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克韩报道
《独立报》只是英国排第五名左右的综合性报纸,有关红军的消息显然不如利物浦当地的《利物浦回声报》和《利物浦邮报》靠谱。事实上,该报道本身也充满着自相矛盾。比如,《独立报》明明知道利物浦老板目前的开价是8亿英镑,而在写到朱骏的身价时说九城2004年在纳斯达克上市时获得了6000万英镑,财富指数明显不在一个量级。
报道因此在这方面很含糊地说:“从那之后,他的财富显著增加。”而事实上是:去年中国两大财富榜(胡润和福布斯)中,朱骏的个人身家已经大缩水,跌出两榜。为了增加报道的可信性,《独立报》还说朱骏将联合中超大鳄一起收购,这就更像天方夜谭了。
《独立报》引用“上海消息灵通人士”的来源说,朱骏已经于4月初在香港、以及上周在上海两度和利物浦的美国老板委托抛售俱乐部的“巴克莱资本”公司(隶属巴克莱银行)进行了“意向型会谈”。有人推测,说这是朱骏再度炒作。
综合各方面来源分析,此条消息或许是英国各利益方在“利用”朱骏,或至少是合谋的可能性更大。比如,利物浦可能会利用朱骏参与收购,迫使其他竞标者摊牌,这也是收购战中卖方常见的哄抬价格的手法。
另外一个可能“利用”朱骏的势力,也许是支持驱逐美国老板的球迷们。希克斯上周表示,卖走利物浦或许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任务,“可能需要两年”。这让厌倦了目前这种产权不清不楚状况的红军球迷和球员都十分着急。
在这种时候,媒体捅出利物浦确实有买家,而且是来自中国的“有前途的买家(朱骏出自网络游戏业这一背景容易给人暗示)”,就会给美国老板施加无形的压力:有人买,现在就看你是真心想卖,还是用漫长的抛售时间表来行缓兵之计?
当然,也存在“巴克莱资本”公司“利用”朱骏炫耀自己政绩的可能性。美国老板在近两年来多次奔赴中东,试图给自己手中的利物浦股份找到买家,但因开价过高而屡遭挫折。上月,美国老板才终于放弃自己寻找买家的努力,把出售俱乐部的任务交给类似房产中介角色的“巴克莱资本”。
在这种背景下,朱骏的亮相会让“巴克莱资本”给美国老板一个交代:看,我们确实是在卖力工作找买家。事实上,《独立报》的消息就援引匿名的“内部人士”消息来源说:“现在俱乐部内部的气氛确实变乐观了,当然我们还没有接近完成任何收购。”
反正,就算没成,对朱骏和对利物浦来说,也没根毛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