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贾蕾仕北京报道3月14日,中超公司突然发文,面向全社会聘请总经理。据于洪臣透露,原总经理郎效农已主动辞职,中超公司准备聘请“专业经理人”管理。
老郎本想干满三年
上周,韦迪就找郎效农谈过话,非常明确地表达了更换中超公司总经理的意思,当时郎效农也谈了最近工作的情况,表示“能够做满三年任期”,局面有些僵持。据悉,当时 “韦迪在与老郎谈话中都有些急了”,“第一轮对话”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
谈话不愉快,但让郎效农有了心理准备,经过几天的消化,老郎也平静下来,他只能接受决定。14日,中超公司董事长于洪臣与郎效农进行了最后一次谈话,话题已经不是“是否离职”的问题,而是“如何离职”。最终郎总采用了主动辞职的方式。
当初,韦迪刚刚来到足管中心,吕锋被公安带走,考虑到在圈内很有口碑的郎效农,决定请他出山。当时,双方签约三年。但郎效农也知道自己是过渡人物,当时就表示过“只做三年,期满后就离职”。
突然“被辞职”对老郎来说实在是不太公平,一些足协干部也私下为他打抱不平,“难道就等不及两年,他又没有严重失误”,一名俱乐部老总也表示:“中超的经营谁敢说来了就能有起色”?要说对联赛商务的熟悉程度,无人能比肩郎效农,要知道他参加过1994年职业联赛第一年的商务谈判,筹备中超联赛,起草了《中超公司章程》,但是现在他已经无法把握命运。
屡屡犯上让领导不爽
据悉,对中超公司总经理人选的更换,总局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主管足球项目的总局领导易人后,越来越多的人为意志被强加进来,而在推进一些违反公司经营和规律性的做法面前,老郎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且态度强硬。
在2010年的两件事上可以反映出来,一是总局提出“管办分离”后,希望成立联赛管理公司,把中超和中甲合并管理经营,但中超公司的章程和股东都是单纯的由足协和中超俱乐部组成,郎效农提出的意见认为“中甲可以成立公司独立运作,保留中超公司的模式”,最终总局主管领导也否定了合并管理的意见。
第二件事或许是郎效农未能完成三年任期的导火索,去年足协召开会议酝酿将中超招商业务外包给其他公司,如同把中国之队交给“WSG”公司经营一样,内部数度对此进行了研究,会议上均遭到郎效农抵制,最终流产。郎效农“犯上”的行为已经不是第一回,过去曾有过反对总局把中超“南北分区”的做法,也曾有反对“取消升降级”的激烈对抗。
老郎的行为或许让总局和足协感到不爽,一些熟悉情况的公司职员也表示,“郎总老是提不同意见,我们都替他捏把汗”。
足协咬定“专业经理人”
按照足协的规定,这次海选从14日开始,18日结束,只有5天时间。而且,还对候选者进行了诸如学历、年龄、外语水平等进行了限定。
对此,某圈内人士说:“应该是有关方面有了心仪的对象,否则,这么短的时间,怎么可能招到合适的人选呢。”不过,按照足协的意思,这次的总经理,就是要“专业经理人”,可以不是圈内人,只要“热爱体育事业,热爱足球工作”。
足管中心主任韦迪一直以来都想找专门经理人打理中超。南非世界杯期间,他考察了南非联赛,对其经营模式极为推崇,“南非职业联盟的CE0是一位拥有广泛高端客户资源的挪威人。”最初,韦迪想要全球海选,但后来总局否决了,改为全国海选。
中超公司一直都是足协以及中超各俱乐部的钱罐子,韦迪表示,“经营联赛不是靠一味烧钱,想让我们的联赛赚钱,必须聘用专业经理人。”
据记者了解,目前,足协已经收到了一些投档,其中一位据说很有可能上位的人士此前和足协走得很近,曾帮助足协拉来了某项赞助,不过,对于该人士的名字,足协拒绝透露,只是表示,18日报名截止后,会进行竞聘。
新浪体育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