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1美国公开赛没“老虎” 也不缺少兴奋点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6月25日14:33  南方都市报
这个计分榜比国内赛事的计分榜“寒酸”。叶子 摄这个计分榜比国内赛事的计分榜“寒酸”。叶子 摄

  摘要:6月16-19日,每年一度的高尔夫四大满贯之一——— 美国公开赛在马里兰州国会乡村俱乐部举行。对于全世界顶级球手而言,这是一场巅峰对决;而对于美国观众而言,这是全国球迷的一次盛大聚会。

 麦克罗伊已有不少粉丝。IC图片 麦克罗伊已有不少粉丝。IC图片
 球场内有地图指引球迷。IC图片 球场内有地图指引球迷。IC图片
球迷观赛球迷观赛

  编者按:2011年美国高尔夫公开赛北京时间本周一落幕。对于国内大多数高尔夫爱好者和球迷来说,亲临现场观看大满贯赛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历史上有机会去现场采访的中国内地记者也为数不多。美国公开赛有何魅力和特点?就让两位亲历本届赛事的记者分享一下他们的见闻和感受吧。

  6月16-19日,每年一度的高尔夫四大满贯之一——— 美国公开赛在马里兰州国会乡村俱乐部举行。对于全世界顶级球手而言,这是一场巅峰对决;而对于美国观众而言,这是全国球迷的一次盛大聚会。

  国会乡村俱乐部也停车难

  国会乡村俱乐部在马里兰州中南部偏西,紧邻华盛顿特区和弗吉尼亚州。由于处于美国中东部,又在首都附近,所以到达这一地区的交通十分便利。

  尽管如此,这场大赛还是给当地的交通带来巨大考验。由于球会紧邻河道,内部也没有大面积停车场,所以停车便成了难题。球会周边大多数私人住宅前的空地在周一就成了停车场,到处都标着“ParkH ere”的标志,停车费也随着正赛的到来而水涨船高,从练习轮的20-30美元一直涨到决赛轮的50-60美元。即使这样,车位还是供不应求。原本球会前的路并不宽阔,在比赛时两侧又拓出人行道,并用围挡隔离,所以道路更加拥堵,观众只能通过临时架起的桥穿过马路进入球会。

  正因如此,很多人选择了公共交通。在马里兰、弗吉尼亚和华盛顿地区,坐地铁到贝塞斯达或友谊高地,再转公交车都可以到达国会乡村俱乐部。平时坐这条线路公交车的人很少,但这些天却增加了3倍,原本人人有座的车厢也变得拥挤不堪。看球的观众非常好辨认,他们穿着高尔夫服装和运动鞋,戴着球帽,甚至把有挂绳的门票直接戴在胸前。四天比赛,在公交站等车的人越来越多,有的是一家几口人、有的是几个年轻人,更多的是老夫妻。等车时,球迷是闲不住的,有的聊球,有的拿雨伞练挥杆,但大家都很心急。16日那天,公交车比正常时间晚发了15分钟,结果引起观众极大不满。一位急性子的球迷对司机抱怨:“你要赔我们球票!”也有幽默的观众,听说我是专程来报道比赛的,开玩笑地对司机说:“快点儿,不要影响中国媒体看比赛,他是要出书的!”

  美国球迷也不全“粉”伍兹

  公交车上,几乎80%的人是看比赛去的,因此很多站都不用停。从始发站到球会大约40分钟,这段时间便成了我和球迷聊天最好的机会。美国球迷基本上分为三类:跟特定球手、跟领先球手、在固定地点。一位中年人告诉我,他们很希望米克尔森赢球,如果他出现在领先组那就再好不过了,因为他们只看领先组;而一些年轻人则表示只看里奇·福勒或是达斯汀·约翰逊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和我们年龄接近,看起来更有感觉。”

  而在固定位置看球的人也很有福:国会乡村的第10洞对面有很大一片空地,可以看清第10洞全貌和第18洞果岭。“我们是第一次看美国公开赛。很早之前就看了球场地图,选好了看比赛的地方。”带着一家子来看球的男子告诉我。对于老虎伍兹缺席美国公开赛的事情,观众看法不一。有人说伍兹是这个时代的标志,尤其是对美国青年人来说,他们记忆中的美国公开赛少不了他。伍兹最伟大的纪录就是连赢四场大满贯,而第一场便是从2000年美国公开赛开始的,因此人们对他的记忆也与美国公开赛联系在一起。

  最有意思的是,在去往美国的飞机上,邻座的老外得知我是去报道美国公开赛时,第一反应就是:“这次比赛没有老虎啊。”言外之意很好奇:没有老虎你去看什么?有人力挺伍兹,也有人不以为然。一位上了年纪的观众说:“我不关心他的绯闻,但如果他不能像以前那样打球,我就会看其他球手。我看比赛还是以精彩击球为主,而不是关注一个发挥不佳或是根本不能参赛的球手,不管他有什么原因。”

  大师赛为小麦积累了人气

  虽然伍兹没有参赛,但是所有人都在这场比赛找到了兴奋点,那就是罗里·麦克罗伊。

  尽管马里兰这一周的天气时而暴雨时而暴晒,但麦克罗伊的发挥却从未这么稳定过。在向来宣称难度最高的美国公开赛,22岁的北爱尔兰人藐视一切困难,在首轮便打出65杆(-6)的成绩,领先第二名3杆。今年的大师赛麦克罗伊虽然在决赛崩盘,但仍然在美国聚集了相当高的人气,尤其是年轻的球迷。从练习轮开始,便有大量球迷追随,他们疯狂地喊着罗里的名字,在会所前和转洞的口见缝插针地索要签名。这一点就连麦克罗伊自己都没有想到,但很快融入人群,非常友好地和观众打招呼。“这种感觉就像在家乡比赛。一个外国人在美国居然能有那么多球迷,真是出乎我的预料。”北爱尔兰人后来说。

