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浏览时看到一段话,随手摘来,猜猜是谁说的?
“如果我做中国队主教练,肯定进世界杯前十六名。我不会训练,但足球不光是训练,训练可以交给俱乐部。国家队主教练最重要的是什么?比赛中知道对方的弱点,然后击破他。就这么简单。”
“(买阿内尔卡和德罗巴)没目的。觉得这两名球员好,就买下。就像买个‘H(爱马仕)皮带’,觉得挺流行的,买他俩跟买‘H皮带’是一样的。”
“足球上我已不需要证明什么。你可以说我没拿过中超冠军,但A3联赛冠军我都拿到了——三场比赛,吉梅内斯站在旁边,是我亲自指挥的。”
“全世界没有不一定代表我错了,每个地方都不一样的。我们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全世界没有的。”
“我要是负责(上场指挥),成绩还至于现在这样?当时我们打乙级,我自己当教练,一年就冲甲成功。很多人说,冲甲需要三年。我自己带队,冲甲、冲超都只用一年。你别管我用什么手段,成功了就好。有人搞乙级队,冲甲用了两三年还很开心。简直是脑子坏掉了,什么都不懂。”
……
谁?天底下还有如此不知羞耻者?
当然,有白纸黑字看过这个采访的,知道此乃上海申花俱乐部董事长朱骏所说,或没看过,猜也能猜到就是他?
但如此赤裸裸的说他“不知羞耻”,是不是不合适,不够文明、绅士?
先不说这是我,或还有很多人看完这段话的真实感受。还要说的是,对某些“特殊素质”的人来说,挨骂、招骂已是一种“搏出位(香港方言?)”的手段。你以为你是义愤填膺、按捺不住,他们还恰恰是乐得其成、求之不得。甚至在一个太多人追求“速成(速食面只是其中一种)”的浮躁时代,靠挨骂,乃至招骂吸引眼球、聚焦社会关注,从而“出名”、继而名利双收,还是一个社会特征。
芙蓉姐姐、凤姐、房产商任志强、科普学者方舟子、社会学者司马南……都是一路伴随着骂声“茁壮成长”起来的,没人骂?也就是没人关注了,反成寂寞难耐。当年网络上某人批方舟子,不小心被方反击时提到,遂自认身价大涨,再言必称,“方舟子提到的那个就是我……”。越骂越坚强,越骂越意气飞扬,最好是说句话、甚至放个屁也有人骂就最好了。什么廉耻之心、敬畏之意,那是你心理素质不行,没人骂、没人关注,那才是生不如死?传说前段曾试图自杀的芙蓉姐姐,就是“几乎没人骂了”所致。
朱骏最初成名并非是靠挨骂,他靠的是游戏起家。但那款让很多大、中学生废寝忘食耽误了学业,也因此让很多家长恨之入骨的“魔兽”游戏,就是他代理的,只是当时想骂他的人不知其名、难辨其面。自从涉足上海足球,炒教练、骗队员、混充队员与利物浦踢热身赛、冒充翻译坐教练席指挥比赛、拖欠球员教练工资(有消息说郜林在踢满20场中超即可获得百万年薪前,突然莫名其妙失去上场机会。吴金贵则因工作人员屡次无法盖章没签合同,最终也没拿到应得的高薪)、拿球员做人质“散步”要挟股东……朱骏已是骂不离身,“一日不挨骂之如隔三秋”。但面对千夫所指般的骂声,朱骏仍若无其事的打完网球再与记者边共享可乐、边接受专访(开头那几段话)。其实专访中暗藏了很多招骂的坑,但心知肚明的朱骏立即跳了下去。朱骏自己说他还接受了美国《时代周刊》的专访,天知道他在那又说了些什么?
一个社会关注的人、点多了,名人来自各个阶层是个进步,一个备受关注者有不同层面的不同评价也是个进步,但任何时候、任何人,成名与否,都必须先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那些专走歪门邪道、想靠挨骂“搏出位”者,或万人唾弃都面不改色心不跳、缺乏基本道德约束者,只能说是“心之不正,其术必邪”,虽也能混出名于一时,但终究不能长久。或博得恶名常驻,却是遗臭四方,为旁人所不齿。
天价买来两位世界级球星却只能惊险保级,像极了朱骏自己所说“我搞足球就像是玩一款游戏”。“游戏人生者必被游戏”,人间正道是沧桑,正是如此。 周继明
购买足球彩票 玩转五大联赛 多场串关赢取大奖 活动:新人充20送10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