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铸久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 围棋中的易经

2017年10月01日09:50 新浪综合
江铸久赠送礼品

  据江芮围棋公众号报道。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阿尔多瓦大学联合主办的“国际跨文化学术研讨会” ,9月29日至10月2日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江铸久九段演讲的题目是《围棋中的易经思想》

  在演讲稿的成型过程中,得到了秦芳华博士和刘桦博士的帮助,在此感谢!演讲得到与会专家的肯定。讲之前还是有点紧张的,谢谢各位老师的鼓励。本次会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程录像。所有演讲稿将会以中、法、英等多种文字出版。

  [演讲稿全文]

  围棋中的易经思想

  围棋发展至今约有三千年的历史。在所有的智力游戏中最为复杂。继上世纪九十年代电脑“深蓝”在国际象棋领域攻克人类之后,今年五月电脑AIphaGo 超越人类围棋的顶尖棋手。

  相传围棋起源于中国上古,史书中有“尧造围棋,以教丹朱”的记载。

  如何能想像设计出这样一种变化无穷的智力游戏昵?依着怎样的思路才能发明出能锻炼人的逻辑思维、数理演算、哲学思辨、军事大局、情感体验的高强度智力锻炼游戏昵?

  具有明确记载的史料不多,后人大体知晓的是古人什么时候开始下棋。

  在这里俺的说法是以推测为主线,推测从学术来说是一件危险的事,因为并不是毫无根据,希望能够拓展一下我们的思路。

  有一种说法是:这样成熟的智力游戏是外星人发明的,不太好证明真伪。

  有几种线索是说与天文学有关。记录天象的,与中国古人对当时的天体认识比较贴近。

  中国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天是以一个点为中心的。我们在围着这个大大的天的中心在转,日月星辰春夏秋冬。那个天体的中心点仔细观察记录下来虽说有些差异,不过不大,而中心点的星星还最为明亮,古人称为“天极、天一”就是北极星。

  上古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周易》。洛书、河图、紫微、斗数、行星、天文等等均同此认识有密切的关联。

  而对于天体星辰的观察是需要模型记录的。既然北极星为“天极”那么就是天上唯一的一点。也就是围棋中的“天元”。

  再来回看许多因观天而产生的图形是否很像小型围棋盘?

  可是如何能想象设计出这样一种变化多端的智力游戏呢?依着怎样的思路才能发明出给人智力以多方锻炼,包涵了逻辑、哲学、数学以及兵法及诸多学科的围棋呢?

  对于旁观者来说,围棋这东西里似乎总是充满着神奇的元素。那一黑一白的小小棋子,仿佛是在演绎着什么玄妙的哲理,诠释着什么隐讳的天机。就像一句话中说的,“世事如棋,乾坤莫测,笑尽英雄”。

  与此相关的是洛书、河图中的图案与围棋有及其雷同的交合部分。

  上古时,天降河图洛书,伏羲氏创造先天易(先天八卦),神农氏创造连山易(连山八卦),轩辕氏创造归藏易(归藏八卦)。

  三千年前,周文王根据伏羲八卦再创六十四卦,将其规范条理化,注了卦辞和爻辞,即为《周易》,与连山易、归藏易合称《易经》。它以简单的图像和数字,以阴和阳的对立变化,来阐述纷纭繁复的社会现象,以少示多,以简示繁,论证万物充满变化,再经过后世周公和孔子等人推论解读,留传至今,成为中国的圣经、诸子百家之源,乃至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息息相关。

  三千年前,《易经》(主要指周易)的诞生,标志着中华文明开始落地生根。围棋恰恰也是在这段时期产生的(史料记载,春秋时博弈盛行)这也是我们今天寻找围棋本源的线索之一。能够想象的是,围棋从初始就是一项高级的智力游戏,而且成熟。因为其高级,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只存在于上层社会小范围中。这一点在围棋的旁支--藏棋中(西藏围棋),也得到了旁证。

  《易经》是解释宇宙和开悟人生的天书,正像围棋大师吴清源九段研究认为的,围棋是解释《易经》的工具。围棋更像是实践中的天书,是人间的宇宙模型,其思想内容可以包含演绎许多人间的哲理逻辑。其中演绎出许多与《易经》内容类似的思想。     

