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白金一代伤别国字号
1比0战战胜美国队,0比0平乌克兰队,1球小负智利队,1球惜败阿根廷队——在历届的国青队中,他们,曾被称作超白金的一代。这18人里,于涛是17号。在2001年世界青年锦标赛、大运会、2002年的卡塔尔邀请赛和土伦杯,他都曾是队内的核心。在那时惯用的361阵型中,担任单箭头的于涛在前场是让沈祥福在场上最放心的球员。
其后,超白金一代的国奥成为朱广沪执掌国家队时选员的母板,于涛顺理成章地跨入了顶级国字号的阵容中。2007年4月16日-19日,中国男子国家足球队在济南进行为期3天的短期集训,出于“坚持两个边路”和“以快为主”的技战术打法,朱广沪在训练中强化了边路以及中场配合的练习。在三对三的对抗中,于涛和韩鹏对了一下脚,当时,于涛立刻跳了起来,伸手示意受伤,队医搀扶于涛离场后检查,确认是十字韧带撕裂。于涛当日返回上海进行诊治,远离了当年的亚洲杯,同时也缺席了大半赛季的联赛。
此后,于涛的名字再也没能在任何一级的国字号名单中出现。超白金一代至此,无缘国字号。当徐亮、阎嵩、胡兆军渐渐退出视线的同时,曾经同一批的于涛相信天道酬勤,依旧活跃在绿茵场上。一心致力于联赛的于涛,在申花勤勤恳恳,终究成就了“186于涛”的传奇,一个短时间内没有人可能打破的纪录。
重庆大田湾险成人生最后一站
2004年5月23日,客场挑战重庆力帆,差一点,这就成了于涛整个人生的最后一站。
当时,沪渝之战进行得非常激烈,重庆队门将石俊与于涛发生了一次一对一的身体接触,于涛的头部与石俊撞到了一起,据姚力君回忆道:“当时的撞击声很响!”于涛猝然倒地,直愣愣地躺在禁区线前10米处,表情极为痛苦,嘴鼻处同时涌出鲜血。阿尔贝茨推开了围观的球员,马丁内斯迅速上前,脱下上衣不停地为于涛扇风,虞伟亮怎么喊都不见于涛应声,几名队友飞快地冲到场边,边跑边对着教练席吼着什么,就连当值主裁都吓愣了……尤根立刻冲上场,赶紧把已经失去意识的于涛强行翻了个个儿。于涛面孔一朝下,硬生生将他的嘴掰开,拉直了他的舌头,一口鲜血从嘴和鼻腔里喷出来。尤根的经验,救了于涛一命。于涛摇摇晃晃站起身,又倒下,光着上身的阿尔贝茨和杨光两人疯狂飞奔向救护车。由于救护车停在广告牌后,阿尔贝茨急得把广告栏踢倒,救护车这才急驶向于涛。
球场内的比赛重新开始,于涛躺在救护车里,渐渐恢复了平静。由于处理得当,在比赛结束后,于涛已经能够独立走向休息室,不过他的脸色显得惨白,神情也很恍惚。起身后,于涛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是“比赛怎么样了?”
这一切,成为申花建队以来在球场上发生的最为恐怖的一幕。事后,鼻青眼肿的于涛在医院进行了全面检查,重提旧事,所有目睹过现场的人都还胆战心惊。
“剩男”称号,朱骏给的
于涛的“剩男”称号是老板朱骏给的。
2002年,于涛和他一班有线02的兄弟一起并入了上海申花,这其中就有后来在申花意气风发的杜威、孙吉、孙祥等人。2003年,也正是他们,从同城兄弟上海国际的老前辈手中一举夺过上海足球历史上第二座冠军奖杯。7年后,仍然留在申花的,能以主力身份出场的,也仅剩下了于涛。
7年,于涛在申花并非一帆风顺。“我运气不错,申花这么多年换了很多主教练,但是很高兴每个主教练都能信任我,如果不是这么多教练信任我,我也不可能打到第186场联赛,另外,我想这也和我这个人心态比较好有关。”于涛说话的语气向来平和,“我这个人就是这样。习惯一样东西了,就不太喜欢换来换去了,衣服是这样,手表也是一样,球队也是一样,我是上海人,也没怎么想过要去外地踢球,对我来说,申花的感觉就像自己家一样,我到康桥基地的第一天就住在三楼那个宿舍里,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现在的宿舍还是三楼那间房间。”三楼,在康桥,就意味着主力的身份。
正如于涛自己所说,他的辉煌,他的一切都是从申花开始的,“如果未来在申花打不上比赛了,我就退役,不会考虑转会去其他球队。”于涛下定决心要当康桥的钉子户。
在完成了第186场比赛后,潸然泪下的于涛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脑海中一下子浮现了许多往事,我第一次穿上申花球衣,第一次上场比赛,第一次破门得分……真是感触良多。现在我想说的就是,感谢申花俱乐部,感谢教练和队友,更要感谢球迷们对我们不离不弃的支持和鼓励。”“剩男”正以队长的身份一举成为了申花的新当家,带着一群“85后”的年轻人冲击着又一届的联赛,这种感觉和2003年的自己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