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中超08转会透露两大趋势 外援冲击国字号非危言耸听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1月08日15:21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08年的转会市场较之以往的赛季仍出现了一些不同。与往年你一言我一语的抬价与砍价不同。08赛季的中超转会市场出现了买家持币观望,买家囤积居奇的局面。在转会市场开放的数日内,真正达成最终交易的可称寥寥无几。而08赛季转会呈现出的一些趋势,也决定了今年市场的冷淡局面。 老将新人均难寻东家 在目前的转会市场上,尽管中生代球员按照中国足协的核算系数将计算出高额的转会费。但昂贵的身价却并没有阻碍他们的转会前景。李玮峰,季铭义,张宝峰等正值当打之年的球员尽管身价昂贵,但依然受到了市场的热捧。 而与此对应的是,一些老将和年轻球员却难以找到自己的新归宿。不可否认的是,一些老将尽管已经度过了自己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但是其在场上的经验和应变能力依然是一些意图争冠或保级球队的宝贵财富。然而,下赛季定位争冠的球队在08赛季的转会市场上却将大部分老将纷纷出手。且由于目前没有任何一支球队将下赛季的目标定位为保级,这也让老将在转会市场上缺乏了吸引力。 不过相比于老将,一些二线梯队中的年轻球员却面临着下岗的威胁。在461人的庞大挂牌名单中,大部分都是球队中的替补球员或者梯队球员,这些人由于缺乏比赛经验且未来发展不被俱乐部看好,他们将是离“下岗”这个词最近的球员。 外援压缩本土球员空间 与以往的不同。近几年,随着双森,隆尼+捷尼亚等外援双星组合的集体走红,俱乐部队外援也不再是单单“修补球队弱点”的定位。在08赛季,无论是连沪这样的传统强队还是武汉,陕西这样的中游势力,都普遍计划将有限的三个登场外援名额,在有限的战术区域内集中使用来达到威力的最大值。 不过这种将几名外援形成局部战术团队的思路,不但让这些球队对外援产生更大的依赖性。且也压缩了本土球员的生存空间。 以前锋线为例,由于中超多支球队都将08年的锋线定义为了外援组合,这也让转会市场上的国产前锋们吃足了苦头,尤其是如杨林,王鹏这样的入选过国字号的前锋,顶着高额的身价却难有球队接手。 与此类似的是中场关键位置的选择上,各支球队也更多的依赖于外援的能力,如连沪京津这四支球队都在后腰的位置上为外援留定了名额。不过与马季奇这样的外籍中超抢断王的走红不同,厦门蓝狮的张天罡,上海申花的李钢这样在中超抢断榜和铲球帮上都名列前茅的队员却因各种原因难以找到如意的东家。而这种本土防守型后腰遭到冷遇,也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影响到国字号球队防守型中场的选拔培养。 (Lancelo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