  《周易-系辞》言:“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占筮(shi,音是)演算的蓍(shi,音师)草共五十根,实际运算用四十九根,有一根置而不用,象征北极星的恒定不变,也就是棋盘中的天元。棋盘有三百六十一个交叉点,这是模拟一周天的数目,也就是一年的天数。棋盘分成四个角,模拟四季,每角九十个交叉点,象征每季度的天数;棋盘外围的七十二个交叉点模拟气候时节中的七十二候。棋子黑白各占一半,象征阴阳。棋盘方正沉静,棋子浑圆灵动。动静之中,又有阴阳。

  世界上有6000多种智力游戏,与象棋、国际象棋这些棋类不同,围棋没有角色定位。没有王、后、将、相,每一颗子都是平等的,一样的,所不同的是,处在不同的位置,所起的作用不同。时不同,位不同,作用不同,在关键位置上就有了我们所说的关键子。关键子并不是子有多么关键,而是它所处的位置有多么关键。没有事先设定,一切皆有可能,一切皆听从时间条件的变化,这符合《易经》所反映的世界。

  我们所说《易经》亦为《周易》。天行健,“行,则周乎地外,入乎地中而皆行矣,岂有位哉?”全局的概念在围棋中的应用甚为广泛。围棋讲究棋子间的配合,下棋时拘泥于局部,看重每一颗子的死活,而不看这颗子的死活是否大局的需要,就很容易走出败招。围棋的子是时刻随着全局的变化而作用不同的。

  有人说,《易经》必然产生于危乱之时。何以言此?乾卦九三曰:“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jiu,音就)”。君子整日勤勉健进,即便夜深人静,仍然像会遇到危险一样保持警惕,这样,才会免除灾祸。坤卦初六言:“初六,履霜,坚冰至”,可谓“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进一步,《易经》通篇也充满了类似的危机意识。

  “博弈之道,贵乎谨严”,“随手而下者无谋之人也。不思而应者,取败之道也”,居安思危,谨慎周全 ,顾全大局几乎是棋手学棋之后随身的基本功。

  棋者,以正合其势,以权制其敌。下棋,既要针对实际情况权变应对,也要尊重围棋的一般规律。以正合,出奇胜。每位围棋高手都会在下棋时有随时应用的思路,似乎又像是一位出色的兵家。这就是《周易-系辞》所谓的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易经》认为变与不变都是必然的,变化之中有不变,不变是变的前提。因此,大衍筮法将一根蓍草置而不用,以象恒定不变。也因此,恒卦彖(tuan, 四声曰: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虽然如此,《易经》的重点仍然在“变”字。易者,阴阳也。然而遍寻《易经》经文,并无阴阳二字,而以—象阳,以- - 象阴。阴阳升降变化,相互推移摩荡,便为“易”。乾坤并建,阴阳一体。阴阳相合相争,但围棋是输赢的游戏,对弈双方相争相伐,阴阳消息,力量此消彼长。就一方对弈者言,几乎随时要随着对方的应对招法在“变”。其行为招式则随时存在争合并存,彼此兼顾,阴阳平衡的问题。围棋的思考又处处体现了为对方着想的合理平衡,以期达到对自己最为平衡有利的那一招。  

  “天行健”、“地势坤”,乾健坤顺,乾刚坤柔,乾动坤静。但乾坤并建,一体两面。阴阳之道存乎其中。

  以棋道观之,并非输赢相争便使勇斗狠,招招致人死地,相反,围棋招法上讲究留有余地,讲究阴阳平衡,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不可偏废。更多的时候,如果不替对方想到最好的应对,那么自己的最好的一招反而是可能有破绽的。如果追求的是过度的效果,反衬的是自己的思考不够周全。高质量的对局往往是两位高手高度对抗之间下的胜负和谐,毫厘之间的胜负。

  距今1400年前中国唐代高手王积薪写下了围棋十诀:不得贪胜,入界宜缓,攻彼顾我,弃子争先,舍小就大,逢危须弃,慎勿轻速,动须相应,彼强自保,势孤取和。体现了《易经》的诸多思想。

  围棋讲入界宜缓,打入对方要徐徐图之,不可一进到底,而要留下转圜的余地。剥卦大象曰:“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此卦以一阳位于五阴之上,其所附不可谓不厚,但为上之人度其时势,并不冒然追求大有作为,而是养晦图存,未来可继,安宅即可。

