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体育场的一侧围墙上,伸出了一排脑袋,使劲往球场里看,他们大多是路过的学生。场内,上海与天津正在鏖战。也许是为了省下30元的门票钱,也许只是为了图个省事,但至少,他们愿意为此停住脚步。
第二届老甲A联赛正在成都开打,上海、北京、广州、天津等曾经的老甲A强队重新聚首。中超都不看,一群退役球员踢球有什么好看的?不过两轮比赛过后,相信不少人会有新的认识和判断。
从去年开始,在中超联赛结束后,便是一年一度的“老甲A时间”。这项新生的赛事意外得到了热捧,各队纷纷引援、扩容,以增强实力。中国足球职业化初期的一些脍炙人口的大牌明星,能来的几乎都来了。
今年的老甲A赛制与去年有了不小的变化。由于云南队、天津队的加入,球队数量从6支增加到了8支,因此不再采用小组赛方式,而是分成上下半区,每个半区四支球队,获胜的两支球队将晋级半决赛。另外,组委会还特地批准每支球队可以增加两名当年参加过甲A比赛的外援。
上海的范志毅、谢晖、朱琪,广州的彭伟国、胡志军、谭恩德,云南的纪玉杰、高仲勋,青岛的姜峰、江洪,北京的高峰、杨晨,甚至还拉来了“经典外援”卡西亚诺和安德雷斯……放眼一看,那些曾经驰骋甲A赛场的球星们,很多都能在这里找到,足以勾起球迷们对职业化开头10年的怀念。
尽管体能很难再支撑90分钟的比赛,身材也大多有些发福变形,但这些球员的脚下技术依然出色,打法上基本都讲究地面传接,一些局部的精准配合,不时引来现场球迷的叫好。“以前那个时候,练得多,底子扎实,基本功都不错的。”老克勒队的刘军感慨说:“现在球员,这方面真的差了很多。”有人跟着打趣道:“老甲A比国足踢得好看吧!”旁边附和声一片。
重温过去、为了忘却的纪念,也许,这就是关心和守候老甲A的理由。
记者关尹
(本报成都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