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势必超越日本和韩国 未来的亚洲高尔夫中心在中国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11月20日15:00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2007年7月25日:据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经商处官方网站披露的消息显示,中国工商银行的股票价格上涨,从而使其市场资本总额达到了2540亿美元,超过美国花旗银行的251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银行。

  2007年8月28日:日本股市收盘市值为47000亿美元,而中国市场海内外上市企业的合并市值为47200亿美元,中国股市市值首次超过了日本股市市值。

  2007年11月5日,中国石油在上海证交所上市,其开盘市值11081.94亿美元也超过埃克森美孚目前的总市值4876.82亿美元(根据彭博数据),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值公司。

  以上内容随便在搜索引擎上搜一下,就会有成千上万的相关网页呈现在我们面前。先抛开这些现象的时间及涨跌因素,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在世界经济体中正日益强大。正是由于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世界500强企业纷纷把目光的投向中国,他们在中国的表现将决定他们未来20-30年中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笔者是从事高尔夫行业的,关注高尔夫行业的机会比较多一些,在此想发表一下个人对中国高尔夫市场的看法:2020年前后,中国将超越日本,成为亚洲的高尔夫中心!

  一、经济增长潜力无穷

  中国经济的增长正在使更多的人富起来。在刚刚结束的十七大会议中,国家主席胡锦涛代表中央委员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人均GDP为7078元,按当年

汇率折算为约856美元。如果2020年实现翻两番,那么到时候人均GDP应该达到3500美元左右。

  国家统计局根据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06年底中国大陆城镇人口为5.77亿,农村人口为7.37亿。中国城市化进程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笔者大概估算了一下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京津冀经济圈内的总人口数量已接近2亿,如果加上中国较大的省会城市,大中城市的总人口达到3.5亿,城市人口将近是日本总人口的3倍。正是因为中国庞大的城市人口和来势汹涌的城市化进程使得中国高尔夫球场数量在近几年间达到近30%的增长速度。

  根据国际市场发展的报告统计,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或人均年纯收入达到500至800美元的时候,整个社会就会进入休闲消费的急剧扩张期。当人均年收入达到1万美元时,高尔夫运动即会得到飞速发展,6-70年代的美国、80年代的日本、90年代的韩国就是很好的例子。中国目前年收入在1万美金以上的人在3000万以上。相对于中国的400万高尔夫人口规模,爆炸性增长的时代已经来临。

  高尔夫球有多大的魅力能让这么多人为之向往?笔者的一个朋友用很朴实的比喻做出了这样回答:“我们整天住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上班下班,上车下车,缺乏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如果每周能在高尔夫球场上走上几个小时,就算是不打球,也是一种享受,你如果把这些消费看作是对自己身心健康的一种投资,这样的花费是超值的!”

  快速的经济增长,庞大的高收入人群,再加上高尔夫的独特魅力,这些必要的因素构成了中国将成为亚洲高尔夫中心的最基本条件。

  二、地域辽阔资源丰富;

  韩国土地面积只有中国山东省的一半大小,高尔夫球场数为300家左右;日本的国土面积为中国的二十五分之一,高尔夫球场数量为2600家左右;而中国目前加上正在建设中的球场,总数量也不过才400座(按18洞一座计算,不包括中国台湾的80多座球场)。与辽阔的国土面积相比,与5.77亿城镇人口相比,400座球场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诚然,建造高尔夫球场不但需要辽阔的土地,更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经济发展规模,过度的投资如果不能产生相当的回报收益将会对经济增长构成严重威胁,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可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中国正以两位数快速增长的高尔夫人口,同时,临国的韩国和日本也正将中国作为他们进行高尔夫旅游的首选目的地,这一切都说明中国的高尔夫正步入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曾经有很多人反对中国建造更多的高尔夫球场,其中不乏一些学者和专家,他们是从两个方面进行剖析,一是人多地少,这是基本国情;二是污染环境;是不是真的污染环境我们就不多说了,这个问题说的太多了,实事胜于雄辩,中国的高尔夫发展二十多年了,对于环境的影响到底是好是坏大家有目共睹。

  了解日本的人都知道,日本国土的四分之三为山地,另外四分之一是临海的平原与山脉之间的盆地,日本有东日本火山带与西日本火山带。这两大火山带里有160座以上的活火山和休眠火山,是世界上著名的火山国。由于地震多发、火山活动频繁、地壳很不安定,由此形成的众多的湖泊和沼泽地。相对于国土面积只有中国的二十五分之一,人口确是中国的十分之一的日本,土地比中国更要短缺,为什么日本还有这么多的高尔夫球场?