  麦克罗伊在大满贯第一轮领先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但在最后一轮崩盘也不是新鲜事。首轮过后,不出所料,媒体便围绕他在大满贯上的领先和崩盘展开了提问。麦克罗伊的反应非常成熟,看不出有丝毫难堪或是气恼,先是表示从奥古斯塔学到了经验,再说自己不会总想着过去,最后掷地有声地说:“无论你们是否看好我,我不在乎。我会证明给你们看的。”回答理智而有个性。

  麦克罗伊说到做到。当最后一天他和梁容银打到18号洞的时候,人群已经沸腾了。除了准备击球和挥杆瞬间,人们一直在喊着球手的名字。麦克罗伊打完第二杆,已是一脸轻松。他率性地摘下了帽子,昂着头向果岭走去,那种感觉就像是走向领奖台。随着他的第二推入洞,人们见证美国公开赛最低杆数新纪录的诞生———268杆(-16)。这时的麦克罗伊情绪已不那么激动,只是握拳挥动着手臂,笑容更加灿烂。事实上,对于这场早知胜局的比赛,他一路都在笑,现在只是美梦成真。特约记者 叶子

  我在现场 传统使专业性延续

  在USGA (美国高尔夫球协会)2011年主办的15场赛事中,美国公开赛无疑是最重要的一场。作为主办方,美国高协各级领导亲临现场,并且亲自参与到赛事的运作中。正是这样的“传统”,才使得美国公开赛的专业性得以延续,也使各级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得以提高。

  美国公开赛是美国高协最重要的经济来源,赛事的赞助、门票、纪念品收入、电视转播费是其中的主要部分,但比赛现场却看不到任何一个赞助商的广告牌。

  有些地方看似“简陋”,却体现着历史。在练习场和媒体中心的主计分榜上,球员的名字和成绩都是“老英国体”,虽然现在不再像以前那样纯手写,但也让人感觉很有历史。每个果岭的后方都有观众看台,但座位是一排排的长条木板,漆成墨绿色,而不是常见的塑钢座椅,看得出是主办方使用多年的“老古董”。

  现场搭建的看台、摄像机塔台,周边包着的是一种墨绿色的纤维网。凑近看,感觉这东西不应该出现在大满贯的赛场上,但是站在远处的观众关注点已经全在果岭上,没人会在意这块围布是否精致,只要不被大风掀起,能挡住后面的支架,就起到了它的作用。(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所以,美国公开赛注重的只是能够创造收入的部分,至于装饰则无关紧要,只要达到基本的功能就行,无需奢华。周末的普通门票,一张125美元,饮食至少10美元,再加饮料10美元,纪念品商店,平均每人消费50元,保守估算每人200美元,一天3.5万人,就是700万美元。也就是说,这个比赛光是从观众口袋中就能收入近2000万美元。但是,因为球员水平高,球场设置好,观众掏钱也觉得很舒服,花钱是在买享受。特约记者 赖贺斌

  高论

  麦克罗伊不是“老虎”

  不得不承认,麦克罗伊与伍兹有诸多相似之处:天才少年禀赋过人、完美的挥杆节奏、自信且坚忍、一个足以影响一生的好爸爸……但小麦注定不是伍兹,即使是在高坛望穿秋水地期盼新偶像横空出世的今天,把小麦义无反顾地推到风口浪尖,似乎也还为时过早,兴奋有余,冷静不足。

  成绩要全面分析比较。1997年名人赛,21岁的伍兹收获了其第一个大满贯冠军,而这是他转职业后参加的首个大满贯赛;2011年美国公开赛,22岁的小麦捧起其首个大满贯冠军奖杯,而这是其十场大满贯赛后的回报。小麦总共参加了107场欧巡赛和美巡赛,却只赢3场;伍兹参加107场欧巡赛和美巡赛的时候已经赢得了31个冠军,包括5场大满贯赛,其中4场大满贯赛是在294天之内赢得。

  出身决定影响力。伍兹的多国血统、肤色、身世,决定了其特殊且世界性的名片,加之其生在开放、发达的美国,是高尔夫运动发展最完善、高尔夫职业巡回赛商业运作最成功的地方,偶像的包装、宣传、推广自然到位,为伍兹的神话起到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而小麦身份平平,毫无噱头,外表亲和,奉欧洲文化为圭臬,不太可能在以美国为主导的高尔夫秩序中成为超级精神领袖,美国人更加难以主动塑造其“超现实”的一面。

  时势造英雄。伍兹的出现更多的是时代的选择,说千载难逢也不为过,跟他同龄的球员中,没有人能与之抗衡。伍兹统治高坛的十年完全可以看作是上帝的安排,伍兹就是那个被赋予使命之神,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能被复制的。小麦的时代青年才俊云集,看这两年的成绩颇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架势,众多的年轻人组成强大多元的团体,完成了伍兹一人时代的软更迭,自然且符合规律,高坛依旧笑春风。上帝在云端点了点头,说了句:殊途同归啊殊途同归!       曾梅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1美国高尔夫公开赛专题 

更多关于 高尔夫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