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届弹指一挥间 中国业余公开赛辉煌依旧前程似锦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1月13日17:10  《羊城晚报-高尔夫周刊》
20届弹指一挥间中国业余公开赛辉煌依旧前程似锦



  在第二次延长赛,韩国选手严载雄终于顶不住压力吞下三推,将国家队的霍伟推上第20 届中国业余高尔夫公开赛冠军的领奖台。看着国家队的球员在球道边将霍伟高高抛起,人群中一位长者笑得格外开心:“这次比赛好啊。你看,这么多的媒体都来报道了……”他,便是中国业余公开赛的发起者,有新中国高尔夫“教父”之称的戴耀宗。

  昨天,曾经的窗口

  1984 年,当戴耀宗成为中山温泉高尔夫球会总经理的时候,球场里打球的几乎都是外国人。于是,戴耀宗拉来一批年轻人开始培训。只过了一年多的时间,他们已经打得有模有样。“我当时这么想的:练了这么长的时间,如果没有比赛的机会,实在是很可惜。”戴耀宗说。正是出于不要浪费了这批苗子的初衷,让戴耀宗动了办业余公开赛的念头。

  当初创办业余公开赛,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戴耀宗找到香港高尔夫球协会请教,决定把比赛安排在当年香港业余公开赛之后举办。原因很简单,就是迁就国际上业余好手们的参赛档期,好让他们打完香港业余公开赛后来广东再打一项比赛。就这么借着一点香港业余公开赛的东风,中国业余公开赛于1986 年正式开始了。

  “刚开始引高尔夫进来的时候,可能很多外国人还不知道中国有球场。”说起20 年前的历史,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王立伟呵呵一笑。在他看来,业余公开赛不仅是竞技的平台,更是打开了中国高尔夫与世界交流的窗口。“我们的选手,得到了锻炼。可除此以外呢?还有我们的球场、我们的管理人员、赛事的组织……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和高尔夫球员来中国打比赛,不仅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了解,也让我们的高尔夫人才得到锻炼的机会。”在王立伟看来,在加深中外高尔夫交流的层面上,中国业余公开赛意义重大。

  翻开这20 届的业余公开赛冠军名册,里面不乏我们熟悉的身影。正如戴耀宗所言,前两届比赛,都是外国高手来国内打比赛,我们的选手陪着别人玩。第一位“国产”业余公开赛冠军,是中国第一代职业高尔夫球手郑文根。打那以后,程军拿了两届冠军,张连伟和梁文冲各赢三届。如今初登职业球坛的古翠林和昊康春,也都有在业余公开赛折桂的经历。戴耀宗如数家珍地列举着这20 届以来的冠军,感慨地回忆道:“我们的优秀选手,都通过业余公开赛这个窗口得到了提升啊。”

  今天,重回广东

  在中山温泉球会,中国业余高尔夫公开赛办了整整10 年。“那时候,已经有了不错的延续性……”说到这里,戴耀宗止住了话头。他说得更多的一句话,是“不要看以前,要看以后”。事实上,第20 届中国业余公开赛准备略显仓促。从筹备到开赛,只有不到l 个月的时间。由于时间紧迫,报名时间有限,不少国外业余好手都无缘这次赛事。难怪老戴看了两天比赛后说:“球手的水平没有我们以前的厉害。”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四部部长杨杰也承认,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招商难度甚大。而且在档期上也不合,因此这次没有举办女子组的比赛。

  尽管如此,戴耀宗对重新回到广东的业余公开赛,还是给出了“认真”的评价。在他看来,赛事保持了以往业余公开赛的很多传统,组织上处处突显了认真的态度,而且场地的条件、组织方的人员素质也相当不错,“如果时间多一点,会更加好”。

  对广东而言,业余公开赛的回归也填补了一大空缺。在北京和上海,目前都已经有欧巡赛认可的赛事落地。相比之下,能稳定在广东进行的赛事只有观澜湖世界杯和美的精英赛。用王立伟的话说,就是“高级别的赛事还不够”。因此在广东省高协的努力下,中国业余公开赛于今年回归,而且一待就是六年。对新中国高尔夫运动的桥头堡广东来说,这样的比赛多多益善。

  明天,做国际一流业余公开赛

  在谈到业余公开赛的未来时,中高协的官员都选择了“做世界一流的业余公开赛”。

  对这个目标,“一哥”张连伟的回答是,“在中国高尔夫的第三个十年,很有希望。”对已经有20 届历史的中国业余公开赛来说,如何吸引更多高水平选手参赛以提高影响力,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我们什么都不缺,就是缺时间。”这是戴耀宗的回答。在高尔夫球圈闯荡多年的他,直言中国高尔夫经常“原地踏步”。所以,他的建议似乎也有些“怀旧”。戴耀宗建议说,在比赛日期的选择上,不如考虑重新安排在香港业余公开赛前后进行。毕竟香港业余公开赛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具有相当的国际影响力。中国业余公开赛若能与之前后脚进行,有希望得到更多好球员的青睐。而且针对第20 届赛事筹备时间短的问题,戴总更建议在今年4 、5 月左右就要开始报名工作,并且做一个赛事的英文官方网站,以方便世界各地的球手报名参赛。

  其实,2008 年中国业余公开赛的计划早已被安排好。今年11 月,第21 届的比赛将继续在南海桃园球会进行。与第20 届不一样的地方,是年底的比赛将引人资格赛,并重新纳人女子组比赛。用王立伟的话说,就是用尽量少的钱办尽量多的事。“我们的选手出外参赛,开销肯定很大。还不如把国内的比赛做好,让外国选手来陪我们的球手提高。这么做,成本低,锻炼大。”(文/本报记者 彭浩 摄影/高友)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