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巴甲首位中国球员陈志钊:中国集训不如巴西走训

2012年10月29日08:18  解放日报

  新华社记者  王帆

  为赴国外踢球从中超南昌恒源队艰难脱身,几经折腾后高调加盟科林蒂安,不料中途遭遇伤病,本月中旬才首次正式亮相,成为历史上首位登场巴西顶级联赛的中国人——年轻的陈志钊留洋之路虽然还不长,但已足够戏剧性。

  记:肩伤怎样了?能够扛住日常训练么?

  陈:左肩脱臼的问题现在已经完全康复了,现在跑动时已经没有感觉了。至于身体对抗,我觉得还行,但我也知道自己的身体是弱项,现在正在改进。

  记:在圣保罗生活还习惯么?

  陈:现在已经有了一些朋友,但总的来说还是过着住处和俱乐部两点一线的生活。相比之前在国内的集训模式,我认为走训模式对球员来说更好,让球员可以多陪家人,而不用成天在球队里憋着,导致心理多少有些压抑。

  记:语言学习情况怎样了?

  陈:葡萄牙语一直在学,现在至少训练中接触到的足球术语都能掌握,已经可以脱离翻译独自参加训练了。

  记:从球队技战术素养再到俱乐部经营管理,中国和巴西的差距体现在哪里?

  陈:我所在的球队日常训练质量非常高,每个人都专注在各自位置的训练上。科林蒂安是一家成熟的俱乐部,队内有细致而完备的分工体系,每个人各司其职。俱乐部懂得如何进行市场运作,充分利用当地对足球的高关注度,合理开发市场。值得一提的是,俱乐部非常重视慈善事业,常会组织球迷互动节目。

  记:回顾一下在场上的那13分钟吧。

  陈:首次上场之后,我的自信心提升了不少,感觉目前状态挺好。那天我被替换上场时,球队处于0比2落后,我上场后只想着帮助球队追平比分,所以跑动很积极。印象很深的是,球迷非常热情,在我上场那一刻齐声喊我的名字。

  (据新华社里约热内卢10月28日电)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