  我们再看一下美国的拉斯威加斯,一个诞生于西部沙漠的繁华都市,其中不乏举世瞩目的顶级高尔夫球场。除了政府对这一地区发展的政策支持外,还可以看到美国人在西部大开发中战胜自然,改善自然的决心和勇气!据中国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中国只有20亿亩耕地,而可利用的荒山、荒滩面积达50亿亩”。按一个标准高尔夫球场占地1000亩计算,利用好1000万亩荒滩,就可以建造1万座高尔夫球场,这才只占可利用荒山、荒滩面积的五百分之一。

  在2005年4月,尊尼获加精英赛在北京华彬庄园高尔夫俱乐部举行,总奖金125万英镑,吸引了全球60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顶级球员齐聚中国。全球40多个国家电视台转播了这一盛况,赛前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在华彬庄园采访了参加新闻发布会的原北京市市长张百发,这位退休后喜欢上打高尔夫的老人说出了华彬庄园高尔夫建造之初的情形:春天废纸塑料袋满天飞,夏天臭气熏天、鼠蝇横行。谁曾想到如今连外国球员都叹为观止的华彬庄园高尔夫球场就是在这样的垃圾场上建起来的。

  利用荒山、荒滩修建高尔夫球场是发展高尔夫运动的世界性潮流,如果能很好地利用中国50亿亩荒山、荒滩的改造,不但有利于国土资源及环境的保护,而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为越来越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民提供更多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同时还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地区的旅游资源收入,这将是利国利民的创世之举!

  三、制造中心得天独厚:

  参与高尔夫运动首先要考虑购买一套球杆。世界各大品牌的高尔夫球具当中有70-80%来自中国台湾和中国广东,自20世纪末本世纪初,中国广东地区出口的高尔夫球具占据绝对优势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新华网广东报道称:“据黄埔海关统计,2005年前三季度,出口该类产品总值3.2亿美元,同比增长41%。2001年高尔夫球具出口额1.4亿美元,到2002年迅猛增长到1.9亿美元,再到2003年出口2.5亿美元,2004年增长到3.1亿美元,高尔夫球具出口呈逐年增长势头。”

  近年来高尔夫球具的生产日益显示其在体育产业中的重要,就在2007年初,世界高尔夫领导品牌NIKE正式登陆中国。作为NIKE的老对手,阿迪达斯旗下的“TaylorMade”更是加大了中国市场的营销力度。对于全球高尔夫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的中国,谁也不想慢对手半步。国外的许多知名品牌也纷纷在中国兴建生产基地,在这一种大的产业推动背景下,高尔夫球具的生产、研发技术及产品流行趋势也随之来到中国。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一个出口大国同时也变成了一个消费大国,中国本土品牌生产的高尔夫产品正是基于这种背景下已开始崭露头角,高尔夫球具本国的产销呈现稳步增长之势。产业化的生产基地使得本土高尔夫球具制造商在获得新技术的同时,国产品牌在价格上也占据绝对优势,这将对于中国高尔夫运动的普及起到有力的支撑。

  四、地理位置占尽先机;

  中国辽阔的地域和丰富名胜古迹,再加上与韩、日这样的高尔夫强国相临,中国发展高尔夫运动在地理位置上占尽先机。为了更加详细地说明这一特点,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亚洲临国的高尔夫发展史。

  日本:

  日本几乎是全民高尔夫,弹丸之地却拥有2600多个高尔夫球场,1300多万高尔夫人口。

  高尔夫在日本明治时代传入日本,第一家高尔夫球场由一个英国人在神户创建,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高尔夫在战前还只是日本一部分上流阶层的消遣,战后,在日本的神奈川高尔夫俱乐部举行了日本人和在日美军夫人高尔夫亲善比赛,由此日本女子高尔夫比赛作为一项竞技比赛兴起。

