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一再地向徐志强和沈烈凤提到,怎么看待武汉球迷没有中超比赛看这一事实时,他们两个都很沉闷,“向球迷道歉”,除了这些,没有更好的办法。在这个问题里待久了,就会引出新的问号:为什么一定要采用这样的极端措施?难道只有这条路走路?走这条路最终伤害的是谁?
“我们没有别的选择,”沈烈凤说。他说,这几天俱乐部正在做一件事,那就是今年联赛中出现的“奇怪判罚”的影像都收集起来,制作出短片,给总局领导看,给大家来看,在这么不公正不透明的部门的主持下的联赛是混乱的和充满的问题的,退出是不值得后悔的。关于资产的流失,沈烈凤说,“退出是为了阻止更多的流失”。
“如果有可能打中甲,你愿意不愿意?”我问。
“不!”沈烈凤回答。
“哪种情况下你们会重返中国足坛?”
“足协有了根本的改革,改变,不再是行政机构指挥职业联赛。”
对于足协7日下午公布的处罚决定,沈烈凤呲之以鼻:“足协的公信力何在?这个决定是足协,还是足球管理中心作出的?逻辑上是说不通的。自己不好好反思下一步应该怎么改进,却火急火燎地下处罚单子,简直是火上浇油。”
这位在行政岗位上工作多年的董事长认为,以他的工作经验,在这个时刻,足协正确的思路应该是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反思。为什么全国那么多的老百姓,那么多的媒体反对他们?
他说,这个决定很可笑,我们已经退出了,还怎么处罚?沈烈凤双目盯着我,认真地说:“我倒要看看,我们和足协,到底谁先垮掉!”然后,他意味深长地说:“在中国,什么事情好办?又什么事情办不成?”
汉作家胡发云这几天也在队里。他说,武汉俱乐部发生的这些事情,很值得来看看,来思考。这位59岁的前湖北作协理事,前中国作协会员,前武汉作协会员说,他三代喜欢足球,他的父亲看过李惠堂踢球。现在,他已经主动退出了所有的协会,专心著书。
对于这次武汉俱乐部退出中超和对中国足协的处事看法,作家有另外的看法。他说,如果我们只是把目光都集中在处罚的应该不应该,对不对上,那么就可能把这么一件能够影响足球未来发展道路和方向的事件淡漠化、简单化了。在足协的这个处罚上,在武汉俱乐部的激烈反应上,就这件事实的本身上,我们能够寻出矛盾的深层原因。并为解决矛盾和将来避免同样矛盾的爆发,提供经验的帮助。
胡发云说,目前言路稍开放的只是在体育和文艺两个领域,意识形态色彩非常淡薄。其实,这也是面向未来社会的一个试验田。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政治智慧,在这些方面放得更开一些,在这里建立一个现代民主社会体制,可以为未来提供经验。足球不是一个非常好的试验田吗?足球身上发生的问题,不正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缩影吗?
是呵。我想,当我们这件事情的前前后后捋清楚之后便会发现,这件事情的发生,发展,其实并没有十分复杂和特别的原因。在处理这件事的本身上,假如不是以“暴”制“暴”,假如不是只会抡起行政制裁的大棒,假如不是一味堵塞言路,假如不是为确立所谓的权威而无视别人的权益……这样的事情本来可以避免的,甚至可以及时化解的。但是,正是因为这么多的“不是”,才造成目前双败,甚至是秧及中国足球甚至更广而延之中国体育的多败局面。
当然,这些其实并不只是停留在处理方式的浅层表面,根子还在体制、机制上,甚至在价值观的问题上。改革和改变如果不从这方面着手,中国的足球,依然无路可走。依然是梦之队,依然是噩梦连连。
谁还愿意做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