,阿联穿好衣服,一个人走向了停车场。

  比赛之外,阿联最喜欢做什么?阿联低头想了想,然后笑着摇了摇头说:“休息,现在每天不是训练就是比赛,哪有时间做别的事。”比赛训练之外,阿联还是更喜欢安静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我快失业了——麦特(易建联翻译)

  雄鹿没有给易建联聘请专职翻译,但是为了应付比赛时美国记者的提问,雄鹿给易建联配备了两名兼职翻译。一位就是在密尔沃基生活了十多年的工程师万一先生,另外一位就是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读“中国研究”专业四年级的学生麦特·拜尔。

  麦特还是一个二十岁的大男孩,但是已经是一个“中国通”了。在过去的两个暑假中,麦特都是在中国度过的,一次是去西安,一次是去上海。麦特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对于中国的了解,也是非同小可,“我主修的是中国当代文学,读过鲁迅、张爱玲、萧红、萧军的作品。中国最近一百年发生的事情,我都了解一些。”

  姚明刚到休斯敦的时候,

火箭为他配备了专职翻译潘克伦,直到第三个赛季,姚明才完全摆脱了对潘克伦的依赖。单纯从语言角度来数,易建联比姚明适应得更快。麦特说,“我们俩在一起的时候,基本都用英语交流,他英语的进步速度,比我想象中要快得多。”每次比赛,不管赛前还是赛后,麦特都会在更衣室陪着阿联,“接受采访时,易有时候并不需要我翻译就能听懂,除非是一些带有美国各地口音的,或者语速较快的,那时候我才帮他翻译。”

  由于麦特现在还在读书,所以有些时候不能总在易的身边,比如阿联训练的时候,所以如果有美国记者采访的话,阿联必须要靠他自己,“最开始的时候很艰难,可能美国记者问100个单词左右的问题,而易才回答那么10个单词左右。以前有的时候我翻译出来的东西,可能比易真正说的东西还要多那么一点点。但现在我都不用去训练场了,易自己就能应付。”说到阿联现在的英语水平,麦特的脸上带着惊喜的表情。

  麦特或许是雄鹿队和阿联交流最多的一个人了,他不认为阿联是在这两个月适应美国生活的,“从我一开始接触他的时候,就感觉他很适应美国生活了。我们外出打客场的时候,易建联和我们都是吃的一样的东西,没有见过他单独吃中餐。”

  至于易的个性,和阿联接触了2个月的麦特用了“NICE”这个单词,“我并不是刻意夸易,或许有人觉得他有些害羞,平时不怎么开玩笑,但在我看来,他做事的细节上体现了这个人的性格。比如每次比赛前练完球,他都会主动给过道两边的球迷签名或者合影,一点架子都没有,这一点对于NBA球员来说是非常难得的。”

  易建联周一出发去西海岸打五个客场,麦特没随队前往,因为他要参加期末考试。不过麦特一点都不担心阿联:“易已经能独自应付一切了,我快失业了,哈哈。”

  易和王一样害羞——威尔森(雄鹿器材经理)

  这个赛季是德文·威尔森在雄鹿队待的第三年了,虽然递给记者的名片上写着他是球队的器材经理,但他工作看上去更像是球员们的助理。虽然工作事项很杂,可对于这份工作,威尔森却非常喜欢。“在来雄鹿之前,我在小牛队担任了5年(1999至2004年)器材经理。”威尔森说,“在小牛队工作时,我结识了来自全世界的球员,比如德克、纳胡拉,还有中国的王治郅。”威尔森有幸和两名来自中国的大个子共事过,他说王治郅和易建联都给他留下了很好印象。

  “王非常有礼貌,脸上总是带着微笑,经常一个人坐在那思考问题。王刚来的时候,好像也有一个翻译,但是很快就是王一个人面对生活和比赛了。”细心的威尔森回忆道,“王离开达拉斯一年后,我也被库班解雇了,我很快就找到了密尔沃基的工作。”

  威尔森平时和易建联聊天的机会和时间不多,“因为我要准备球队所需要的一切,球鞋、

球衣、教练需要的口香糖,梅森需要的隐形眼镜。”不过作为器材经理,他需要陪着球队一起当空中飞人,威尔森也特意留意了这个来自中国的大个子。“我发现,易很少说话,在客场大多时间是和奥康纳在一起。我和他说话时,他大都是用笑脸回应我,和王一样,他很有礼貌。我觉得易非常适应美国的生活,他每次都是按时来训练和比赛,没有发现他有很烦躁的时候。”

  威尔森告诉记者,在球队里,阿联总是很沉默,他认为这或许和中国人比较害羞、内向有关,“我感觉易和王的性格,有几分相似的地方,都不善于谈话。你要知道,诺维茨基在达拉斯是很能说的,起码他很能和我说话。”

  记者问威尔森,是不是因为易建联来自中国,有着决然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所以无形中造成了美国球员和易建联疏于交流。威尔森不这么认为,恰恰相反,他觉得雄鹿上下其实非常看重阿联,甚至都非常愿意帮助阿联。“我们所有人,都对易十分尊重,因为他是球队的首轮新秀,第一轮新秀对于每个球队来说,都是

状元秀。”

  “我和易之间的交谈很少,甚至没有我和你交谈得多。其实,易有什么要求,都可以直接和我说的。”威尔森告诉记者,NBA球员大部分是四次训练和比赛换一双球鞋,易建联还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到目前为止,易建联穿的球鞋也就是四、五双。如果易有什么要求,我希望易尽管和我说,我就是给球员提供服务的。”

  ★张再庆、邹扬发自密尔沃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