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人球场和5000万投入--上海滩德比变成三国演义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1月01日10:41 《足球》报 |
记者姬宇阳上海报道 这是一件发生在珠海中邦成功冲超50多天前的小事,但是如今回过头再看这件小事,就会让人觉得意味深长。 8月底或者9月初,申花副总眭建华已经记不清具体是哪一天,他位于汉口路的办公室里忽然来了一位客人,此人正是珠海中邦俱乐部总经理邹忠伟。他和眭建华同为上海师范大学1980级的校友,两人还在一支球队里做过队友,邹忠伟前来拜访老同学,就是为中超而 来。他向申花副总借阅了有关中国足协对于中超俱乐部标准的很多文件,同时,也向眭建华咨询了很多关于中超球队管理方面的事宜。虽然那时距离中甲联赛结束还有两个多月,但是邹忠伟的这次拜访已经清楚地表明,珠海中邦对于“冲超”早已充满信心。申花和国际:没空管那么多 “昨晚我没有祝贺他们,因为我已经在一个多月前祝贺过他们了。”作为申花官员,眭建华对于珠海中邦顺利升入中超丝毫不感到意外。而申花中邦两家俱乐部高层官员的这次非正式会晤,也向外界早早地宣布了这样一个信息:将要在中超上海滩三国演义中亮相的中邦队注定不会以一个上海足坛颠覆者的形象出现,至少,他们不会成为第二个上海中远,他们比中远要低调得多,他们也比中远要温和得多。 必须承认,中邦选择在2004年10月30日完成自己冲超的最后一步,的确有点“胜不逢时”的感觉,在过去的一周,中国足球刚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震荡,而就在10月30日这天,人们更加关心的是北京现代队是否会按时参赛等等一些震荡后遗症,事实上,中邦的冲超成功并未在上海滩引起太大的震动,这一方面与足球大环境有关,而另一方面,今年上海足球整体走入低迷,足球在上海,已经不再是第一话题,申花和国际队每个主场大片大片空旷的看台,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现在还有空管那么多吗?”中邦升入中超的当天,当记者询问申花和中远两家俱乐部两位负责人的看法时,他们的态度出奇的冷淡。“只要我在申花有球踢,我就不会去他们那里。”一位申花主力球员也对记者的询问反应平淡,“现在不是两年前了,中邦不是中远,如果有人指望利用这个机会去中邦挣大钱,我估计他最终会失望的。” 一万人球场和5000万投入 事实上,中邦的确也是把自己定位在“上海新人”的位置上,他们并未打算喧宾夺主,比如,中邦俱乐部已经基本确定,他们将把自己的中超主场放在只能容纳一万多观众的浦东源深体育场,前提是中国足协会批准中邦的请求,因为如果按照中国足协关于中超的标准规定,源深是不可以做中超主场的,中超的主场观众容量至少应该在3万人以上。 但是也有一位上海足球圈内人士在闻讯后向记者打趣说:“别看源深小,明年,中邦主场的上座率没准会超过申花和国际队。”他所说的上座率并非是每场观众人数,同样进场1万人,源深会爆满,但是这1万人对于虹口足球场和上海体育场而言,却意味着惨不忍睹。 上海能否容纳第三支中超球队?这是人们现在最关心的事情,也是卫平和他的珠海中邦队现在最担心的事情,和同样征战过低级别联赛的中远队相比,现在的中邦队就球队阵容而言,却是一支上海色彩相当不浓厚的球队,除了总经理邹忠伟、主教练马良行和范志毅以外,这支球队的大多数球员都来自大连以及北方其他各地。上海球迷是否会迅速地将中邦队视为自己的第三支子弟兵队伍,至少到目前为止,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准确回答。 5000万——这是一位申花官员为中邦队算出的中超首个赛季投入底线,这其中,包括引进内外援的开销,也包括球队的工资奖金。“如果明年的中超联赛有降级,那5000万可能还不够。” “上海足球的格局不会被中邦改变。”中远俱乐部一位高层官员在第一时间得知中邦升入中超之后,对记者分析说,“为什么当初我们中远队升入甲A影响会那么大,首先,是因为我们的出现打破了快10年的申花一家垄断的格局,所有球迷觉得新鲜刺激,而且我们为了打好甲A肯投入。我们迅速地让自己的实力和申花平起平坐,这样的德比上海球迷才会去关注,但是我觉得中邦现在不一样。中邦现在需要赢得的只是在上海滩拥有一席之地,而不是要取代谁的地位,就拿球队基地设施、球队阵容来讲,别说赶上申花,就是要赶上我们国际队,都要花很长时间,外加很大的代价!” “1+1+1”小于1? 显然,无论是申花还是中远,在他们眼中,中邦还不足以给他们中的任何一家构成威胁,但中远和申花同样也必须意识到:现在没有威胁,并不表明将来也没有威胁!卫平的性格人们都非常了解,如果要比在足球圈内的资历,无论是申花和中远俱乐部的现任老总,都无法和卫平相比,从当初的上海浦东队开始,到后来的联洋8848队,再到今天的“准中超”中邦队。在卫平淡出足球圈的两年里,他仍然没有完全脱离自己和中国足球的关系。2002年世界杯之前,卫平又邀请中国国家队在上海联洋社区进行了世界杯前的最后备战,而国际队大牌申思将自己的婚礼放在了联洋社区举行,并且也在联洋社区的别墅区和卫平做起了邻居,这一系列看似琐碎的事情,也充分说明了卫平在足球圈内的特殊地位。 在外人的想象中,拥有三支中超球队绝对是上海的无上光荣,但是他们从未看到,在这光荣的背后,上海足球在中国足坛的整体实力和过去相比却未有显著提升。目前国家队中上海球员人数的日渐减少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虽然去年申花和国际联手为末代甲A谱写了一曲属于上海的夺冠二重唱,而上海滩巅峰德比也一度成为中国足球最吸引眼球的闪光点。但是你同样也必须看到,在2002年赛季和正在进行的2004赛季里,上海双雄的表现却让人极度失望,1加1小于1的怪现象也成为上海德比的一大软肋。 “德比,不过是我当初那些人打来打去。”已经义无反顾投身F1的前申花老总郁知非对于德比这个名词一直不怎么感冒,“我们当年的申花不管怎么说,每年联赛基本都在前三名,除了冠军还拿过几个第二,但是现在你看看两支球队的名次? 持续了三年的“楚汉相争”终于被“三国演义”所替代,作为上海德比的第三者,中邦当然不甘心做上海滩德比大战的配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