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特别关注-高校高球运动渐热 协会运作学生益处多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5月10日09:57  京华时报
特别关注-高校高球运动渐热协会运作学生益处多



  从2005年北大率先成立高尔夫协会至今,已有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北航、北工大等十余所高校相继成立高尔夫协会。近日,北外和人大也相继成立高尔夫社团。大学生为何要打高球?高球运动在高校开展状况如何?业界人士又有什么看法呢?

  [学生观点]

  高尔夫并不贵族 学习高球益处多

  北大高协现任会长刘海峰,八个月前在协会前任会长的带领下,第一次接触了高尔夫。“我一直以为打高尔夫下场要好几千,打一场练习要一千多。那次之后,我之前的错误想法被彻底颠覆了。原来几十元钱就可以打一下午,我们完全承担得起。”回来之后,刘海峰就加入了高尔夫协会。

  北外高协会长宋松和人大高协负责人之一张华波,也都是在北大高协朋友的带领下,有了

高尔夫的初体验。“原来打高尔夫并不是传说中的贵族运动、高端运动,它的价格其实很平民。”张华波说。

  不过在工作进程中被误解的情况仍然存在,刘海峰告诉记者,有时候向一些企业拉赞助,那些赞助商就会质疑“大学生打个什么高尔夫啊”,甚至一些在校学生和老师也不理解。于是,北大高协通过办讲座普及高球知识来更正人们对高球认识上的误差。北外高尔夫俱乐部成立之初,在校园里通过各种海报宣传并设立咨询点,让大家了解高尔夫、尝试高尔夫。人大高协近期将择一吉日开始对外招新人,届时将把高球的所有花费列成价目表,以告诉广大的同学,凭借学生身份所能享受到的优惠来打高尔夫,价格是如此平民。

  诸多高校高协负责人都认为,高球运动是一项健康的、有涵养的运动,大学生们应该有所尝试和体验。“从这项运动中我们获得了很多,磨练了性情、端正了心态、陶冶了情操,同时借助这项运动交到了很多朋友。”刘海峰说,高球也是大学生应当掌握的一项社交技能。宋松告诉记者:“很多北外毕业的学生都将从事外事工作,跟外国友人打交道,高尔夫是一项国际化的交流工具。”

  [协会运作]

  会费购买装备 活动依靠赞助

  刘海峰告诉记者,北大高协有自己的运营模式:初次入会者,交纳100元会费,第二次再交纳40元就可以成为终身会员,即便离校后,仍然可以享受协会的福利和优惠。成为会员后,就可以享受在与协会合作的球场练习或下场的优惠价格,可以使用协会的装备。协会的会费主要用来购买球具,目前北大高协已拥有了50至60支7号铁、15支P杆、15支推杆等。另外还有三套完整的球具,“我们微弱的会费当然是买不起的,其中一套美津浓是协会创始人离会时赠予的,另外两套是赞助的。”同样,开展一些大型的活动,经费和物品主要依靠赞助。教练则来自协会球队里的一些队员。“球队的队员都是从小就接触高尔夫的,基础比较好,技术很不错,可以给其他会员充当义务教练,大家相互学习切磋。有时候俱乐部的教练也会为我们提供免费教学。”

  现在已有玉泉山、天一、天安、万柳等在内的数家球场向北大学生提供优惠。“比如我们在玉泉山练球,一般是按15元50个球来收费,在万柳下场,也可享受六折左右的优惠价格。”在北大的介绍下,北京的一些兄弟高校也在这些球场享受到了与北大同等的优惠。

  北大高协现有200名会员,刘海峰表示,他刚进协会时会员只有70人,每个学期人数都在翻倍增加。他们目前正在与李宁公司谈赞助事宜。“如果各方面赞助顺利的话,我们预计在10月份取消会费,届时入会人数可能会出现大幅度增长。”

  (任芬)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9,4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