  又以复卦言之。十二辟卦中,复卦对应十一月。卦象来看,复卦一阳在下,五阴于上。到了十一月,阳气回复,此为冬至一阳生。复卦大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雷在大地之中,阳气来复。先王在冬至这天闭关,商贾旅客不远行,君王不巡视四方邦国。下围棋,则时机来时如阳气初现,不必忧虑它不会生长,但要思虑周全,不要轻举妄动轻易落子,考虑成熟了再走,此为慎勿轻速。             

  《易经》与围棋是两个系统,而《易经》这个系统是比喻的系统,是高屋建瓴的理论,理解的对时便有无穷之理。不要把《易经》当成是具象的,而要把它当成一个符号的系统。这样参考来观棋道就容易打开思路,提供更为广阔的视角,协助人走向另一个高度。如果把《易经》教条性化,就容易让人进入只认死理的死胡同。

  比如它所说的讼,不要把它当成诉讼,而把它抽象成对抗纷争。讼,大象言“君子以做事谋始”。君子做事谋其初始,善于察微知渐,由“履霜”,便知“坚冰至”,而不是等到不可收拾时再来谋划,此时为时已晚。

  此理于围棋至为可贵。很多围棋大师追求的是棋道,是竭尽全力下出自己对棋道的理解“神之一手”。如果仅仅是追求一时的胜负,以及所带来的效果,“初心”可能就不是那么纯的,反而不容易达到一定的高度。也不容易发挥出最好的自己。

  围棋很多时候的胜负处,在于棋手的敏感。早于对手嗅到局面的微妙变化“坚冰至”胜负处的来临,往往决定了一盘棋的走向。

  再如大蓄天在山中,含养乾云行雨施,品物流性之德于山中,各种品流皆可纳蓄,从而避免了执一之害。围棋讲权变,讲临时变通,宜勿执一,孟子讲所谓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执着于一端,是乃贼道。

  吴清源老师善察日本棋界流行三百余年的定式进行改良,就是“临时变通,宜勿执一”的很好例子。

  《易经》又有“括囊”之说。坤卦六四言“六四,括囊,无咎无誉”。束紧口袋,就不会有过失,也不要求赞誉。

  棋者,收口收心,安静内敛,勿妄多言杂思,须知“动静无度,招人所恶”。就棋者而言,也可观照天水违行之讼卦。讼,纷争,一般理解为一人对他人的纷争。然而,棋者把它理解为自讼更为妥洽。“做事之始,两端之谋,皆似可行,心意交争,辩其贞胜,是非得失较然画一,天高水流不相胶溷,无愧无悔,乃以坦然行于至正而不疑”。下棋,总有这样那样的选择,似皆无不可,心中棋道耸然而立,是非得失便有了分辨的标准,可以坦然不疑。棋者又可观照大过。大过大象言“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既言不惧无闷,则有可惧者,有可闷者。在凶险的局势中,也能安心定神,守贞笃志,由“守拙”始,去追求“通幽”“入神”。

  在弈棋的过程中,往往同时存在相反的两个目标,如正与奇、攻与守、先与后等等,什么时候该用这个目标什么时候该用那个目标,非有明时正位的观念不得其用。世界是时空的,其中空间可以相对不变,但是时间必然向前,时间流动则条件形势、力量的对比等一系列要素都会发生变化。这个时候就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条件,只有这样,才会给出适合目前情况的方案。并非该方案一定合理,但如果没有时时明时正位的观念,这个方案就可能不那么合理。

  《易经》全篇都在讲明时正位,在讲选择,围棋也在讲选择,譬如哪里大下哪里,但是没有明时正位作为基础,做出这种选择就可能丧失其基础而效率低下。

  艮卦彖曰“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我想,一个“易”,一个“明时正位”是我们能从《易经》中取得的很大教益。进而,从围棋之象之用,体察《易经》之道,并广及理解万千世界,也不失为一种有趣的方式。

  自己从事围棋学习五十年,棋道博大精深,愈来愈觉得不懂的地方为多。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所学的经验,期待能够与各位交流心得。谢谢!

标签: 江铸久围棋易经

相关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

推荐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