  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后,日本对体育的理解和概念的认识产生深刻的变化,高尔夫球场使用频率呈现出增长的势头。1968年日本女子高尔夫公开赛创立;

  1973年日本高尔夫巡回赛诞生;1975年7月,在日本高尔夫学生协会的牵线下,富士山美国、日本高尔夫学院锦标赛创立,以国际友谊的旗帜拉近了美、日高尔夫的距离,也为日本高尔夫的发展推波助澜。

  高尔夫热潮在日本全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八十年代达到高峰,当时每年去高尔夫球场的人高达1亿人次。

  1993年后,受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高尔夫持续低迷,一派不景气,打高尔夫的人少了许多,全国有几百家高尔夫球场倒闭,每年到高尔夫球场打球的人为8000万人次,减少了两成,消费水平也随之下降。

  近年来,宫里蓝的出现为日本高尔夫注入了新鲜血液。如今,全日本约有2600个球场,仍然是美国以外拥有高尔夫球场最多的国家。由民间经营的高尔夫球场有1400家左右,高尔夫人口已达1300万。

  由于地少人多,日本国内的高尔夫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20世纪末,日本的投资商开始把目光投向本土以外的地区,美国的夏威夷有60多座高尔夫球场,其中有20多座被日本人收入囊中。包括美国国宝级的圆石滩高尔夫球场,也曾经被日本投资商收购过。在中国,很多球场都能看到日本投资商的身影。

  韩国

  韩国是在各方面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高尔夫强国。韩国总人口5千多万,高尔夫人口500多万,点总人口的10%。由土地有限(国土面积仅有山东省的一半),韩国高尔夫曾经遭到政府的打压。目前韩国境内运营的高尔夫球场有300多个,高尔夫练习场却在城市的周边随处可见,由于打球的人太多,练习场往往有4-5层高,这也是韩国高尔夫练习场的一大特色。

  由于受海洋暖流及东南亚潮湿季风的影响,韩国具有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双重特征。春秋短,夏冬长,雨雪丰富。韩国每年有近4个月不适益在户外开展高尔夫运动。再加上国内球场资源有限,打球费用居高不下,经常订不上球场或者要排队等候的事时有发生,来自韩国关税厅的统计数据也显示,2003年前6个月,携带着高尔夫运动器材向海关申报赴国外打高尔夫的游客为53087人,比02年同期的43328人增加了22.5%,比2001年上半年赴国外打高尔夫的游客24384人大幅增长了117.7%。

  2001年,海南开通三亚到首尔的第一架旅游包机。当年,韩国游客达到3.4万人,跃居海南第一客源国。此后,韩国市场稳步发展。

  2006年上半年海南接待韩国游客8.6万人次,比05全年总和还多出3.2万人次。全年接待量突破20万人次。

  据统计,2006年韩国在海外的观光旅游事业上花费了超过了108亿美元,该国私有休闲产业学院表示,在2006年,大约635,000 韩国人花费了11.8亿美元在国外高尔夫球旅行上。

  由于中国与韩国相临,交通便利,再加上中国近年来高尔夫球场数量剧增,中国已成为韩国背包客的首要目的国.

  泰国

  泰国国土面积五十万平方公里,总人口六千余万,高尔夫球场300多个,打球人口200多万。泰国交通方便,打球便宜,球童服务特别,高球旅游概念宣传早,球场里放眼望去不少打球的都来自韩国、日本、中国等地。

  1923年,泰国最高王权的国王Vajiravudh同意在华欣地区建造华欣高尔夫球场(Royal huahin golf course)。 同意成立了泰国高尔夫球协会,并让泰国王子亲自监督华欣球场的建造和出任第一任高尔夫球协会会长。泰国高尔夫公开赛1965年诞生,成为亚洲巡回赛的第五站赛事。该比赛随着泰国高尔夫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一项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尔夫赛事。

