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裁判成沙包谁在惹祸? 中国足球竞赛秩序受挑战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8月03日10:00  南方都市报

  “飞”常一周·事件簿

  ●7月25日,中超第14轮,青岛中能对阵上海申花,青岛两名球员被红牌罚下。现场一名球迷冲到球场中圈附近,飞踹当值主裁王哲。该球迷被处以行政拘留10天的处罚,而由于安保不力,青岛赛区受到警告,并罚款人民币5万元。

  ●7月31日,中乙第8轮,大连毅腾3比0胜大连阿尔滨,下半场,当阿尔滨队杨林的进球被判罚越位后,一位女球迷先是飞踹主裁,随后又用水瓶砸向边裁。昨日有门户网站消息称,经民警调查得知,这位“飞踹姐”曾是大连市某比赛的400米栏冠军,后来受过严重刺激成为精神病患者,因而将免遭处罚。

  ●7月31日,中乙第8轮,大连毅腾3比0胜大连阿尔滨,下半场,当阿尔滨队杨林的进球被判罚越位后,一位女球迷先是飞踹主裁,随后又用水瓶砸向边裁。昨日有门户网站消息称,经民警调查得知,这位“飞踹姐”曾是大连市某比赛的400米栏冠军,后来受过严重刺激成为精神病患者,因而将免遭处罚。

  ●7月31日,中甲第14轮,湖南湘涛补时阶段1比0绝杀沈阳东进。赛后,沈阳队替补球员周寒因不满判罚,追打裁判,幸好长沙特警反应迅速,及时将其摁倒在地。

  ●7月31日,中甲第14轮,湖南湘涛补时阶段1比0绝杀沈阳东进。赛后,沈阳队替补球员周寒因不满判罚,追打裁判,幸好长沙特警反应迅速,及时将其摁倒在地。

  中国足球,往往没有最雷,只要更雷。在过去一周,中国足球裁判忽然成为了所谓的“弱势群体”———至少有部分人这么认为。中超、中甲、中乙这三级中国联赛,相继出现暴力袭击裁判事件,凑成了一个“大满贯”。袭击者当中有球迷,也有球员。中国足球一阵风风火火的打假扫黑后,足球裁判的处境进入了另一时代,公信力近乎全丧。造成“裁判成沙包”这一局面,暴露出裁判水平、球员素质、足协管理等方面存在种种问题。这样的摊子,对联赛也是一种极度的戕害。

  主因:

  裁判水平不高公信力完全丧失

  在这“疯狂一周”里,中国足球联赛赛场上裁判连遭暴力袭击,原因来自多方面,而裁判水平不高、缺乏公信力毫无疑问是个主要因素之一。

  在中国足球打假扫黑之后,原本已经被诟病已久的裁判成了“过街老鼠”。中国足球裁判在场上的判罚,因其水平不高,因而往往极易引发争议。之前他们肆无忌惮的黑哨,让整个行业的声名败坏到了极点,想短时间内赢回自己的权威与球迷的尊敬,自然不是易事。一旦出现争议判罚,球员与球迷脑里面就会条件反射地出现“黑哨”形象,就算某个时候判罚真的没有问题,但中国足球裁判给人的衰败形象却成了点火器。

  在打假扫黑后,“嫩哨”成为了新话题。而国内的非职业裁判在经验上往往有所欠缺,就算专业水平过关,却不善于通过与场上球员沟通,及时化解双方球员的不满情绪,也经常造成事态失控。一旦出现漏判错判之后,就急于找平衡补回来的情况在赛场上并不少见。而这样的执法情况很容易就引起两边都不讨好,暴乱也通常因此爆发。

  在这个意义上说,足协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提高裁判的水平,才能缓解目前这种乱局。

  后果:

  裁判没权威,足球还怎么玩?

  青岛球迷的一个飞腿,引得之后的球迷接二连三地有样学样。赛区安保方面固然问题严重,但在足协层面上,管理上的漏洞多多显然也难辞其咎。足协并没有想方设法重建裁判权威,反倒是当裁判有了问题时,俱乐部一经申述,马上加以处罚。

  比起保护裁判的声望,他们更愿意通过公开处罚裁判来显示自己反腐的决心。地方很多时候对本地球迷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俱乐部更是乐于利用球迷的疯狂来对裁判施压,从而获得主场优势。通过借助群众的力量对裁判、足协施压,也是造成主场哨遍地的原因之一。当偏袒主队已经成习惯的时候,那么客队的冲击裁判也会成为惯例。

  裁判权威的丧失,毫无疑问,对于整个联赛来说,必然有着极大伤害。中国裁判处于这样尴尬的境地,之前被骂得厉害,现在被揍得厉害。如果随便都可以闯进一个人,对裁判打踢,那么这个联赛会更乱,中国足球,恐怕就不要玩下去了。(小易)

  

更多关于 裁判 飞踹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