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高尔夫星期三:透过球杆“制假”看本质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1月24日11:01 高尔夫星期三
在中国的高尔夫人群中,不少人有过购买假球具的经历。有的是贪图便宜,有的的确是上当受骗。对于那些曾经购买假球具受骗上当过的人和那些制造假球具的人来说,最近一条新闻颇为引人注目:因制造或销售假高尔夫球具,上海数人被判有期徒刑。据美国高尔夫球具制造商反假冒同盟(其成员包括众多世界知名高尔夫球具生产商)透露,2006年一年,上海区级法院已在三个不同的刑事案件中共判处四名高尔夫球具售假者有期徒刑,刑期从半年至三年不等。 据介绍,“美国高尔夫同盟”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呼吁和联络有关执法部门严厉打击假冒高尔夫球具的制造及销售,在过去的两年半时间里,通过“美国高尔夫同盟”的不懈努力,中国执法机关成功地实施了数10起针对制假工厂和装配线以及售假零售点的行动。多名非法从业者被依法逮捕,其中数人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就目前来说,这样的案子在高尔夫球界被披露还是不多见的。 制假贩假不但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同时由于版权问题也侵害了正规品牌的商业利益。 但问题似乎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个商业利益侵害案件的表面上,更不能说是单纯的人品素质问题。曾经著名的北京“秀水街”、上海“襄阳路”,谁都知道那是干什么的,去那里买东西的外国人并不少见,在街头蹲在摊点前划价买盗版DVD的老外也是屡见不鲜,贩卖非法的东西国外绝对不比中国少,所以不用拿这个问题“说事儿”。几年的刑期,价值才几十万的假球具,对于真正的市场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有大量的假货存在于市场上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高尔夫方面我们显然缺少创新能力,只要看看各类相关的球具广告以及文章,就可以清晰地发现,不论是时尚风格还是技术潮流,中国的高尔夫品牌球具都难觅踪影。虽然我们是球具生产大国,但是就像中国很多产业一样,只是贴牌生产、来料加工、低人力成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研发上基本处于弱势地位,就算有自己的品牌也还要披着“洋名字”的外衣,否则就觉得不够硬气,所以假冒成为成本最低、最快捷的市场盈利模式。而诸如高尔夫俱乐部的经营管理、高尔夫的赛事运作和商业开发,同样也缺乏创新,引进国外的管理模式依然是主流,本土化的管理虽然在未来是必然趋势,但目前却只是旁支末节。 不仅仅是因为缺乏创新导致制假,其实我们更缺少文化以及对高尔夫文化的正确理解、尊重和执行。喜欢高尔夫的人不会是食不果腹的人,买正版高尔夫用具当属能力范畴之内,但除了上当受骗之外的人,那些知假买假的心态就是没有重视高尔夫,没有做到高尔夫文化领域的“绅士风度”。那些仿冒的假球具,如果没有人买,自然也就不会有人制造。此外,在球场上不遵守高尔夫相关礼仪规则也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把球场当作商场、当作“另类”交友地、当作生活层次的划分标志等等,这些都是不成熟的高尔夫文化。真正的高尔夫是平等、健康、忠实、诚信等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身体素质的最佳结合。 制假和售假,表面看来似乎与那些买假球具的人没有太大关联,实则内里,高尔夫人群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假球具自然就没有了存活的市场。 这个良好有序的市场,究竟还需要多长时间?我们谁也不知道。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从真刀实枪开始打假这些个案件看来,高尔夫球具市场正在一步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迈进。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