  1965年之后,泰国高尔夫随着泰国旅游业的兴起而发达。如今,人们津津乐道泰国高尔夫时,总是会提起首都曼谷那瓦塔斯高尔夫球场,该球会因1975年举办国内最盛大的高尔夫赛事—世界杯而名噪一时。泰国高尔夫球场兴建最为迅速的时期是19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早期,97年经济危机之后,球场兴建的速度虽然缓慢下来,但是还是有许多球场竣工或是在建。现在,泰国球场数量已经超过300家,并且以一月建成一个球场的速度发展。泰国由北部山区丛林、东北部属湄公河流域、中部平原和南部半岛四个主要区域构成,属热带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8度,泰国没有冬天,球场是常年开放的。曼谷是泰国发展高尔夫的重镇,市中心周边球场相当多,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据中国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自97年以来,中国出境游人次以每年27.3%的速度增长,2003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已经超过日本,04年达到2885万人次,06年突破4000万人次,成为亚洲第一大客源国。综上所述,中国在高尔夫普及化道路上受益于来自亚洲高尔夫强国的优质资源;日本和韩国不仅为中国带来了建设球场的资金和管理技术,而且也为中国输入了大量的高尔夫消费人口,泰国和马来本亚等东南亚国家为中国带来了推广高尔夫旅游的宝贵经验,同时全面带动了中国高尔夫人口的快速增长。中国地域辽阔,广东、海南、云南等地一年四季都可以开展高尔夫运动,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也将为中国成为亚洲高尔夫大国奠定基础。

  笔者从10月初第八届全国高尔夫球会总经理联谊会上获悉,海南岛为发展高端旅游市场,计划在海南岛修建100座高尔夫球场的目标正在逐步地实施,云南省计划再增加10座高尔夫球场以满足更多境外人士来云南打球的愿望。我们相信,在政府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管理下,中国的高尔夫产业一定会健康持续地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顶级赛事齐聚中国;

  一个地区的高尔夫赛事规模能反映出这个地区的高尔夫发展水平,同时也能反映出对这个地区高尔夫发展的重视程度。中国高尔夫的发展历史刚刚走过23个年头,相对于国际高尔夫大国而言,中国还只是高尔夫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中国经济持续的活跃,近20年的经济发展成就赶上了西方国家100年发展,谁又能说高尔夫领域不会以这样的速度赶超高尔夫大国?正是基于这样的发展机遇,全世界的高尔夫巨头及赞助商们纷纷向中国伸出了橄榄枝。

  2006年底,美国PGATOUR(高尔夫职业高尔夫巡回赛)授权广东数字频道直播美国巡回赛。美国巡回赛是目前世界上运营规模最大,运营最为成功的高尔夫巡回赛之一。此事件标志着美巡赛的下一个市场目标已经锁定中国。像NBA官方一样,高调进入中国的目的在于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

  2005年,总奖金额高达500万美金汇丰银行冠军赛落户上海,至今已连续举办三届,泰格-伍兹两度造访,在全球引起轰动;同年,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巡回赛—中国巡回赛,欧米茄集团为此投下巨资;

  宝马亚洲公开赛一直将中国上海设为主办地;

  2006年春天,经亚洲巡回赛认可的北京公开赛在北京华彬庄园拉开帷幕,标志着中国以城市命名的公开赛进入全新的发展期;

  2007年,经欧洲巡回赛、亚洲巡回赛认可的VOLVO中国公开赛再度与中国高尔夫协会续约十年;

  2007年起,未来12年,被誉为高尔夫“奥林匹克”的世界杯落户深圳观澜湖!就在世界杯落户观澜湖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观澜湖球会主席朱树豪博士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你认为观澜湖为什么能够拿到连续12年高尔夫世界杯的主办权?“这次我们成功赢得12年高尔夫世界杯的主办权,是得到了国际高尔夫协会、世界五大洲职业高协和日本职业高协的一致同意和共同支持。他们有一个共识,就是高尔夫未来最大的市场是在亚太地区,高尔夫要成为全球化的运动,也必须在亚太和中国进行推广普及。而把主办权交给观澜湖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同时也是把高尔夫旅游和高尔夫经贸活动带向真正的全球化的最佳方式。”

  本世纪以来,泰格-伍兹、菲尔-米克尔森、维杰-辛格、蒙哥马利、雷蒂夫-古森……无数的世界级大牌巨星纷纷踏进中国的高尔夫球场,世界各大新闻媒体也纷纷聚焦中国。亚洲其它国家眼红了,中国的高尔夫爱好者沸腾了,这些大牌巨星不但为中国观众上演了高水平的顶级赛事,他们也将中国的高尔夫球场推向了世界,他们对于中国高尔夫运动的推广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在“世界经济看亚洲,亚洲的中心在中国”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谁又能忽略了高尔夫在中国的发展?谁又会怀疑中国将成为亚洲的高尔夫中心?

