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探营升班马绿城征战中超前景 想起中甲哭个稀里哗啦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1月29日12:06 足球-劲体育
记者白国华报道 22日的体测结束后,绿城队马上返回了老巢杭州,26日,记者的来临让他们有点意外,“联赛还没有开始呢,你们来这里干吗?”或许,中甲与中超的关注度的区别,绿城人还没有完全适应。 年终评奖,足球未获好评 日历翻到了2007年1月,离绿城冲上中超已经过去了将近三个月,但坐在中泰基地的办公室里,绿城老总沈强跟记者提起的,仍然是他在绿城六年走过的路。 2006年10月21日的下午,绿城在郑州挑战河南建业,沈强选择了在房间看电视,因为他担心自己的心脏承受不了90分钟强度的煎熬,终场前一分钟,赴南京观战的俱乐部工作人员从南京打来电话,称有有队1比0战胜了广州队,而在郑州,绿城的比赛正在加时一分钟,比分仍为1比1。“冲超了”,沈强的脑海中立即闪现出这样一个概念,于是他马上拨通了在现场观战的俱乐部副总鲍仲良的电话,电话一接通,鲍仲良激动地叫了起来:“沈总,冲超了,我们冲超了!” 那天,已经52岁的沈强是坐在酒店门前的台阶上等队员回来的。 “冲超让我长舒了一口气。这口气过后,新的压力又来了,人生总是过了一关又一关。”从回忆回到现实,沈强要面对的是,他要协助宋卫平,带领一支中超新军在联赛里站稳脚跟。 宋卫平的要求很高,即使球队冲上了中超,但是似乎没让他完全满意。在年终整个绿城集团的评奖中,绿城俱乐部只能评为良好,未获优秀,宋卫平的解释是,绿城是2005年中甲的第三名,在前两名升上中超以后,绿城理应是2006年中甲头名,最终绿城虽然冲超成功,但是却只能获得亚军,所有只能评良好,宋卫平说:“老沈啊,今年的中超再看吧。” 庆功会上,老板出奇激动 沈强的办公室旁边是宋卫平的办公室,宋卫平现在很少到球队来。办公室空着,但办公室的主人对于这支球队的影响力却无处不在,1月12日,浙江省体育局在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举行隆重的绿城冲超成功庆功表彰会,绿城获得省体育局80万元人民币的冲超奖,宋卫平本人则被授予“浙江省足球事业发展贡献奖”。 此等场合,宋卫平再次激动起来,他说:“如果过了五年,我们还没拿过中超的冠军,说明我们没有完成任务。”后来他开玩笑地称,“希望有朝一日我们拿了中超冠军,希望省体育局的奖金会更多些,锦旗更大一些。” 在绿城的队衣上,宋卫平也希望能绣上几颗闪亮的星星。这是绿城在冲上中超以后,宋卫平的新愿望。 留住人,还要留住心 能共患难,未必能共富贵,如果把升上中超当作一场小小的富贵的话,升班马们都是要经历这样的考验的。果然,河南建业的五名队员要求加薪无果后差点罢训,但是,浙江绿城却一片波澜不惊。 赛季结束后,绿城做了一个针对所有队员的问卷调查,其中一项,“下赛季你个人的打算”,所有的队员都选择了同样的答案———继续留队。 这一下子勾起了沈强的很多回忆。2002年是绿城最惨痛的一年,在13名主力被禁赛以后,俱乐部对队员们的工资进行下调,实力大为削弱,于是当时的队员俞峰拿着参赛队的名单去问沈强:“沈总,你看我们到底能赢谁?” 那一年,绿城实行的是封闭式加军事化的管理,每次比赛前,手机提前两天收掉,房间的电话线拔掉,沈强和其他的管理人员守在酒店大堂,下象棋一直下到深夜3点半,期间要不断地盯着球员房间,看看谁的房间还没有熄灯———这样的猫捉老鼠的游戏,能留住人,却未必能留住他们的心。 从2004年开始,绿城实施了走训制,俱乐部的稳定慢慢地显示了最大的吸引力,同时,原来的延边的队员已经走得七七八八,剩下的一帮年轻的队员。每次球员的家长到来,俱乐部都会和家长进行一次沟通,队员还要坚持ABC的学习,这些措施,慢慢让绿城成为一个极具凝聚力的集体。最重要的是,绿城从来不拖欠工资、奖金,还有比这个更有吸引力的吗? 记者问门将戚晓光,焦凤波,马成、唐晓菲这些队员是否有在杭州安家的打算,他们的回答是:“有这样的打算,很想买绿城的房子,希望集团和俱乐部能够给予价钱上的优惠。” 绿城把队员的心留住了,而队员们要做的是把绿城在中超的根留住。 绿城最大的问题仍然是经验。队中有过顶级联赛经验的不过是田野和马成两人。从中甲升到中超,没有人愿意再回到中甲去。冲进中超的那天,马成哭得稀里哗啦,因为他有种宿命的感觉。他一共打过三次中甲(甲B),2000年帮助八一队冲超,2004年帮助武汉队冲超,2006年是他到杭州的第一年,结果又帮助绿城冲超。“事不过三,我以后可不想再踢中甲了!” 如果真有宿命的话,那么保级,就是绿城今年最大的宿命。对于保级,队员们的信心都很足:“俱乐部稳定是个大前提,要是别的俱乐部在拖欠工资,那队员的水平再高都发挥不出来又有什么用呢?”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