  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005年6月9日下午,第一届亚洲高尔夫球股东协会(AGCOA)主席的投票选举活动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最终经过投票,华彬集团董事局主席严彬博士当选为首任主席。国际高尔夫球业主协会(NGCOA)代表认为,严彬博士当选亚洲高尔夫球业主协会主席是众望所归,华彬国际集团旗下的华彬庄园球场在硬件环境、综合设施以及服务等方面均是亚洲一流,多次圆满承办国际高尔夫球大赛,得到业内高度赞誉、并多次获奖。华彬庄园已是一个国际品牌,这些是严彬博士当选的主要原因,相信他有实力代表并引领亚洲高尔夫业主走向全球。

  2007年10月15日:美国权威的《Golf Inc》杂志公布了一年一度的“世界高尔夫权力榜”,观澜湖高尔夫球会主席朱树豪博士、太平绅士成为首位也是惟一一位上榜的华人。在《Golf Inc》公布的榜单卷首评语中特别指出:“朱树豪博士在中国高尔夫产业水准提升上扮演着主导角色,并将中国高尔夫融入国际视野”。评语盛赞“朱树豪博士身兼企业家、商业巨子、学者、体育界人士于一身,不但是世界第一大球会的创始人,更主导着中国高尔夫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观澜湖高尔夫球会已经获得了连续12年的高尔夫世界杯举办权,并将在今年11月拉开本年度世界杯帷幕,继以216洞规模突破健力士纪录成为世界第一大球会后,又创造了新的纪元”。

  相对于高尔夫500多年的发展史,中国高尔夫球发展的21年只是刚刚迈出的一小步,也正是在这21年当中,已经有很多优秀的华人代表积极地影响着世界高坛,令人震奋!同时,我们不能不感谢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治国方略。中国之所以能以20年的时间赶上西方国家100年的经济发展成果,得益于世界

信息化技术的大发展,得益于世界先进生产力的中国布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改革开放为我们高尔夫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成熟的管理经验,庞大的投资基金。正是因为这些不可缺少的先天条件,我们才取得了事半功倍的发展成就。国家以开放的胸怀可以实现伟大的复兴,企业家以开放的胸怀可以扩大产业的发展,高尔夫以开放的胸怀也将实现亚洲高尔夫大国的理想。

  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说过:“社会潮流,浩浩荡荡”。这也正是社会发展的哲学和规律。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秩序的不断完善,一切有背社会发展或者说有背高尔夫球发展的不和谐的因素都将土崩瓦解,一个经济大国将会全面复兴,与之相匹配的设施和服务将更加和谐。

  结束语:

  2003年底,根据“中国市场信息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高尔夫球场(包括在建而没有完工的,不包括中国台湾的80座球场)达到219个,比2001年141个球场的统计数据多出55.3%.假定球场的增长速度匀速的话,每年增长速度为27.65%。如果以这个发展速度计算,中国大陆现有球场400座(以18洞为准,包括在建的),2010年,中国的高尔夫球场数量将达到800家左右;2012年以后将达到日本八十年代末的高尔夫球场增长水平,每天会有一座新球场开业;2015年将赶上日本,达到2700座高尔夫球场,打球人口将达到3000万,年消费将突破两亿场次。

  刚刚结束的十七大上,胡锦涛主席在做工作报告中的一段话让笔者记忆深刻“当前,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但机遇大于挑战”!

  朱冠南简介:

  1996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广告行业,专注于产品营销,曾任职于广州电通广告公司,为海尔、西门子、爱立信、广东移动提供全面营销策略。

  2001年加入北京多美环球广告公司任副总经理。

  2004年进入高尔夫行业,并创办高尔夫旅行网任总经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